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若曦
對我來說,人生規(guī)劃是一件很早就開始的事情,但中間出現(xiàn)了不少的變數(shù)。小學時父母希望我做一名設(shè)計師,于是送我去學習繪畫;后來母親希望我像她一樣成為一名英語教師,便安排我去學習英語;等到高中文理分班時,我出乎家人意料地選擇了理科。
小時候父母為我們做出的規(guī)劃只是在幫我們探路、儲備技能,真正確定未來要在哪條路上披荊斬棘的,還是我們自己。
其實在上高中之前,我一直按照父母為我鋪設(shè)好的道路一絲不茍地走著,認為自己可能會做一個英語教師。但是上高中之后,我和物理學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或許是經(jīng)常看電影和美劇的原因,我接觸到了《生活大爆炸》和《星際穿越》。天才科學家和宇航員的故事令我著迷,而貫穿其中的物理學知識,讓我產(chǎn)生了對這個學科的第一印象:很酷、很高深。
后來在機緣巧合之下,知乎舉辦了一個名為《〈星際穿越〉中的科學》的直播,一名在國家天文臺工作的研究員為我們講解了黑洞的結(jié)構(gòu)、高維空間以及影片中出現(xiàn)的引力異?,F(xiàn)象等天體物理學知識。此外,參觀位于高能所的高能粒子對撞機讓我對高能物理有了直觀的認識,和專業(yè)人士的面對面交流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物理學的大致分枝,但這些并沒有激發(fā)我心中那份名為“熱愛”的情感。
直至高二下學期,物理課程由幾何光學過渡到物理光學、學習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時候,籠罩在物理學大廈上的兩朵小烏云讓我真正對物理學產(chǎn)生了想要深入研究的興趣。在這樣的動力驅(qū)使下,我閱讀了《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書。其中將能量只能以某種最小單位進行量子性變化比作生活中的錢幣只能以“分”這個最小單位發(fā)生變化,這個例子讓我覺得十分有趣,同時也有助于我的理解。作者娓娓道來的語言將我這個量子物理的門外漢深深吸引,使我開始入門量子物理學。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我對物理學的感情發(fā)展到了“熱愛”的程度,決定在將來大學學習物理專業(yè)。
當然這件事情也遭到了不少親戚朋友的阻攔,理由無非是以下這幾條:女孩子不適合學物理,為什么不學些語言類呢?搞物理不如學經(jīng)濟金融類吃香,如此云云……
但上面的諸多理由都被兩個字打敗了:熱愛。
沒有什么是比熱愛更能支撐著一個人克服困難繼續(xù)前進的了。在初次涉獵時,是熱愛讓我們有勇氣去求知;在彷徨失措的時候,是熱愛支持我們繼續(xù)摸索;在陷入低谷時,是熱愛支持著我們繼續(xù)前進。
于是我和父母勇敢表明了自己的想法,令人開心的是父母也支持、尊重我的決定,剩下的就需要我自己去奮斗去爭取。
有很多同齡人都在填報志愿時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究竟是選擇一個好學校還是選擇一個好專業(yè)?
對我來說,選擇一個好專業(yè)遠遠比選擇一個好學校要重要。在上文提到過,我未來想要從事與物理有關(guān)的行業(yè),因此在志愿填報時,我先將大學按照物理學專業(yè)進行了排名。當選中了在物理學方面相對靠前的、自己有希望被錄取的學校后,我又對這個學校的其他專業(yè)進行了考察,將這個大學所有的專業(yè)進行排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具有這所學校特色的專業(yè),并按照自己的感興趣程度順序排列下來。
雖然有時事情并不那么盡如人意,但我們同樣可以選擇相關(guān)的專業(yè)進行填報。例如我本人的專業(yè)選擇主要是物理,但當這所學校沒有物理系或排名較低時,我會選擇與之相關(guān)的,例如光電工程、人工智能之類的專業(yè)。
在還沒發(fā)成績之前,我一直是堅持留京的。在北京可以享有更大的平臺去共享資源,可以有更多的機遇,和父母朋友都距離很近……總而言之,我是一個留京派。
但是當?shù)弥煽兊囊粍x那,所有的規(guī)劃全被擊碎了。這個不高不低的分數(shù),如果僅在北京考慮,可選擇 的985大學并不多,能去上的我又不感興趣;若選擇211大學又浪費了自己的分數(shù)。于是,有個從未有過的聲音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出京!
如果選擇出京,那么可供選擇的大學就驟然增多了,我有能力去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墒侨绻鼍覍⑦h離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斷開聯(lián)系,而且我并沒有獨自離家生活過那么長時間,我可以適應(yīng)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直在我腦??偙P旋。朋友們發(fā)微信來勸我,不要出京,以后我們見面的機會就很少了;而在外地上大學的學姐告訴我,出京之后可以結(jié)交更多的朋友,鍛煉自己的能力,開拓自己的眼界。
就這樣糾結(jié)了許多天,父親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如果你都沒辦法出京,將來怎么出國呢?
是的,我的規(guī)劃是要出國讀研的,無論早晚,離家是必然的。如果現(xiàn)在我不借此機會去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將來出國,想必父母也是不放心的。
就這樣,我做好了出京的心理準備,選擇了京外的高校。
如今我已收到錄取通知書,我被華中科技大學的建筑類錄取。雖然不能學習量子物理,但是建筑學也是我喜歡的專業(yè),同樣會涉及許多物理力學的知識。相信自己的所學都不會白費,它們在冥冥之中影響著我,也總有一天會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