劉序涵
這期跟大家介紹在英語口語中常用到的一個動詞:come。下面就讓我們學(xué)習(xí)和它有關(guān)的表達。
1. I came up with a good idea to that question. 對于那個問題我有一個好主意。
“Come up with something”表示突然想到一個主意或是一件事。光用“come”表達不出那種想法突然出現(xiàn)的意思,所以要用“come up”。常見的表達還有“come up with a solution”或“come up with a new idea”。
2. Dont let the stuff come out. 不要讓里頭的東西跑出來。
記得有一次,老美來我家和我一起包水餃,包的時候我一直想提醒他們不要讓水餃里面的餡露出來,可是“露出來”要怎么表達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后來我才知道“come out”可以表達這個意思。
“Come out”還有“出來走走”的意思。正如老美宿舍的墻上都會貼出這樣的布告:“come out for some foods.”或是“come out and have a good time with us!”所以,當你約請對方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問:“Do you wanna come out with me?”
“Come out”也常用于新書的出版。例如,“The new magazine just came out.”就是說新的雜志剛剛出版了。另外,若是談到數(shù)學(xué)計算,老美也常用“come out”來表示“結(jié)果是多少”,你的回答可以是“The total comes out to be forty-five”。
3. This is where the arguement comes in. 這是爭議的所在。
一次,在與一位老美談?wù)撚嘘P(guān)學(xué)校停車政策的話題時,我們持不同觀點。我說:“We need to build more parking decks.”他回答道:“Ok, this is where the arguement comes in.”然后他圍繞著自己的觀點侃侃而談。他的觀點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這里用了我覺得很棒的短語“come in”。
“Come in”也常指新官上任。例如,學(xué)校最近來了位新校長,正確的表達就是“A new president comes in”。
4. We havent come to a conclusion yet. 我們還沒得出結(jié)論。
“Come to”表示“得出”。常見的搭配有“come to a solution”,得出解答;“come to a conclusion”,得出結(jié)論。和“come up with”不同的是,“come to”通常指的是最終結(jié)果,而“come up with”則表示想到某個主意。
此外,“come to”也常用于表示來到某個地方。例如,“You will come to a stop sign
if you keep straight”表示的就是“如果直走的話,你就會看到一個停車標志”。
5. This factor doesnt come into play in this case. 這個因素在這里不起任何作用。
“Come into”后面可以加一個名詞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如例句中的“come into play”就是老師上課時常用的短語之一,表示“起作用”?!癱ome into effect”和“come into play”類似,所以這句話也可以表達成“This factor doesnt come into effect in this case”。
6. The ball doesnt come off the net. 這個球掛在網(wǎng)上掉不下來。
“Come off”是兩個原來在一起的東西分開的意思。例如,“油漆剝落”可以表達成“The paint comes off gradually”,“球被棒子擊中”可以表達成“The ball comes off the 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