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對于初中生來說,搞好閱讀首先要指導學生讀好必讀名著,注重讓學生掌握核心知識,提高核心能力,培養(yǎng)核心品質,提高其核心素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目標。
一、活躍閱讀氣氛,提高閱讀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名著閱讀指導教學中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技術提高學生興趣,提高指導的效率和質量。
1.利用微課教學,提高閱讀興趣。微課從聽覺和視覺等多方面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強化他們對知識的學習。如指導閱讀《水滸傳》“武松打虎”時,可把電視劇中的有關武松打虎的片段制作成微課,不僅能幫助學生感受名著中的精彩描述,還能激發(fā)學生對《水滸傳》中其他英雄人物的閱讀期待,從而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
2.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拓寬學生視野。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要告訴學生不要把目光僅僅局限在名著本身,而是要尋找更多相關的閱讀資源,來提高和豐富學生對名著內容的認識和理解。對于名著的寫作背景、作者、寫作的時代等不了解的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尋找答案;閱讀名著的內容時,對于其中不理解的地方,可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索相關的解釋。這樣學生不但開闊了名著閱讀的視野,而且提高了名著閱讀的效率,增強了閱讀的自信心,在搜索、閱讀、學習、思辨中得到成長。
二、仔細感悟品味,落實語言實踐
“語言文字運用”是語文能力的核心部分,是培養(yǎng)和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強調語言的功能,強化學生的語言實踐運用能力。那么,在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也應落實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1.細細品讀原文,仔細感悟詞句。初中生必讀的古今中外的名著都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不但文筆優(yōu)美,而且每個字都滲透著作者的豐富情感,寄托著作者的喜怒哀樂與真知灼見;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語言表達,無不體現(xiàn)著作者的獨具匠心。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讓學生對重點詞、句反復誦讀,仔細感悟與品味,對其多加寫作引導與應用,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運用遷移能力,提高寫作能力?!罢Z文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對于語言的感悟、積累、應用”。學生學習語文無非是為了更好地應用語言進行交流,提高語文的實踐能力。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讓學生挖掘出應用精彩的詞語和句子,隨文練筆,通過遷移積累語言素材,鞏固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名著閱讀中堅持讓學生品詞析句,有意遷移應用,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三、感悟人生哲理,領悟名著魅力
對待名著的內容要求學生做到細嚼慢咽、咬文嚼字、細細品味,對待名著中的英雄人物和他們的英雄事跡,要根據(jù)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來理解與感悟,而不能脫離時代背景任意天馬行空的想象,從而讓初中生能夠真正地領悟到名著的文化魅力。
1.學習英雄人物,提升語文素養(yǎng)。名著中的英雄人物都是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中產生的,代表了時代發(fā)展的特點,初中學生在閱讀名著時,要了解英雄人物表現(xiàn)出的倫理道德、思想行為、文化內涵等,并能通過這些感受到獨特的中國價值觀和傳統(tǒng)文化,從而提高初中生的文化核心素養(yǎng),這是指導學生閱讀名著時的重要內容。
2.了解人物特點,學會做人哲理。初中生必讀名著中,每篇都有其典型人物,且各具特點,能給讀者帶來眾多人生感悟,值得初中生深深地思索。在閱讀指導時,必須讓學生仔細品味和分析典型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引導他們吸取典型人物的長處和特點,明白做人做事的深刻人生哲理,以培養(yǎng)和提高初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指導學生閱讀古典名著《西游記》時,可向學生分析和歸納唐僧師徒四人的性格特點,師父唐僧誠實守信,心懷善念,面對金錢、美女和名譽的不斷誘惑能夠鎮(zhèn)定自若,不忘取經(jīng)的初心;大徒弟孫悟空聰明機靈,遇到困難時總是積極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被困難嚇到,止步不前;二徒弟豬八戒好吃懶做,嫉妒心強,但當孫悟空或師父遇到困難,還是有所擔當?shù)模蝗降苌成蠈嵳\懇,任勞任怨。如果學生能感悟到這些,就能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J].教育,2015(02):8.
[2]胡根林.語文科文學課程內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花亞軍,江蘇如東縣岔河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