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 研究“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新時代背景下民間美術如何發(fā)展。方法 分析我國民間美術的傳承和發(fā)展現狀以及新時代背景下傳承與發(fā)展存在的問題。結論 中國美術歷史源遠流長,各類民間美術文化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之一,在未來經濟發(fā)展中,民間美術在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的應用與影響會越來越大,因此新時代的民間美術發(fā)展要有創(chuàng)新和個性特色。
關鍵詞:一帶一路;民間美術;新時代;特色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全新舉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除了健全“一帶一路”合作機制,暢通“一帶一路”經濟走廊這兩點外,就是共創(chuàng)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廣泛開展教育、文化、科技、體育、旅游、環(huán)保、衛(wèi)生及中醫(yī)藥等領域合作。千百年來,不同的文化在古絲綢之路上交相輝映、相互激蕩,積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開放、包容、互信、互利的絲綢之路精神,而且不斷注入時代內涵。作為多元文明碰撞與交流的遺產,絲路精神并非中國獨享,它一直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1中國民間美術的概述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屬于自己需要的文化,并且許多民間藝術品就是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因此,“民間美術是生產者的藝術,是勞動人民美得創(chuàng)造,是一切其他美術如宮廷美術、文人士大夫美術、宗教美術及各種專門美術的淵源和基礎?!敝袊鴤鹘y(tǒng)民間美術是中國美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繼承了我國傳統(tǒng)美術的表征和審美特色。我們的現代生活中還經??吹矫耖g美術的存在,其中許多仍然保留著神秘原始色彩和紋樣,如民間剪紙、陶器紋樣等。中國民間美術是中華各民族的審美觀念、民俗習慣和文化心理的產物,折射出不同時代的審美觀念和創(chuàng)新形態(tài)。我國的民間美術以它特有的藝術情調,獨樹一幟,在人類文明史上自由發(fā)展,其獨有的特色也可以說是世界藝術之林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代藝術設計就是利用文字、圖形、色彩等合理搭配,設計出具有視覺沖擊力的視覺語言,緊扣消費者的心理,喚起消費者的注意,從而引發(fā)人們的消費欲望?,F代藝術設計的設計的范圍非常廣闊,包括了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各個方面,例如:裝飾裝潢設計、工業(yè)產品設計、服飾設計、各類產品包裝設計等等。藝術設計在現代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目前,中國的藝術設計發(fā)展中呈現出盲目的國際化追求與民族特色失落的現象,是中國當代藝術設計發(fā)展滯后的外在表現形式,從近幾十年藝術設計特點來看,可以說中國自己的設計思維還沒有完善,還沒有形成中國特色的設計模式。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中國當代的藝術設計與世界整體設計相統(tǒng)一,同時還能體現中國文化的民族個性。
2我國民間美術的新時代背景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全面開放也是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方向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的建設規(guī)劃,在該戰(zhàn)略背景下,與沿線各國人民共創(chuàng)開放包容的人文交流新局面是該建設規(guī)劃中重要的一環(huán)??v觀中外相互交流發(fā)展歷程,往往是先通過文化傳播相互了解,然后實現經濟往來、貿易相通?!耙粠б宦贰钡奶岢鍪且粋€建立在用文化將歷史、現實與未來連接在一起而成為中國面向全球化的戰(zhàn)略架構?!耙粠б宦贰毖鼐€跨度大、地域廣、多民族、多宗教、文化差異大,其各自的政治立場、利益訴求和行為模式都存在差別,但是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可以打破民族間的隔閡,促進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的相互理解和融合。在“一帶一路”戰(zhàn)略中,“文化先行”能夠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區(qū)域合作,實現共同發(fā)展。另外,我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面對文化的多樣性、融合性、排他性會進行反思與改進,也促進了民間藝術的自身傳承和推陳出新。在此國際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自身結合實際開發(fā)具有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民間美術形式是新時代美術重要的發(fā)展趨勢。
3中國民間美術的傳承方式與問題
3.1最原始和傳統(tǒng)的傳承方式--言傳身教
“言傳身教”是師徒相授或家族相傳,例如父傳子,母傳女等,祖輩世代相傳的一種最原始和傳統(tǒng)的傳承方式。除了對技藝產權的保護思想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民間美術創(chuàng)作藝人基本上都是文盲或者是文化程度很低,因此通過文字記載保留傳承就不太可能,所以采取言傳身教的直接傳授方式更為合適。這種傳承方式,對于設計思想、制作技藝和專業(yè)知識等的傳授比較完全和直觀,這種傳承形式為我國民間美術的繼承和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進步,以及人文背景的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傳承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顯,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對于民間美術應該用辯證的思維方法,一方面要繼承傳統(tǒng),一方面又要發(fā)展新特色開拓新思路。
3.2教學的傳承方式--課堂講授
傳統(tǒng)的民間美術傳承出現斷面,許多正隨著一些民間藝人的去世而逐漸消失。在這樣的背景下,把民間美術引入藝術教育課堂,既有利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更有利于民間美術的傳承。但是在我們當代的藝術設計教育中,許多學生對本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不甚了解,這預示著民族藝術的遺失。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民族藝術引入高校藝術教育之中,有效拓寬民間美術的傳承途徑。例如將扎染工藝引入圖案設計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民間美術的形式與發(fā)展,掌握一些民間美術的技藝和領悟其中涵義,并認識到民間美術在當今藝術設計中的價值,如此才能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并傳承和發(fā)展民間美術。因此,在高校學生中有選擇、有目的地進行中國民間美術方面的教育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既繼承了傳統(tǒng)文化又能充實藝術設計教育課堂內容,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熱愛之情。
但是,現代藝術設計教學課程設置中對民間美術相關課程設置力度不夠,其主要原因一是高校藝術設計教師在教學中對中國民間美術不夠重視。多數教師對民間美術作品中所包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把握能力不夠。也有些老師把民間美術講授的過于理論化,學生缺乏親身體驗和生活經驗;二是當現代學生對民間美術作品沒有足夠的認知度和欣賞水平,在信息科技化的當今時代,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成為絕大部分學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平時的設計作業(yè)和作品也多用設計軟件來制作,這些電子軟件作品往往缺少文化內涵,更談不上對民間美術作品引用和創(chuàng)新。
如果要依托藝術教育來加強民間美術的傳承力度,那么,首先是要擁有一批熱愛、熟悉不同民族和地區(qū)的人文、歷史背景、有一定理論研究基礎并掌握了一定民間美術技藝的師資隊伍。在授課過程中多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多接觸和親身體驗民間美術的操作實踐。盡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反映民間美術產生的環(huán)境、背景和民俗場面的影像,實物投影等資料,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在當代藝術設計中運用民間美術的興趣和靈感。
3.4商業(yè)活動的傳承方式--市場開發(fā)
雖然在商品經濟發(fā)展的今天,一些民間美術己經出現消亡的狀態(tài),但是,隨著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市場經濟的影響,使得出現衰退現象的民間美術的部分商品又重新煥發(fā)了生機,民間美術借鑒了當代藝術設計中的表現風格和特點,一些設計師匠心獨運,緊跟時代潮流,在傳統(tǒng)工藝制品中融入現代藝術元素,設計作品既新穎時尚又能體現傳統(tǒng)民間美術風格,使一些古老的民間藝術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因此,商品市場的開發(fā)可以說是民間美術發(fā)展的一種新途徑。越來越多的民間美術藝術品通過商業(yè)化道路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如山東濰坊的風箏、河北蔚縣剪紙等己出口海外。民間美術品一般都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色,在相應的旅游景點被旅游者接收和購買,在傳播特色文化的基礎上,還對中國旅游業(yè)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而且促進了民間藝人的經濟收入,如此一來形成良性循環(huán),使得民間美術技藝能夠很好的發(fā)展和傳承下去。
4民間美術在當代藝術設計中傳承下去的價值
4.1民間美術與當代藝術設計一脈相承、相互促進
當代藝術設計一直秉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越來越重重視其設計的實用性。當然,一個好的藝術設計還必須能夠有賞心悅目的表現形式,吸引觀賞者的注意力,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既實用又美觀的作品。這些特點和民間美術實用性及欣賞性并存的特點不謀而合,這為民間美術在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依據。民間美術具有種類豐富、風格多樣、寓意吉祥等優(yōu)點,可以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豐厚的創(chuàng)作和參考材料,成為藝術設計重要的靈感來源和構成元素,是當代藝術設計的有利補充,為現代藝術設計創(chuàng)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民間美術在現代市場經濟影響下,也從當代的藝術設計中借鑒了現代化的表現風格和設計特色,許多傳統(tǒng)工藝制品中融入了現代藝術元素,使許多古老的民間藝術展現出新的面貌,這樣的設計作品緊跟時代潮流,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和需求,既新穎時尚又能保持傳統(tǒng)風格,所以說民間美術與當代藝術設計一脈相承、相互促進。
民間美術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基礎和設計依據,因此可以說當代藝術設計民間美術的延伸。當今中國許多成功的現代設計都是提取民間美術之精華,結合現代科技和國際化的語言來表現出來的,形成既有傳統(tǒng)風格又緊跟時代潮流的設計。
4.2民間美術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和提高藝術設計學生的審美能力
“民間美術”的表達語言既具藝術性和生活性,又具豐富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習俗和審美理念,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智慧的勞動人民通常利用民間美術來表達他們的心聲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民間美術的各個種類中,對吉祥、如意的祈求,對生殖、生命的渴望無處不在,老百姓總是用積極的正面形式來揭示或寄托對美的追求。
民間美術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注入了創(chuàng)作者真切的情感,因此,民間美術具有濃郁的人情味和樸實的親切感,具有純真、質樸的視覺審美視點。中國民間美術的審美特色對當代藝術設計具有引用價值和指導意義,這也說明了民間美術在當代藝術設計教育中課程設置的必須性。
結語
中國現代藝術設計必須在藝術設計中深挖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才能抓住具有中國特色的靈魂,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設計風格,只有這樣的設計理念,才有可能在國際化的設計環(huán)境中被認可和處于不敗之地,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民間美術在當代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逐漸成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現代教育領域還在逐步開發(fā)線上教學,云課堂等等教育形式,而對于凝聚著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民間美術,我們應采取積極有效保護措施,充分挖掘民間美術中豐厚的文化內涵,傳承和發(fā)展民族民間美術。同時民間美術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新的傳承方式和拓寬發(fā)展途徑。其中最有效快捷的途徑就是學校教育,讓學生多接觸和學習本民族的藝術特點,在設計作品中融合民間美術,創(chuàng)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作品,使之發(fā)揚光大,揚名四海。
參考文獻
[1]靳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五洲傳播出版社,2004:5
[2]張霞兒.民間藝術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大舞臺》 2015年10期
[3]克萊夫·貝爾.藝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公司,1984年,第156頁.
[4]胡水堂 藝術設計教育中民間美術的傳承研究.碩士畢業(yè)論文2014年09月
[5]孫玉霞 中國民間美術色彩對現代設計流行色的啟示.碩士畢業(yè)論文2012年04月
作者簡介
強麗霞,女,講師,河北石家莊,河北美術學院,研究方向:風景園林 景觀設計。
(作者單位:河北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