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嬌,陳 鵬,王小娟,裴 偉
(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寶駿基地發(fā)動機工廠,廣西 柳州545007)
托盤作為發(fā)動機裝配線輔助機具,用于發(fā)動機裝配時旋轉和定位。雖然國內很多學者提出了托盤旋轉機構,如王遠志提出氣缸為驅動的齒輪齒條回轉機構[1],周建東提出油缸為驅動的曲柄連桿回轉機構[2],湛立明改進了電機驅動的回轉機構[3],楊寧設計了摩擦式托盤回轉裝置[4]等,但這些托盤或回旋機構存在結構復雜、旋轉速度慢且不穩(wěn)定、損壞易難維護等缺點。傳統(tǒng)托盤的工件旋轉是通過該工位工人對工件所在的托盤進行手動旋轉、定位,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廣受中國車企歡迎,但也存在易于損壞問題,尤其是翻轉發(fā)動機過程中,托盤結構若設計不當,則受力部位會出現磨損、斷裂等問題,同時影響托盤的維修工時及維修費用。
本文將介紹如何對傳統(tǒng)托盤進行設計改進,增加托盤定位可靠性及托盤耐用性。
某公司自2012年來使用的一款發(fā)動機裝配旋轉托盤在長期運行后,出現手柄斷裂、連接螺栓滑牙、接觸部位磨損、零部件相對旋轉失效、彈簧失效等失效模式,分析根本原因為托盤結構設計及材質的選擇不恰當。
該款發(fā)動機托盤由底座、轉臺、立柱、翻轉支架、鎖緊機構、接油盤、手柄、托架構成,轉臺可以實現發(fā)動機繞Z軸360°旋轉,翻轉支架可以實現發(fā)動機繞X軸360°旋轉,翻轉支架和轉臺旋轉到位后用鎖緊機構進行鎖止(見圖1)。翻轉發(fā)動機時,手柄、轉臺與鎖止機構、翻轉支架與鎖緊機構承受多重交變載荷,部件及緊固螺栓容易斷裂、磨損、疲勞斷裂等失效,在設計時需考慮降低部件疲勞失效風險及失效后易快速修復功能。
圖1 發(fā)動機托盤結構圖
常見托盤底座材料為鋁合金、碳鋼,雖然鋁合金材質特點為重量輕、塑性好,可以減少輥道對托盤的摩擦,但在長期運行后,由于鋁合金材質過軟,托盤與旋轉手柄連接螺紋孔在長期受各種交變力后,螺紋孔滑牙嚴重,各零部件連接失效(見圖2)??蛇M行如下設計優(yōu)化:(1)改進底板材料,由鋁換成碳鋼,提高螺紋孔抗應力能力;(2)將連接螺栓由M10改成M12,提高螺栓連接強度;(3)改設計優(yōu)化同步可應用在立柱上。
圖2 托盤底座螺紋孔滑牙失效
發(fā)動機裝配過程中需潤滑,潤滑殘油滴落在托盤上?,F有托盤表面粗糙度大,油漬難以擦拭、清理干凈,油槽結構設計的初衷為避免托盤上的殘油滴落地面,但此設計帶來油槽邊沿難以清潔的問題。設計優(yōu)化時,為同時滿足殘油不滴落地面及托盤易于清潔維護,將托盤設計為光滑平板(見圖3),取消托盤上的油槽結構,增加接油盤裝置(見圖4),油盤位于發(fā)動機正下方,且長寬與發(fā)動機相同,確保發(fā)動機上的殘油滴入接油盤內部。
圖3 托盤底座
圖4 油槽改為接油盤圖
轉臺鎖緊機構(見圖5)對轉臺進行定位鎖緊,防止轉臺旋轉。由于發(fā)動機在裝配過程或旋轉托盤時,都會對鎖緊機構定位塊上的螺栓產生剪切力,螺栓長期受剪切力導致螺紋孔變大,鎖緊失效。設計優(yōu)化:為降低螺栓及螺紋孔承受的應力,在托盤底座鎖緊機構的安裝面加工一個凹槽(見圖6),使鎖緊塊嵌入在托盤底座上。轉臺旋轉產生的剪切力作用在底座凹槽側面,螺紋孔不受剪切力,從而避免螺栓連接失效。
圖5 轉臺鎖緊機構結構圖
圖6 底座上的鎖緊機構安裝面
轉臺鎖緊機構依靠彈簧完成鎖緊,彈簧在長期交替應力作用下,容易產生形變、斷裂等失效,從而導致托盤定位定位功能降低或失效。根據力的相互作用性,鎖緊機構受剪切力的同時,轉臺也受到反作用力,對轉臺定位孔造成磨損,更換整個旋轉臺困難、成本高。設計優(yōu)化:可在彈簧中部增加了彈簧導向桿,轉臺定位部分設計為單獨部件并進行硬度處理(見圖7),減少彈簧彎曲變形,增加彈簧使用壽命,對比生產現場增加導向桿前后,彈簧使用壽命明顯提高(見圖8),降低轉臺磨損,減少托盤維護工作。
圖7 彈簧內增加導向桿
圖8 現場增加導向桿前后彈簧對比圖
托盤旋轉手柄及支架翻轉手柄為易損件,其結構帶螺紋的桿身連接托盤底座和球頭,常見損壞方式為:(1)螺桿上的螺紋連接位置斷裂(如圖紅圈1~4號位置);(2)位置4的螺栓斷裂后,位于立柱內的殘余螺桿難取出;(3)桿身與凸臺結合處(位置5)易受剪切力而斷裂(如圖9中5號位置)。設計優(yōu)化:(1)加大螺桿直徑,提高螺栓抗剪切力;(2)將4號位置由螺栓連接更改為螺栓+螺母連接,避免螺栓斷裂在立柱內部難取處(如圖10);(3)手柄安裝凸臺上開沉孔,使手柄桿嵌入凸臺(見圖11),當扳動手柄時產生的剪切力作用于沉孔部位的手柄桿身上,減少螺桿的部分受剪切力而斷裂。
圖9 手柄易損位置圖
圖10 手柄設計優(yōu)化前后對比圖
圖11 手柄結構優(yōu)化圖
翻轉支架定位銷為圓錐銷時,定位銷與翻轉支架配合面為線接觸,定位銷易磨損。設計優(yōu)化時,可將圓柱銷改為梯形銷,定位銷與翻轉支架由線接觸變?yōu)槊娼佑|,增加接觸面積時,單位面積的接觸面受力減少,可減少翻轉支架的磨損,見圖12.
圖12 翻轉支架定位銷更改前后圖
排氣側翻轉支架由兩部分組成,夾爪與發(fā)動連接,發(fā)動機旋轉時,帶動支撐桿自旋轉,兩部分的連接方式為2圓柱銷+3螺栓,圓柱銷為獨立部件,與支撐桿和卡爪為過贏配合,發(fā)動機翻轉時易掉出,造成兩部分相對旋轉,導致定位失效;設計優(yōu)化:將翻轉支架連接方式更改為方形銷+3螺栓連接方式(如圖13),方形銷與支撐桿一體,且方形銷的接觸面積大于圓柱銷,避免定位銷松脫,同時減少定位銷磨損.
圖13 排氣側翻轉支架更改前后圖
進氣測翻轉支架支撐桿上的定位槽用于固定發(fā)動機,翻轉支架結構為兩部分支撐桿+夾爪,在發(fā)動機翻轉過程中受交替載荷,定位槽易磨損,磨損后需要更換整個支撐桿,更換成本大。設計優(yōu)化:將翻轉支架由兩大部件組成改為三大部件組成(見圖14),撐桿定位盤+桿身+夾爪,當定位槽磨損后,僅需要更換支撐桿定位盤,避免磨損后更換成本高。
圖14 進氣側翻轉支架更改前后圖
本文對傳統(tǒng)的托盤結構及材料進行設計優(yōu)化,已在裝配線上實際實施及測試(改進后的托盤實物如圖15所示),實踐證明優(yōu)化后的托盤定位可靠性及托盤耐用性大大的提升,托盤季度維護數量下降9套,維護成本降低1872元/季度。這些改善降低了運行維護成本,減少了維修工的維修強度,制作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特別適合于在自動化裝配線中推廣應用,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圖15 托盤及翻轉支架改進后實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