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00年,南京。來自德國的普方一家4口死了,死于江蘇北部沭陽縣的4名無業(yè)青年之手。
慘案發(fā)生在2000年4月1日的深夜。由于幾個年輕人手頭沒錢,便來到南京最高檔的別墅區(qū)。他們本打算挑一家不亮燈的空宅下手,碰巧那家裝修,沒什么值錢的東西可偷。陰差陽錯,這4個人去了隔壁。
行竊時他們被來自德國的戶主普方發(fā)現(xiàn)。也許有過激烈爭吵,也許是企圖和解卻被誤會,兩邊的人都聽不懂對方的意思。深夜的驚懼中,這4個年輕人選擇了殺人滅口。除了普方和他的妻子,死的還有他們15歲的女兒和13歲的兒子。
案發(fā)后,這4人很快被抓,并被判以死刑。他們的年紀和兩位死去的孩子的年齡相仿,最小的兇手,只有18歲。
庭審時,普方的家人也到了現(xiàn)場,面對4個滿臉稚氣和惶恐的兇手,他們很意外?!八麄兺耆珱]有想象中那般兇狠。”
普方的母親經(jīng)過心理掙扎,做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決定:她給法院寫信,希望這4位青年不要被判死刑?!拔覀冇X得,他們的死并不能改變現(xiàn)實?!?/p>
但按照中國法律,4個年輕人最后還是“償了命”。
這4人被執(zhí)行死刑后,普方慘案開始淡出人們的視野。但為了寄托對普方一家的哀思,普方的朋友和南京當?shù)氐囊恍┑聡?,共同設立了“普方基金”,資助蘇北貧困地區(qū)兒童上學。這個地區(qū),就是那4個“無業(yè)青年”的家鄉(xiāng)。
朱莉婭是普方基金創(chuàng)始人之一,她覺得,這是紀念普方一家最好的方式。因為庭審中的一個細節(jié)一直深深觸動著她:那4名青年,從小生活在蘇北農(nóng)村,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進入社會后,都是打些零工,沒有正式的工作。朱利婭認為:“如果他們有比較好的教育背景,就會有好的未來和機會,就不會去行竊?!?/p>
從此,普方基金開始為蘇北貧困地區(qū)的一些學生提供助學金,孤兒、女孩、單親家庭和父母患重病的家庭,是他們優(yōu)先資助的對象。十幾年間,普方基金會累計幫助了江蘇、安徽兩省19所學校的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
這一場跨越國界的人性博弈,就這樣,悄悄地換來了一群又一群孩子更光明的未來。孩子們的生活中完全沒有普方一家的痕跡,卻又和這一家人,有著某種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