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玉 曹巖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網貸消費在大學生中悄然興起,申請便利,放款迅速給學生用錢帶來了便利,但因學生無經濟收入,極易陷入高利貸的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學生的學業(yè)和前途。文章基于輔導員視角下淺談如何預防大學生網貸。
關鍵詞:大學生;預防;網貸;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1;F724.6?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申請門檻低、放款速度快的網貸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在大學生生活中逐漸流行起來,大學生正處于盲目攀比的年齡段,自制力、計劃性較差,因此,他們成為各家網貸平臺爭搶的客戶。網貸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看似短期解決了用錢的需要,但大學生無固定的經濟收入,極有可能陷入難以自拔的“高利貸”陷阱,進而拖累家庭,甚至出現更為嚴重的后果。如何預防大學生網貸,不僅關系著大學生的前途和未來,更關系著學校和社會的穩(wěn)定。
1.易養(yǎng)成不良的消費習慣
在大學這個階段,學生往往喜歡攀比穿著及電子產品,但自身無固定收入,根本負擔不起高額消費,部分學生將目光投向了網貸。但新的電子產品層出不窮,這種超前的消費觀念,極易養(yǎng)成不良的消費習慣,使自身陷入難以自拔的“高利貸”陷阱[1]。
2.影響了學生的就業(yè)和前途
學生往往因為一時的物質攀比,申請網貸購買奢侈品,因無固定收入無法按時還款,陷入難以自拔的還款陷阱,但又不敢告知父母,只能通過長時間的兼職來償還債務,這樣一來,就嚴重影響了自身的學業(yè),甚至導致無法正常畢業(yè),影響自身的就業(yè)和前途。另外,一旦無法按時還款,征信就會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以后的生活。
3.加重了父母的負擔
部分學生貸款數額過大,甚至借用同學身份證注冊貸款,導致欠下巨額貸款無法償還,只能由父母承擔,無形中加重了父母的負擔,拖累一個家庭。
(1)從學校方面。第一,開展預防性教育,應以學院或班級為單位,采取講座、主題班會、網絡平臺宣傳等形式,定期開展消費知識宣講及網貸風險警示活動,讓學生深刻意識到網貸的風險性及危害性。第二,輔導員要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情況,建立網貸重點預防學生備案表,一旦發(fā)現異常,及時警示,或與家長取得聯系,使其及時規(guī)避風險,減少損失。第三,學校應統計不合規(guī)定的網貸平臺,將其拉入黑名單,并在校內通過網絡、廣播、宣傳欄等途徑告知學生,預防被騙[2]。
(2)從學生方面。第一,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身為學生要比學習,不過度追求時尚,不盲目攀比物質,根據自身家庭經濟情況,合理消費,同時,要知道征信的重要性,一旦征信出現問題,對以后的購房及就業(yè)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第二,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身份證絕不外借,謹防其他同學使用自己身份證進行網貸。第三,不僅自身要做到遠離網貸,還要監(jiān)督身邊同學,一經發(fā)現,要盡快告知輔導員老師,預防網貸學生越陷越深。
(3)從家長方面。家長是學生生活費的主要來源,應對子女進行金錢教育,時刻關注子女的生活水平,發(fā)現異常,及時進行了解和批評教育。另外,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有些家長對學校的提醒和通知置之不理,以致學生發(fā)生嚴重問題才后悔不已。
(4)從網貸平臺方面。隨著金融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小額網貸確實滿足了部分人急需用錢的需求,但也存在許多不合規(guī)定、虛假的網貸平臺,他們把目光瞄向危險意識薄弱的在校大學生。而網貸平臺要做到:第一,貸款風險透明化,要告知借貸人借貸的風險及償還明細。第二,建立更為合理的借貸體系,讓網貸成為大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得力幫手。
網貸確實拓寬了部分自主創(chuàng)業(yè)學生的資金來源渠道,但對計劃性普遍較差的大學生而言,危害大于益處。在校大學生當以學習為主,不要過度追求物質,要懂得理性消費,遠離網貸。作為最貼近學生的輔導員老師,要與政府、學校、家長、學生多方合作,預防教育和綜合治理相結合,讓大學生充分意識到網貸的風險性,遠離網貸。
[1]傅幼萍,馬利國,王聰聰.大學生網貸存在的問題、原因與對策[J].高教論壇,2016(11):17-18.
[2]林明惠.大學生網貸消費行為調查分析及引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7(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