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鵜良,張柱柱
(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廠,陜西延安 717199)
當前,我國大部分油藏存在一定的特低滲透性質,而單純的注空氣驅油效率受到限制,甚至可能引發(fā)一定安全隱患。泡沫驅具有一定穩(wěn)定效果,其影響范圍可被控制在100米左右,采用高采油率,將空氣與泡沫驅完美結合,利用泡沫作為調剖劑,實現高產油量、低成本、高安全性。
早在40多年前,空氣泡沫驅油方式已經出現,但由于注入的空氣黏度較低,常發(fā)生早氣竄現象,僅簡單地加入適量活性劑水溶液來處理。后來發(fā)現,利用常規(guī)泡沫與空氣相結合,可有效緩解該現象。其主要原理是注入空氣時,其與原油將發(fā)生低溫氧化反應,產生煙道氣驅??諝馀菽寗泳邆渑菽層蜋C理,還具有低溫氧化效果[1]。
我國的勝利油田、百色油田等先后對空氣泡沫驅進行了試驗,且效果十分顯著。其中,廣西百色油田最早采用空氣泡沫驅,并在其基礎上開展了泡沫輔助、氣水交替注入的新技術。
2.1.1 對低溫氧化性能的評價
本文將選取延長七里村油田油藏進行分析。其原始溫度平均為30 ℃,40 h后測得的氧氣含量為16.5%。在原始層條件下,原油可發(fā)生低溫氧化反應,且速度較快。針對一系列試驗后,可發(fā)現不同壓力條件下,原油氧化性能基本相同。但隨著壓力的增加,其反應速度也將增加。具體見表1:
2.1.2 對泡沫體系的分析
我國對發(fā)泡劑的標準為GB/T7462-1994,由于其起泡能力較強,且熱穩(wěn)定較好,與地層水性配伍性高等因素,選用了3種泡劑進行了試驗。結果顯示,當溫度為45℃時,濃度保持在0.5%,且與地層水配物性較好。其中,AES發(fā)泡劑效果較為顯著,具有環(huán)保、成本低的優(yōu)點。具體見表2:
表1 不同壓力下反應速率分析表
表2 發(fā)泡劑表面張力數據表
2.2.1 注入壓力對空氣泡沫驅的影響
壓力可從多方面對空氣泡沫驅造成影響,如壓力升高,泡沫穩(wěn)定性較好,也可通過壓力來提升泡沫質量與密度等,進而間接改變泡沫性能。若壓力較小,將引起泡沫流體中的氣體體積隨之變化,嚴重影響泡沫質量、參數等。在泡沫體系中,壓力占有重要影響地位。壓力增加將導致氣泡被壓縮,且平均尺寸減小。剪切速率一定情況下,泡沫流體表面的黏度也將隨著壓力的增加而升高。
2.2.2 不同氣液對空氣泡沫驅的影響
氣液是影響泡沫驅實踐的重要參數,不僅影響其封堵能力,也將對驅油效果產生較大影響。氣液比小的情況下,發(fā)泡劑不具有發(fā)泡效果,阻力系數偏低。反之,當氣液比較大,泡沫液將變得非常薄,交易破裂,阻力系數偏低??梢姡諝馀菽屩兴x用的氣液應慎重考慮,并結合實際情況加以分析。如圖1,圖2。
筆者在經過試驗后得出結論,當氣液比為2∶1時,比1∶1情況下采收率高2.55%、3∶1的氣液比較2∶1氣液比采收率高2.36%??梢?,氣液比的增加,采收率也隨之提升,其效果十分顯著。
2.2.3 注入方式對空氣泡沫驅的影響
注入方式對其的驅油效果也將產生一定影響,不同的注入段對地層封堵產生不同效果。如圖2、圖3。
圖1 發(fā)泡劑、空氣交替注入時不同氣液比驅油效果分析
圖2 氣液比采收率關系曲線
氣液比為1∶1時,以發(fā)泡劑、空氣、水為交替方式的交替段,比以發(fā)泡劑、空氣為交替注入方式的交替段采收率要高出2.54%。泡沫、空氣交替段,比發(fā)泡劑、空氣、水的交替段采收率高出1.91%。泡沫、空氣交替方式,比發(fā)泡劑、空氣交替的注入方式采收率高出4.45%。可見,以泡沫、空氣交替注入的方式,其采收效果最好[2]。
氣液比為2∶1時,以發(fā)泡劑、空氣交替注入方式的采收率最大,以發(fā)泡劑、空氣、水交替注入方式的采收率第二,以發(fā)泡劑、空氣交替注入的采收率最差。
當前,國內外對該種驅油技術的研究僅限于實驗室內,對油藏數值的模擬研究數據相對較少。因此,該技術在未能形成較為系統(tǒng)的體系,尤其對封堵效果以及油藏適用方面的研究需要進一步提升。同時,該驅油技術機理需要進一步深化,并集中在氧化物反應對原油造成的影響方面加以分析,對氧化物對孔隙度、滲透率的影響方面,以及地層條件對泡沫體系的影響等方面均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另外,我國對該技術所產出的氣體處理仍舊采用火炬方式,嚴重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不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基本原則。因此,對該問題的研究應產出具體實施方案,以經濟學與環(huán)境學為基礎,早日實現廢氣利用、限制排放的基本目的。
雖然國內外對該技術的研究尚不完善,但從當前采油經驗來看,注入空氣與泡沫的驅油方式未發(fā)生較大安全事故。但在理論層面分析,從生產井、注氣井等眾多環(huán)節(jié),均存在由于氧氣而引發(fā)安全事故的隱患。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舉措,徹底清除,增加空氣泡沫驅油技術的實用性能。
本文針對空氣泡沫驅油技術的發(fā)展、應用、展望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綜述其應用價值、應用性能等。雖然當前對其的研究仍限于實驗室內,但該技術的高使用價值仍舊不可忽視。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望進一步研究,將室內試驗方式轉移在油藏實地試驗方式,以增強其機理、試驗數據的可靠性。
圖3 注入孔隙體積倍數
圖4 不同注入方式與采收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