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一
記不起從何時起,我開始習慣獨處。一個人上自習,一個人看書,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旅行。
一個人做很多事,這些事只有逛街讓人有些尷尬。服飾店和美妝店的導購總愛問:“你一個人?”要是回答是呀,總讓人覺得這個人大概是天性孤僻。
好在,作為一個本質上的內向者,我太能駕馭獨處了。
一個人,隨時可以停下對花拍照、對狗眨眼,隨時可以脫線做些很二的事,隨時可以和陌生人談些閑天后轉身各自生活,隨時可以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要知道,在中學時代我很討厭一個人,覺得一個人吃飯簡直是形影相吊,就連上廁所也要拉上好友陪伴。只是哪有人會一直牽著你的手陪你走很遠的路,我們不都是在交叉路口就散了。
村上春樹把這種狀態(tài)總結得很絕妙:哪里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
人是群居動物,自然會尋找同伴,尋找志同道合的人,誰能幸運地處在適合自己的群居地,這中間多的是妥協(xié)和遷就。
我喜歡掐點,也討厭等人。何必讓別人來遷就我的時間,或者我去遷就別人的時間呢?我會覺得,如果時間真的要浪費,我只想浪費在自己身上。我不想說話的時候,就是很悶,不想影響你的心情,你也不必逗笑我。
上次去面試教師的時候被問道:簡單介紹一下你的性格。
我答了內向,喜歡安靜,大概是聽過太多總結自己活潑開朗、熱情大方的簡介,面試官有些詫異。這也是我少有的承認自己內向的時刻。一件說來奇怪的事,當初上心理學課的時候,老師明顯說過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但大家都會覺得,陽光開朗又會交朋友就是好的性格,而沉默、敏感就應該去改變。
我也嘗試過改變自己。大一、大二那會兒,我嘗試過當眾演講,做主持人,參加社團活動,和室友一起吃飯、上課、看電影。可事實上,我并不喜歡這樣的。這樣太累,聊些沒有營養(yǎng)的話題,和很多人假裝熟絡。而且,這樣頻繁地社交活動并沒有給我已經(jīng)融入這個集體的感覺,于是我決定一個人,這反而讓我感覺到舒適寧靜。
在《小王子》中,狐貍告訴小王子:“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得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彼裕褧r間放在你自己身上吧,花些時間來自省,來和你的心聊聊天,畢竟沒有誰比你更懂你。你是一個人,在人群中,你依舊是獨立的個體,你要習慣一個人,習慣做你自己。
或許你遇見了一個優(yōu)秀到發(fā)光的人,你想成為他,但是不會的?,F(xiàn)在的你身上凝聚的是你所有過往生活的痕跡,沒有那么容易就能改變。倒不如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也學著去接受不完美。那個光芒四射的人不會完美無缺,他只是剛好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
很久以前,我以為是自己天賦異稟,不管是在熱鬧的人群中,還是在嚴肅的場合里,我總能察覺到每個人正在發(fā)生的微妙變化。后來我發(fā)現(xiàn)內向者大多會這樣,人們把這稱作敏感。我覺得這并沒有什么不好,在人際交往中,內向者更容易體會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
有人熱衷于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來表現(xiàn)自己,有人喜歡在自我思考中獲得能量;有人無論做什么都能和大家一起,有人偏愛享受獨處的時光;有人熠熠發(fā)光不過轉瞬即逝,有人籍籍無名卻燦爛無比。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改變內向的性格,而是正確對待自己性格中的優(yōu)缺點,和自己握手言和,然后在這個世界愉快地生活著。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