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云飛
小羊在溪邊喝水,狼過來找茬兒說:你把我喝的水給弄臟了!小羊弱弱地辯解:我在下游喝水,你在上游,怎么會把你喝的水弄臟了?狼被嗆了一句,開始給小羊扣莫須有的帽子:你去年說我的壞話了,是不是?小羊很委屈地說:去年這時候,我還在娘肚子里轉(zhuǎn)筋呢。狼找不到詞兒了,也找不到套兒下了;知道不能讓小羊乖乖躺下,溫馴地為其貢獻(xiàn)大餐,于是狼有點(diǎn)迫不及待也有點(diǎn)含糊其辭地說:反正不是你就是你媽媽,你就代母受過吧。說完便向小羊撲來……記得小時候,善良敏感的同桌小明一讀到這里,就哭。
說實話,我學(xué)這篇課文時,也十分不舒服。小時候,家長、老師都告訴我們要聽話要乖。我們做游戲,做角色扮演,都喜歡當(dāng)乖順的小羊、可愛的小雞,沒人喜歡當(dāng)被看成“壞銀”的狼和老鷹。所以,我當(dāng)時真不明白,為什么沒人去保護(hù)小羊?
真的,當(dāng)時我找不到答案。似乎這篇課文也只是告訴我們:狼就是要吃羊的,而且羊被吃前還多余跟狼講道理,最后連個反抗的口號都沒來得及喊,就葬身狼腹了。這篇課文就是如此殘忍地告訴我們:狼吃肉,狗吃屎,當(dāng)小羊就要被狼吃。所以,課文文末的省略號,我理解成小羊的鮮血撲面而來。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其英譯本,才知道我們的課文省略了如下一句:“But before she died, she gasped out: Any excuse will serve a tyrant.”這句話,可以意譯成如下文字:“但是在她死之前,她氣息奄奄地說,強(qiáng)權(quán)者說啥都有理?!?/p>
由此,我知道了,我們學(xué)過的《狼和小羊》的主角,不只是狼和小羊。它還有個缺席者。這個愚昧的缺席者,讓我們一直習(xí)慣做這樣懦弱的小羊:小羊被狼咬傷了,它唯一能做和想做的就是找一個沒有狼的地方。因為狼跟它說過:要想活,除非找到一個沒有狼的地方。但是,小羊永遠(yuǎn)也不會想到,有羊的地方就有狼,因為羊就是狼的口糧——那個沒有狼的地方,其實是個天大的謊言。而且狼的謊言還有這樣一箭雙雕的功能:小羊被狼欺騙之后,只想去找一個沒有狼的地方,根本不會想到跟狼對抗或雙贏共存。
不過,這種對抗和戲謔,今天終于在《喜羊羊和灰太狼》和《熊出沒》中出現(xiàn)了,所以現(xiàn)在的小朋友們都喜歡看。
【選自《2017中國雜文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