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勇 馮國惠
摘要:為探究水稻振搗提漿機在當?shù)氐膽眯Ч剿餮芯克菊駬v提漿機在本田不同作業(yè)時間對水稻生長發(fā)育的影響。通過試驗綜合分析。應用水稻振搗提漿技術即節(jié)約成本、又增加效益,將機械進一步改進后可以適當推廣。
關鍵詞:水稻;振搗提漿
1試驗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機械。黑龍江省八五一一農場水稻振搗提漿機。
1.2種植品種。龍粳31。
1.3試驗設計。試驗采用大區(qū)對比試驗,不設重復,每個處理面積10畝,采用秋翻地旱旋平的整地方式。
1.4試驗處理
處理:5月15日振搗提漿結束隨即插秧,返青后一次封閉滅草以后不再封閉。
對照ck:常規(guī)攪漿機整地方式,4月25日水整地完畢,5月5日封閉滅草沉淀,5月15日插秧。
1.5田間作業(yè)方式。選擇上一年秋旋較平整有代表性地塊,春季選擇土壤墑情適宜條件下進行旱整地平地,達到池面平整、表層松碎、中層富含團粒顆粒、下層空隙充足狀態(tài)。具體的作業(yè)方式為:當表層土壤化凍10厘米條件下開始進行旋、耢平作業(yè)。振搗提漿水整地技術在旱整平、碎土基礎上,上水泡田達到飽和水或花達水狀態(tài)。當充分泡好地后,用904水田四輪驅動拖拉機掛載振搗提漿機代替攪漿平地機進行水整地作業(yè),通過振搗搗出漿層,實現(xiàn)田面平整,漿層厚度為2~2.5cm,土壤達到插秧要求,用洋馬6行插秧機插秧,插后田問水肥管理同常規(guī)方式一樣。
2結果與分析
2.1生育時期分析。通過調查,處理與對照返青期和分蘗期無差異,始穗期三個處理相差1d,對照早于處理。抽穗期處理較對照晚2d,齊穗期差異不明顯。
2.2不同滅草方法田間雜草情況分析。通過調查,采用一次封閉滅草的處理1封閉效果較差,田里雜草以慈菇為主,后期雜草不斷萌發(fā)生長,若不用莖葉處理影響水稻生長,兩次封閉滅草的處理,處理2和對照施藥后15d防治效果較好,施藥后30d隨著溫度的升高雜草逐漸萌發(fā)以慈菇和水蔥為主,第二次施藥后15d。處理2和對照以水蔥為主仿效較差,處理2多于對照,施藥后30d,處理2慈菇較多,對照水蔥較多。
2.3生育進程調查。對照在整個生育進程中葉齡較緩慢,6月22日之前處理葉齡進程較快高于對照。水稻生育后期處理葉齡有所增加,處理比對照多0.3個葉齡值。
2.4株高變化調查。調查表明,對照株高略高于處理,6月25日處理較高;7月1日處理較高:到成熟期對照較高,比處理高0.30cm。
2.5分蘗指數(shù)調查。處理與對照在單株分蘗上有明顯差異,處理較多為3.2個,對照為2.4個。處理比對照多0.8個。
2.6水稻產量構成因素分析
處理可以提高穗粒數(shù)、結實率和千粒重,穗粒數(shù)比對照多。處理產量8053.1kg/h㎡,較對照增產6.5%。
3結論
3.1從雜草種類分布和防治效果上看:田問多以水蔥和慈姑為主,處理在雜草防效上有明顯差異,處理防治效果較差,藥后15d與對照除草效果較好。施藥后30d,水蔥和慈姑較多。
3.2從田間生長狀況來看:使用振搗提漿可使處理的葉齡進程加快,處理與對照株高差異不明顯,處理的抽穗期較對照晚1d,對穗長影響較大。
3.3從產量構成上來看:處理可以提高穗粒數(shù)、結實率和千粒重,增產效果顯著。
3.4從經濟效益上來看:應用水稻振搗提漿技術節(jié)本增效效果顯著。
4優(yōu)點與不足
4.1優(yōu)點。振搗過程中對水稻秸稈殘茬覆蓋效果好,與常規(guī)攪漿相比打撈殘茬節(jié)省用工量。在振搗作業(yè)時由于本田水層淺,作業(yè)時對池埂保護性好。振搗提漿機插技術在整個水稻生育周期中,在不影響產量的條件下能節(jié)約水資源,與常規(guī)攪漿整地相比能夠節(jié)省一半的用水量。由于振搗提漿機作業(yè)時負荷較輕,用小馬力拖拉機均可帶動作業(yè),避免大機械對本田的破壞。
4.2不足。振搗提漿技術要求旱平地質量較高,地塊不平影響振搗效果,后期管理難度較大,難以保持水層。
不經過旱整平,振搗效果差,池面高低差較大,不利于田間插秧作業(yè),在插秧過程中造成行駛不穩(wěn)不利于提高插秧質量。由于池面不平不能保證插秧深淺一致,低洼深水處造成淹苗,高處秧苗易干死。保苗率低。
針對寒地雜草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時間振搗提漿一遍封閉滅草封閉效果較差,滅草效果不能保證水稻整個生育期生長,需要后期莖葉處理滅草,如不處理草荒嚴重。
振搗提漿機在作業(yè)過程中由于振蕩器震動較大,頻率快,容易造成震蕩板固定螺絲松動,作業(yè)時要經常緊螺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