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許展,諶斌,辛振祥
(青島科技大學(xué)橡塑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 青島 266042)
芳綸纖維的全稱是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是一類新型的特種用途合成纖維,也是常見的復(fù)合材料增強體,其聚合物大分子的主鏈由芳香環(huán)和酰胺鍵構(gòu)成,分子鏈在結(jié)晶區(qū)是完全伸長的,表現(xiàn)出高比強度和比模量,其密度與聚酯纖維接近,強度是聚酯纖維的2倍、玻璃纖維的3倍,鋼絲的6倍,模量遠大于玻璃纖維和鋼絲,而且抗腐蝕、抗磨損并有很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抗蠕變能力,因此,被廣泛用作橡膠的理想增強材料, 不僅使橡膠復(fù)合材料制品具有高強度、高模量、耐撕裂、抗溶脹等優(yōu)異的力學(xué)性能,同時還具有吸波、導(dǎo)電等特殊性能[1-4]。芳綸漿粕纖維表面呈毛絨狀,微纖叢生,這種結(jié)構(gòu)使其具有了較大的比表面積,因此與橡膠的潛在接觸面較大,且由于“機械”嚙合作用而與橡膠有很強的表面結(jié)合力,因而可用于橡膠的增強[5]。馬巖等[6]選用芳綸短切纖維和芳綸漿粕分別補強氫化丁腈膠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芳綸短切纖維可以明顯地增強橡膠填料網(wǎng)絡(luò),使得橡膠復(fù)合材料具有高的硬度、拉伸強度以及撕裂強度。Kato等[7-8]研究了芳綸漿粕在摩擦制動中的作用,認為芳綸漿粕可以降低制動摩擦材料的摩擦系數(shù),提高耐磨性。本實驗對芳綸短纖維和芳綸漿粕進行了表征,并研究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對氯丁橡膠復(fù)合材料結(jié)構(gòu)與性能的影響,以期為芳綸短纖維在橡膠中的應(yīng)用提供理論支持。
氯丁橡膠(CR),日本電化;丁苯橡膠(SBR1502),山東齊魯石化集團;炭黑N550,江西黑貓?zhí)亢诠煞萦邢薰荆桓男愿邘X土,青島科信啟晨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1 mm芳綸短纖維,日本帝人;硅烷偶聯(lián)劑Si-69(雙-[γ-(三乙氧基硅)丙基] 四硫化物),南京優(yōu)普化工有限公司;芳綸漿粕,杜邦公司;增塑劑、硫化劑等,均為市售工業(yè)級化工產(chǎn)品。
密煉機XM-500,上??苿?chuàng)橡塑機械設(shè)備有限公司;開放式煉膠機X(S)K-160,上海雙翼橡塑機械有限公司;門尼粘度儀EKT-2000M,曄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平板硫化機XLB-D(Q)350,中國浙江湖州東方機械有限公司;氣壓自動切片機GT-7016-AR,電子拉力機AI-7000S,GT-7012-DIN磨耗機,屈撓實驗機GT-7011-D,臺灣高鐵檢測儀器有限公司;激光顯微鏡DSX510,日本西努光學(xué);熱失重分析儀TG209F1,德國NETZSCH公司;紅外光譜儀Vertex70,德國Bruker公司;MTS材料測試系統(tǒng) MTS 831.50,美國MTS公司。
硬度測試:按照國標(biāo)GB/T 531.1—2008[9],用硬度測試儀進行測試,測試溫度為室溫;拉伸強度、100%定伸、拉斷伸長率性能測試:按照國標(biāo)GB/T 528—2009[10],用電子拉力實驗機進行測試,拉伸速度為500 mm/min,測試溫度為室溫;撕裂性能測試:按照國標(biāo) GB/T 529—2008[11],用電子拉力實驗機進行測試,拉伸速度為500 mm/min,測試溫度為室溫;屈撓龜裂測試按照國標(biāo)GB/T 13934—2006[12],使用屈撓試驗機測試,測試溫度為室溫;DIN磨耗性能測試:按照國標(biāo)GB/T 9867—2008[13],物理機械性能實驗方法規(guī)定用DIN磨耗實驗機測試,行程為40 m,測試溫度為室溫;熱失重分析(TGA):利用Netzsch TG 209 熱失重分析儀,在氮氣氣氛下,以10 ℃/min的速率將爐溫升至200 ℃,并在200 ℃恒定10 min,以20 ℃/min的速率將爐溫升至800 ℃,并恒定15 min;采用日本西努光學(xué)公司的DSX510激光顯微鏡觀察測試,試樣是用刀片切片制備,觀察斷面;紅外光譜分析:采用紅外光譜儀Vertex70進行紅外光譜測試,采用ATR全反射模式。其余各項性能均按相應(yīng)國家標(biāo)準(zhǔn)進行測試。
(1)制備芳綸母膠:將CR加入進料溫度55 ℃、轉(zhuǎn)速40 r/min、容積為0.5 L的哈克轉(zhuǎn)矩流變儀中混煉1 min加入芳綸、填料和Si-69,混煉3 min,排膠,排膠溫度95 ℃。
(2)一段混煉膠:進料溫度55 ℃,轉(zhuǎn)速40 r/min,加入母膠混煉1 min,加入各種小料混煉1 min,加入部分炭黑混煉1 min,加入剩余炭黑和增塑劑混煉3 min,排膠,排膠溫度100 ℃。
(3)開煉機加硫化劑:在開煉機上加入硬脂酸和氧化鋅,打5個三角包,薄通10次,打卷下片。用高鐵無轉(zhuǎn)子硫化儀測出了這些膠料在160 ℃下的硫化特性。在電熱式液壓平板硫化機上進行硫化制得試樣,硫化條件:160 ℃/10 MPa×(t90+2 min)。硫化試樣停放24 h后進行性能檢測。
2.1.1 微觀結(jié)構(gòu)表征
圖1、圖2為芳綸短纖維與芳綸漿粕微觀結(jié)構(gòu),芳綸短纖維為巨原纖模型,通過剝離劈裂機械力作用產(chǎn)生更小直徑的微纖,如果機械力足夠大,原纖結(jié)構(gòu)可以轉(zhuǎn)變成原纖化程度很高的漿粕,纖維分解成原纖絲,分絲帚化程度很高并且產(chǎn)生很小尺寸的原纖絲。將芳綸短纖維與高彈性形變能力的橡膠進行復(fù)合,材料會呈現(xiàn)出一系列新的性能。由于芳綸表面浸潤性較差,纖維表面缺少化學(xué)活性基團,因此纖維表面能低,其在形成復(fù)合材料時與樹脂基體的黏合性能較差,影響芳綸增強復(fù)合材料的力學(xué)性能。芳綸漿粕比表面積比芳綸短纖維高很多,混進橡膠就更困難。
圖1 1 mm芳綸短纖維的微觀圖Fig.1 Microstructure of 1mm aramid fiber
圖2 芳綸漿粕的微觀圖Fig.2 Microstructure of aramid pulp
2.1.2 TGA分析
從圖3和圖4可以看出芳綸短纖維和芳綸漿粕在開始有個微失重階段,主要是失去分子間結(jié)合水的過程,芳綸短纖維在500 ℃以上開始降解,也有可能交聯(lián)以及碳化等反應(yīng),在氮氣氛圍中,主要是芳綸中酰胺基上的C-N部位,隨著溫度的繼續(xù)升高,聚合物材料基本碳化,650 ℃左右降解基本完全,殘余物為53%左右。芳綸漿粕在350 ℃左右開始降解,500 ℃左右迅速降解,這個階段纖維和橡膠一起降解,速率快。纖維還沒要完全降解,直到650 ℃左右降解基本完全,殘余物為30%左右,這是因為芳綸漿粕含有橡膠和其他無機填料及改性劑等。
圖3 1 mm芳綸短纖維的熱失重分析圖Fig.3 TGA of 1 mm aramid fiber
圖4 芳綸漿粕的熱失重分析圖Fig.4 TGA of aramid pulp
2.2.1 實驗配方
表1 實驗配方(質(zhì)量分?jǐn)?shù)%)Table 1 Experimental formulation
2.2.2 1 mm芳綸短纖維/杜邦芳綸漿粕對橡膠復(fù)合材料硫化特性的影響
表2 硫化特性Table 2 Curing characteristics
從表2可以看出,隨著1 mm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比的增大,焦燒時間(t10)和正硫化時間(t90)變化不大,但是最大扭矩(MH)與膠料的交聯(lián)程度(MH-ML)呈現(xiàn)減小趨勢。
2.2.3 1 mm芳綸短纖維/杜邦芳綸漿粕對橡膠復(fù)合材料加工性能的影響
表3 門尼粘度Table 3 Mooney Viscosity
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1 mm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比值的增大,門尼粘度呈現(xiàn)下降趨勢。因為芳綸短纖維是巨纖化,而芳綸漿粕是原纖化,芳綸漿粕加工性能優(yōu)于芳綸短纖維。
2.2.4 1 mm芳綸短纖維/杜邦芳綸漿粕對橡膠復(fù)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短纖維取向與拉伸方向平行方向相同,隨著1 mm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比減小,復(fù)合材料拉伸強度變化不大,但撕裂強度、拉斷伸長率逐漸增大。芳綸短纖維取向與拉伸方向垂直時,隨著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比減小,拉伸強度增大,這是因為短纖維取向與拉伸方向垂直時,不能承受載荷和傳遞較大的外力載荷,短纖維用量越大,短纖維成了復(fù)合材料的應(yīng)力集中點,導(dǎo)致拉伸強度下降。芳綸短纖維取向與拉伸方向垂直的撕裂強度明顯高于平行的,因為撕裂試樣為直角形結(jié)構(gòu),短纖維排布方向沿著外力加載方向,所以撕裂強度高。 隨著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比值的減小,橡膠復(fù)合材料的屈撓性能明顯提高,因為芳綸短纖維結(jié)構(gòu)為巨纖結(jié)構(gòu),在橡膠復(fù)合材料中容易成為應(yīng)力集中點,用量較大時,很容易出現(xiàn)破壞點,造成屈撓性能較差。
表4 物理機械性能Table 4 Mechanical properties
2.2.5 1 mm芳綸短纖維/杜邦芳綸漿粕對橡膠復(fù)合材料動態(tài)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
2.2.6 1 mm芳綸短纖維/杜邦芳綸漿粕對橡膠復(fù)合材料動剛度的影響
芳綸短纖維與芳綸漿粕增強橡膠復(fù)合材料所承受力與位移曲線測試采用MTS材料測試系統(tǒng)測試,加載的載荷(即橡膠復(fù)合材料所承受力)為1 000 ~ 1 200 N,頻率為20 Hz。從圖8可看出,試樣在壓縮-恢復(fù)的過程中,一個滯后環(huán)代表壓縮一個周期中,單位體積填料所消耗的機械功,這部分功全部用于克服在交變應(yīng)力下鏈段運動的摩擦,轉(zhuǎn)為熱量使得材料溫度升高,產(chǎn)生動力學(xué)損耗。還可以看出,滯后環(huán)面積隨著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的并用比值的降低呈現(xiàn)減小趨勢,說明芳綸短纖維和橡膠之間相互摩擦,產(chǎn)生動態(tài)力學(xué)損耗。
圖5 1 mm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對CR復(fù)合材料儲能模量(E′)的影響Fig.5 Effect of 1 mm aramid fiber/aramid pulp on storage modulus(E′)of CR composites
圖6 1 mm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對CR復(fù)合材料損耗模量(E″)的影響Fig.6 Effect of 1 mm aramid fiber/aramid pulp on loss modulus(E″)of CR composites
圖7 1 mm芳綸短纖維/芳綸漿粕并用對CR復(fù)合材料損耗因子(tan δ)的影響Fig.7 Effect of 1 mm aramid fiber/aramid pulp on loss factor(tan δ)of CR composites
圖8 1 mm芳綸短纖維與芳綸漿粕增強橡膠復(fù)合材料所承受力與位移的曲線Fig.8 Force and length curves of 1mm aramid fiber and aramid pulp reinforced rubber composites
圖9 1 mm芳綸短纖維與芳綸漿粕增強橡膠復(fù)合材料的動剛度Fig.9 Dynamic stiffness of 1 mm aramid fiber and aramid pulp reinforced rubber composites
2.2.7 1 mm芳綸短纖維/杜邦芳綸漿粕對橡膠復(fù)合材料微觀結(jié)構(gòu)的影響
圖10 1 mm芳綸短纖維與芳綸漿粕增強橡膠復(fù)合材料的動剛度Fig.10 Micromorphs of 1 mm aramid fiber and aramid pulp reinforced rubber composites
(1)芳綸短纖維和芳綸漿粕的微觀結(jié)構(gòu)顯示,芳綸短纖維為巨原纖模型;芳綸漿粕為微纖模型,呈羽絨狀。熱失重分析顯示芳綸短纖維在500 ℃以上開始降解,隨著溫度繼續(xù)升高。芳綸漿粕在350 ℃左右開始降解,500 ℃左右迅速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