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浙江近現(xiàn)代音樂社團“春蜂樂會”中堅人物沈秉廉研究?

        2018-08-24 03:28:02楊和平
        音樂文化研究 2018年2期
        關鍵詞:創(chuàng)作教材兒童

        楊和平

        內(nèi)容提要: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的著名音樂家沈秉廉是“春蜂樂會”的提出者和中堅人物。他致力于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將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中國音樂事業(yè),在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外國歌曲編譯及其文化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圍繞沈秉廉的音樂貢獻展開論述,對于深化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家及作品研究有可資借鑒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20世紀20年代,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領域的急劇變革,古今制度轉換,新舊權力更替、中西文化碰撞,廢科舉、辦新學,反對舊文學、倡導新文化成為風靡一時的風尚。以蔡元培、陳獨秀、魯迅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推行以“白話文”“新詩”等為特征的改革運動,掀起了以“科學”“民主”為標志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藝術領域涌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反映在音樂方面,表現(xiàn)為學校音樂教育的興起、新型音樂社團的創(chuàng)立和社會音樂活動的開展。其中,“春蜂樂會”①就是一個反對封建禮教,倡導男女平等,鼓吹新文化、傳播新思想,致力于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及相關文化事業(yè)的進步團體。該團體由錢君匋②建議,沈秉廉③提出,1927年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員有錢君匋、邱望湘、陳嘯空、沈秉廉等人。

        作為“春蜂樂會”提出者和中堅人物,沈秉廉是20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與封建禮教分庭抗禮的代表人物,他的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和外國歌曲編譯呼應了新文化運動,是對社會的精神洗禮,也為青年擺脫封建思想桎梏提供了輿論力量。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音樂領域,沈秉廉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會奉獻著,無論是他從事的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還是外國歌曲編譯,都已經(jīng)烙下了深深的足印。他將“生命與崇高的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密切關注并促進中國新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進程,他超越了生命的個體存在,跨越了生命的群體集合,踐行著他對中國新音樂實踐的永恒探求,凸顯出他的人生價值;他投身音樂教育活動,參與創(chuàng)辦浙江藝術??茖W校,主編出版、審定各類不同層次的音樂教材,為音樂人才培養(yǎng)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作有藝術歌曲、兒童歌曲、兒童歌舞劇等作品近千首,開創(chuàng)歌曲形式、內(nèi)容的新局面,為當時低迷不振的音樂創(chuàng)作,注入了清新的活力;編譯了外國經(jīng)典歌曲百余首,代表了他那個時代外國歌曲編譯的最高水平,促進了西方音樂文化在中國的傳播,也開闊了國人的音樂文化視野。不論是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還是外國歌曲編譯,沈秉廉都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的一位代表。他作出的貢獻為推動中國新音樂事業(yè)發(fā)展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我國音樂文化的發(fā)展狀況,對今人深入認識歷史有一定的參照作用。然而,對于這樣一位在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曾經(jīng)作出過貢獻的音樂家,目前所見的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著里,基本是一筆帶過,甚至史冊無載,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應有的歷史地位,相關研究還有待開拓與深化。基于此,本文在查閱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對沈秉廉作宏觀有機動態(tài)的理論把握與評價,旨在推進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研究。

        一、生平與貢獻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一方水土滋養(yǎng)一方藝術。沈秉廉1900年生于江蘇吳縣甪直鎮(zhèn)。吳縣位于太湖之濱,是吳文化的發(fā)祥地。有言道“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吳縣歷史悠久、風光旖旎、人才輩出,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立縣距今已有兩千兩百多年的歷史,存續(xù)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紫金庵彩塑羅漢等古跡,涌現(xiàn)出范仲淹、朱長文、馮夢龍、金圣嘆、馬如飛等文人名士……而沈秉廉便是在深厚傳統(tǒng)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一位音樂家。

        1916年沈秉廉考入江蘇省立第一師范學校④,1921年畢業(yè)后任小學音樂教師。1922年考入上海藝術??茙煼秾W校從劉質(zhì)平學習樂理、和聲、鋼琴和作曲法等課程,其間在《民國日報》副刊《藝術評論》《覺悟》等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有記錄陳獨秀、田邊尚雄等人發(fā)言的文章⑤,也有音樂專論⑥發(fā)表,展露出他的音樂藝術才華。1925年7月,沈秉廉畢業(yè)留校工作。1926年7月,浙江藝術專門學校在杭州城隍山創(chuàng)立,沈玄廬任校長,沈秉廉從上海前往浙江,擔任該校教務主任。沈秉廉憑借個人關系,邀集他在上海藝術??茙煼秾W校的同學前來任教,錢君匋教授圖案,邱望湘和陳嘯空教授音樂。浙江藝術專門學校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引起錢君匋詩意的遐想,伴著對新文化、新思想的追求,蘊藏于他內(nèi)心的情感呈現(xiàn)為一首首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抒情詩篇,部分集結于錢君匋著的詩集《水晶座》⑦,收有《蝶》《你是離我而去了》《寂寞的海塘》《笑聲》《海邊》《夜曲》等36首抒情詩。

        同年冬季,錢君匋與學生葉麗晴相愛,迫于父母的壓力與反對,葉麗晴嫁給了一個比自己年長十多歲的男人。錢君匋將失戀的痛苦,對封建禮教的痛恨,以及對父母包辦婚姻的憎恨,全部寫進新詩《悲戀之曲》以排解心中的苦悶。藝專同事沈秉廉、邱望湘、陳嘯空等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非常同情錢君匋的遭遇。真是機緣巧合,他們幾個人都對封建禮教有深刻的認識,都經(jīng)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也都具有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又因為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共同追求,在同一個時間節(jié)點上聚合在同一個地點。從日常生活、工作,到音樂創(chuàng)作,甚至感情,他們惺惺相惜,相互幫助、相互切磋,可謂志同道合。錢君匋建議,沈秉廉提出要建立一個以宣傳新文化、傳播新思想,展示時代風韻、弘揚中國音樂文化為主旨的進步組織——“春蜂樂會”。一提出就得到大家的積極響應,“春蜂樂會”很快就成立了。正如沈秉廉所說:“無論何種情感,如果郁結在心中,都是苦悶的;反之使它發(fā)表出來,才可以得到一種快適;愛為情之一種,自然不在例外,自然也需要于發(fā)表。而發(fā)表的最好方法,戀歌不敢自傲,可以負其完全責任;為愛所包圍的青年男女呵,在苦悶的時候,何不來同聲一唱呢?”⑧他們決定以音樂之名,控訴封建禮教的桎梏;以旋律的方式,唱出自由戀愛的心聲和男女平等的追求。盡管后來他們沒有在一起工作,但卻始終以作曲家的自覺身份活躍于世,始終秉持“春蜂樂會”的主旨繼續(xù)創(chuàng)作,產(chǎn)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涌現(xiàn)了一批影響廣泛的音樂教材。

        “春蜂樂會”成立以來,錢君匋、邱望湘、陳嘯空和沈秉廉創(chuàng)作了許多鼓吹男女平等、戀愛自由的抒情歌曲,多數(shù)發(fā)表于《新女性》雜志。1929年6月錢君匋選了《摘花》《你是離我而去了》《在這夜里》等14首,編成《摘花》⑨在開明書店出版。其中有沈秉廉以“沈醉了”為名創(chuàng)作的4首作品,分別為《記得是清早》(錢君匋曲)、《遣嫁前一夕》(錢君匋曲)、《春夜》(陳嘯空曲)和《無奈》(錢君匋曲)?!按悍錁窌眲?chuàng)作的反映愛情生活的抒情歌曲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為青年們擺脫封建桎梏提供了輿論支持,適應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很受青年朋友們歡迎。初版的《摘花》很快就兜售一空,并多次再版?!按悍錁窌背蓡T的創(chuàng)作不僅抒情歌曲影響深廣,而且兒童音樂也廣受歡迎?!八麄儎?chuàng)作的兒童歌曲和兒童歌舞劇,成為當時中小學學習音樂的教材,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⑩可以說,“春蜂樂會”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有力地抵制了當時萎靡、低俗歌曲的不良影響,為那個時代的歌曲創(chuàng)作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開拓了歌曲創(chuàng)作的新局面。

        “春蜂樂會”成員有長期一線教學的經(jīng)歷,都經(jīng)受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洗禮,他們對當時的社會需求和社會現(xiàn)實了解透徹,也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發(fā)展有深入的認知。這對他們?nèi)蘸髲氖乱魳穭?chuàng)作和音樂教材編撰,甚至是音樂教育思想的形成都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

        1928年,沈秉廉的《三民主義教育中學新歌》(商務印書館)、《小學生甜歌77曲》(兒童書局)、《面包》(音樂教育社)出版,其中兒童歌舞劇《面包》里的歌曲《小紅蘿》《張阿大》根據(jù)外國歌曲填詞而成。同年,開明書店出版錢君匋編《中國民歌選》,收錄沈秉廉作詞的《晨光》(英國歌曲《雅典女郎》)、《秋夜聞砧》(贊美詩《耶穌恩友》)、《我的家庭》(英國《可愛的家》)、《雪》(贊美詩《平安夜》)、《夜思》(贊美詩《耶穌血》),此外沈秉廉作詞《春姑娘》收于《臺灣兒童歌曲大全》,《農(nóng)夫初歸家》(W.H.Monk曲)收于《復興音樂教科書》等。

        1929年,沈秉廉編《名曲新歌》(音樂教育社)出版,收有他作詞的《七夕》(北歐《維麗雅》)、《懷友》(英國《她的笑容》)、《橫渡太平洋》(意大利《女人多變》)、《春來了》(魯賓斯坦《F大調(diào)旋律》)、《我的家庭》(英國《可愛的家》)、《疾風卷悲秋》(英國《過去的好時光》);還有沈秉廉作詞、趙元任作曲的《我愛中華》,沈秉廉作詞作曲的《中國心》,以及沈秉廉作詞、(美)魯特作曲的《送舊年》收錄于《先行者之歌——辛亥革命時期歌曲200首》,而沈秉廉作詞的《春游》收于《中外少兒歌曲》;此外沈醉了、陳雪鵠的《名利網(wǎng)》(開明書店)出版。

        1930年,沈秉廉和錢君匋的《幼稚園新歌》(商務印書館),沈醉了和戈眉山的《群雞》(開明書店),沈秉廉和沈百英的《幼稚園音樂游戲》(商務印書館)出版。同年,邱望湘和錢君匋編《金夢》(開明書店)收有沈秉廉作詞的《生存之疲倦》(陳嘯空曲)、《哂納》(邱望湘曲)、《挨近些》(陳嘯空曲)、《再也不分離》(錢君匋曲)。

        1931年,沈秉廉到商務印書館小學用書組擔任兒童讀物編輯,曾與何明齋合編《基本教科書音樂(中級4冊)》《基本教科書音樂(高級4冊)》;并出版有《小學生甜歌44首》(兒童書局)和兒童歌舞劇《五蝴蝶在花園里》(兒童書局);1932年沈秉廉的《兒童音樂教科書(初級8冊)》、《兒童音樂教科書(高級4冊)》均在兒童書局出版;沈秉廉作詞《雞聲》(沈秉廉曲)、《小鳥的歌》(松山曲)、《夏日》(德國民歌)以及趙元任作詞《我愛中華》(沈秉廉曲)收于《復興音樂教科書》;沈秉廉作詞《記得是清早》(錢君匋曲)、《遣嫁前一夕》(錢君匋曲)、《凱旋之夕》(邱望湘曲)收于《戀歌三十七曲》;而沈秉廉作曲的《你家哥哥那里去》和《雪彌陀》收于《甜歌77曲》;沈秉廉、錢君匋的兒童歌舞劇《廣寒宮》(開明書局)出版。

        1933年,沈秉廉自營“聽月書局”,同年6月受聘為教育部中小學音樂教材編訂委員會委員。由沈秉廉編著,王云五、李拔可校訂的《復興音樂教科書(高小1—4冊)》(商務印書館)出版;同年,潘伯英著、沈秉廉校正《小歌曲》(商務印書館)出版;謝康編、沈秉廉校正《新生》(商務印書館)出版;葉圣、何明齋、沈秉廉、沈百英、李振枚、陸鳳潛、杜其垚合著《蜜蜂》(商務印書館)出版;沈秉廉作的《建設與讀書》(Rossini曲)、《歸燕》(C.W.Glover曲)收于《北新歌曲》。1934年,沈秉廉編著,王云五校訂的《復興音樂教科書(初小1—4冊)》(商務印書館),邱望湘和沈秉廉編著《北新音樂教本》(北新書局),沈秉廉編《荒年》(商務印書館)以及吳增芥、黃勖哉編,沈秉廉校訂的《幼兒園的音樂》(商務印書館)出版;同年,沈秉廉作詞作曲的《小鳥學飛》與邱望湘作詞、沈秉廉作曲的《牧童的悲哀》收于《小學唱歌教材》。

        1935年,沈秉廉作詞作曲的《歡迎新友》《捉迷藏》《送舊年》《猴子戲》《春雨》《放牛放到山上》《農(nóng)夫辛苦》《搖船》《火車快飛》《螢火蟲》收于《小學音樂教材初級》;錢君匋作詞、沈秉廉作曲《無奈》收于《深巷中》;沈秉廉作詞《青年歌》(英國《一試再試》)、《搖船》(贊美詩《禮拜完畢》)、《催眠歌》(德國《搖籃曲》)收于《兒童音樂教材》;沈秉廉作詞《空中旅行》(贊美詩《信徒歌》)收于《山東省立第三師范學校音樂教材》;沈秉廉作詞《春神來了》(德國《離別愛人》)、《救生船》(德國《我是一只鳥》)、《放牛到山上》(法國《月光》)收于《小學音樂教材》;沈秉廉作詞《亮晶晶》(日本《小麻雀》)、《布谷》(德國《杜鵑》)收于《兒童音樂教科書》;沈秉廉作詞《月夜》(德國《離別》)收于《初中唱歌教科書》;同年,沈醉了和陳嘯空編著《成功與自助》(開明書店),沈秉廉《初級中學用絕妙歌曲集》(廳月屋)出版。

        1936年,沈秉廉和沈百英合編《幼稚園音樂一百六十首》(商務印書館)出版;費錫胤編著、沈秉廉校訂《音樂家的故事(上下冊)》(商務印書館)出版;1940年沈秉廉作曲《我愛中華》《麻雀的救國會議》《看我架了小飛艇》《小人國的奇跡》《年輕力壯》《空中旅行》收于《小學音樂課本(高小)》;1941年,沈秉廉協(xié)助妻子經(jīng)營“集美書店”;1944年與沈百英、趙景源合辦“基本書局”,主要出版小學生的輔導教材;1947年《怎樣練習唱歌》(商務印書館)出版;1951年《新唱游》(大東書局)出版;1953年任萬葉書店編輯,半年后回“基本書局”工作;1954年“基本書局”與少年兒童出版社合并,沈秉廉在此工作;1957年因家修葺房屋,他不慎自二樓墜下,與世長辭。

        二、編撰音樂教材

        沈秉廉在一線教學實踐中,深感教師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教師是個神圣的職業(yè),使命重大?!霸诰窠缜?、知、意三方面,我們卻承擔了訓練最尊貴的一部;我們的生活是何等神圣,我們的使命是何等重大;我們要是無愧于自己的職責,除熱心將事外,選擇教材,當不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吧?”他認為選擇教材當是教師工作的重要部分,好的教材對于完成教育目標有不可低估作用。他“致力于少年兒童音樂教育,二十年代末期至三十年代編著了不少普及小學、幼兒園教育的書籍”。

        (一)音樂教材編撰背景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學校教育領域出現(xiàn)了宣傳“科學”“民主”思想和提倡學術自由的變革。伴隨著國外教育思想的傳入,我國舊有的教育理念受到?jīng)_擊,引發(fā)了國人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的思考。1922年11月,“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頒布“壬戌學制”,標志著“六三三”學制開始在我國教育領域?qū)嵤?。為貫徹落實新學制,北洋政府教育部責成“新學制課程標準起草委員會”制定了《中小學各學科課程綱要》,并于1923年6月頒布實施?!吨行W各學科課程綱要》規(guī)定將音樂課納入中小學必修科目,并對中小學音樂課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管理做了詳細的說明。在《中小學各學科課程綱要》的指導下,各類音樂教材爭相出現(xiàn)、良莠不齊。為規(guī)范音樂教材標準,1932年10月,“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部頒小學音樂課程標準》《部頒初中音樂課程標準》以及《部頒高級中學音樂課程標準》,為中小學音樂教材編撰提供了選材依據(jù)和質(zhì)量保障。

        此外,多年的學校音樂教育實踐,讓沈秉廉對青少年兒童的生理和心理有深入的觀察和了解,也成為他編寫音樂教材、創(chuàng)作歌曲必須考慮的問題。他認為,不論是音樂教材的編寫,還是歌曲的創(chuàng)作,都要充分考慮接受對象的特殊性。兒童音樂教材與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都應全面思考兒童的審美接受能力、思維特點、心理狀態(tài)和語言特征,這樣才能體現(xiàn)兒童的個性、符合兒童的需求,才能易于兒童喜歡、接受和理解。正是在長期教育實踐和理論思考的催化下,沈秉廉編撰出了一系列廣受推崇的音樂教材。在那個師資不足、教材匱乏、教學設備簡陋的時代,沈秉廉編撰的教材猶如久旱逢甘露般沁潤著青少年兒童的心靈,他本人被聘為教育部“中小學音樂教材編訂委員會”委員,說明沈秉廉和他編撰的音樂教材是有廣泛影響力的。

        (二)音樂教材內(nèi)容特征

        沈秉廉編撰的代表性音樂教科書有《三民主義教育中學新歌》(商務印書館),《兒童音樂教科書》(初級8冊,高級4冊,兒童書局),《復興音樂教科書》(初級4冊,高級4冊,商務印書館),《面包》(開明書店),《荒年》(商務印書館),《甜歌77曲》(商務印書館),《怎樣練習唱歌》(商務印書館),《名曲新歌》(音樂教育社),《初級中學用絕妙歌曲集》(廳月屋),《甜歌44曲》(商務印書館),《新唱游》(大東書局),《兒童節(jié)應用歌曲》(上海兒童出版社),與邱望湘編著《北新音樂教本》(高級4冊,北新書店),與何明齋編著《基本教科書音樂》(中級4冊,高級4冊,商務印書館),與錢君匋合著《幼稚園新歌》(商務印書館),與沈百英合著《幼稚園音樂一百六十首》(商務印書館),與沈百英合編《幼稚園音樂游戲》,與錢君匋編著《廣寒宮》等,以及謝康著、沈秉廉?!缎律?商務印書館),潘伯英著、沈秉廉校《小歌曲》(商務印書館),費錫胤編、沈秉廉?!兑魳芳业墓适隆?商務印書館),吳增芥與黃勖哉編、沈秉廉校訂《幼兒園的音樂》,以及沈醉了作詞、陳雪鵠譜曲《名利網(wǎng)》,沈醉了、陳嘯空編著《成功與自助》(開明書店),沈醉了、戈眉山著《群雞》等。

        其中,《兒童音樂教科書》根據(jù)教育部新課程標準編撰而成,共十二冊,初級八冊、高級四冊;另編有教學指導用書一冊?!秲和魳方炭茣返膬?nèi)容多為歌曲,有歌曲集的特點,但又與純粹的歌集不同,增加了音階和音程練習,這是沈秉廉一貫強調(diào)音樂教育要從構成音樂的基本元素著手的思想體現(xiàn)。經(jīng)過統(tǒng)計,這12冊教科書除了音階、和聲練習外,其余全部是歌曲,并且每冊教科書的附錄都是同樣的兩首歌曲——《國民黨黨歌》和《中國心》。我想,附錄中的這兩首歌曲反復出現(xiàn),恐怕與沈秉廉有意識地強化青少年朋友的愛國主義教育有關。教材中選用的歌曲,歌詞簡潔明了,旋律優(yōu)美動聽。這些歌曲的歌詞多為沈秉廉作詞,曲調(diào)也有部分為沈秉廉創(chuàng)作,多數(shù)曲調(diào)選自世界各國。從歌曲演唱形式的角度看,有獨唱和合唱兩種。合唱作品集中分布在高級4冊中,如《紅葉》《大雪》《燕子》《冬天的窮人》和《海上的晚霞》5首分布在高級第一冊;《鄉(xiāng)村》《光明》《少年歌》《采蓮曲》《花和鳥》和《老牛的煩惱》6首分布于高級第二冊;而《火災》《向前》《春來哩》《雙雙蝶》《自誓歌》《及時奮發(fā)》《哺兒的燕》《醒來百花》《可愛的家庭》和《愚公移山歌》10首分布于高級第四冊。從歌曲題材內(nèi)容的視角說,教材中的歌曲涉及寓言故事、兒童游戲、生產(chǎn)勞作、學習場景等方面,反映著青少年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受喜愛。

        《復興音樂教科書》的素材選擇、內(nèi)容安排和總體風格均與《兒童音樂教科書》相似,基本沿用了《兒童音樂教科書》的體例,都由基礎樂理知識聯(lián)系和歌曲組成。與《兒童音樂教科書》一樣,歌曲占據(jù)主要地位,但與《兒童音樂教科書》不同的是,其中的大多數(shù)歌曲均由沈秉廉自己作詞作曲。并且,增設圖表,系統(tǒng)地講解音符、節(jié)拍、音階等基礎樂理知識。將純粹理論知識以圖表的方式表達,并配以直觀的圖片,抓住了青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清晰明了、生動有趣,更易于接受。這套教科書中的歌詞通俗易懂,且不乏深意。相比其他教材,內(nèi)容較為復雜,并且與國學傳統(tǒng)聯(lián)系緊密,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此外,這套教科書配有教學法5冊作為教師參考用書,其中初小4冊,高小1冊,內(nèi)容涉及欣賞、練習和相關研究。

        《幼稚園音樂游戲》主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讓學生學習音樂、感受音樂;《小歌曲》是幼稚園和小學用書,其中的歌曲一部分選用西洋名曲填詞,一部分由編者創(chuàng)作;《幼稚園音樂一百六十首》是一些針對幼齡兒童的歌曲,其中還包括專門為歌曲設計的舞蹈動作;《基本教科書音樂》包括各調(diào)的識別方法以及各種音程的練習法,還附加有五線譜的使用說明;《北新音樂教本》內(nèi)容主要包括音程、節(jié)奏以及各種讀譜知識介紹與練習;《甜歌77曲》內(nèi)容主要是歌曲練習,大部分選用的是西洋曲調(diào),歌曲突出“愛”的主題;《怎樣練習唱歌》從發(fā)音、發(fā)聲、音程、音階、呼吸、拍子、聽音和讀譜方面來進行歌唱訓練。這些教材非常適合學生的特點,通俗易懂,便于接受,深受廣大師生推崇,多次再版?!敖魇⊥菩幸魳方逃瘑T會”審查通過的音樂教科書有沈秉廉《兒童音樂教科書》《甜歌77曲》《甜歌44首》《兒童節(jié)應用歌曲》,以及邱望湘、沈秉廉《北新音樂教本》,何明齋、沈秉廉《基本教科書音樂》,沈秉廉、錢君匋《廣寒宮》,沈醉了《群雞》《面包》,沈醉了、陳雪鵠《名利網(wǎng)》。數(shù)目位居當時“通過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文員會審查的小學音樂教科書”名單首位。

        圖1 沈秉廉編《兒童音樂教科書》(初級第二冊)

        圖2 沈秉廉編著,王云五校訂《復興音樂教科書》(高小第一冊)

        三、音樂創(chuàng)作領域

        沈秉廉的音樂創(chuàng)作主要集中在兒童歌曲領域,也創(chuàng)作有兒童歌舞劇和抒情歌曲,并且都廣為傳唱,深受青年朋友的愛戴。

        (一)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

        沈秉廉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善于抓住兒童語言特征和身心特點,題材廣泛、體裁多樣,歌詞通俗易懂、旋律流暢明快,多數(shù)被編入音樂教材,廣受歡迎。從題材的角度說,沈秉廉的兒童歌曲可分為愛國主義、描繪自然風景、描寫日常生活以及描繪動物形象四大類主題。其中,愛國題材的作品有《中國心》《國民黨黨歌》《軍歌敲》《出征送別歌》《中華弱》《國旗歌》《殺聲起》《忍痛》《干》《向前走》《走向前走》《悼十九路陣亡將士》《荀灌就襄城》《汪躊出戰(zhàn)歌》《敵人來了》《怕不怕》《尚武歌》《中山先生》《聽呀聽》《橫渡太平洋》《紀念總理歌》《九一八紀念歌》《黃花崗》《仔細想想》《出征送別歌》《凱旋歌》等;描繪大自然景色的歌曲有《春天來》《春雨》《春容》《春來哩》《菊花》《春晨》《晨光》《早晨的星》《踏青》《秋風吹》《大麥黃》《秋夜》《深秋》《秋之花》《夜深了》《夜的海上》《一夜北風起》《亮晶晶》《海上的晚霞》《紅葉》《柳葉》《青天白日滿地紅》《太陽落在山邊》《泉水》《雪花飄》《桂花》《月光明》《云的畫》《雪》《大雪》《霧》等;描寫學習生活的有《歡迎同學》《歡迎新友》《開學歌》《風雨中上學》《運動會》《雪夜讀書》《冬夜溫課》《得益真不少》《每天放學回家》《年假休業(yè)歌》《別了先生們同學們》等;反映日常勞動生活場景的有《田家生活》《田家樂》《掃地》《煮飯》《種菜》《織布娘》《布榖》《做工》《放牛到山上》《收稻》《工廠里面嚷嘴噴》《運貨工人》《掃雪的老人》《打魚歌》《種樹》《種樹歌》《合伙》《磨粉曲》《我種種大麥》《我們來牽磨》等;描繪動物形象的有《蝴蝶》《小魚》《鴨子》《燕子》《哺兒的燕》《燕子歸去》《歸燕》《樹上幾只小畫眉》《螺蟀先生》《曬曬窠》《戲子猴》《老鴉訴苦》《老鴉喚小鴉》《烏鴉半夜啼》《貍貓敲大門》《購蛛結細網(wǎng)》《姑娘和小鳥》《真是好計謀》《老鼠捉不到》《老鼠跌進油虹》《雙雙蝶》《這樣地飛》《釀蜜歌》《野獸運動會》《奇怪的旅行家》《覆巢》《小鳥的想念》等。

        從體裁的視角看,沈秉廉兒童歌曲多為進行曲、抒情性歌曲和敘事歌曲。其中,進行曲體裁的歌曲在沈秉廉的兒童歌曲中較為常見,尤其是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如《中國心》《國民黨黨歌》《黃花崗》《軍歌敲》《國旗歌》《殺聲起》等,多用2/4或4/4拍子,“旋律明朗開闊、起伏較大,并常用上行大跳和分解和弦式的號角性音調(diào);結構簡練,句法規(guī)整;調(diào)式大都用大調(diào)性格的調(diào)式;速度適合隊伍行進的步伐?!北热绺枨稓⒙暺稹愤M行曲節(jié)奏,短促有力,旋律高亢激昂、抑揚頓挫,將戰(zhàn)士們勇往直前、英勇奮戰(zhàn)的信心和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譜例1 《殺聲起》片段

        抒情歌曲也在沈秉廉兒童歌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謂抒情歌曲,指“某些歌詞描寫細膩、色彩柔和、旋律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是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中運用得很廣泛的一種題材形式”。沈秉廉的抒情歌曲代表作品有《你家哥哥那里去?》《夜深了》《長江長》《別了先生們同學們》《紀念總理歌》《圓圓的月亮》等。其中《圓圓的月亮》長短時值節(jié)奏交替,旋律線條此起彼伏,仿佛月光下湖面上泛起的陣陣漣漪,清靜而悠遠,反映著作者對公正和平生活的向往。

        譜例2 《圓圓的月亮》

        敘事歌也是沈秉廉歌曲創(chuàng)作的一部分,這類歌曲“歌詞比較口語化,音樂也處理得較為樸素,與歌詞語言結合得更為緊密,速度多為中等;內(nèi)容上具有敘事性并常帶有一定情節(jié)展開的歌曲”。代表作品如《開店做買賣》《貍貓敲大門》《放牛到山上》《運貨工人》《樹上幾只小畫眉》《雙雙蝶》《燕子》《賣羊》等。其中,《賣羊》通過活潑的旋律和生活化的語言,刻畫出兒童進城賣羊的愉悅心情。

        譜例3 《賣羊》

        從歌詞的層面說,沈秉廉的兒童歌曲歌詞簡潔明了、接近生活,常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如歌曲《風》將風比擬為小朋友歌唱的聲音,歌詞:“我來了你們不能看見我,我去了你們不能留住我,我唱歌,呼呼呼,我唱歌,呼呼呼,我唱歌,呼呼呼 呼呼呼?!睂和煺鏍€漫、活潑可愛的生活景象描繪得出神入化。歌曲《泉水》將山林里的清泉比擬為急匆匆的趕路人,歌詞“深山里泉水流流流一去不回頭,他急急急,他急急急,他急急急說光陰催我不能留”。通過擬人的表達,向兒童講述珍惜時間的道理。類似的作品還有很多……

        沈秉廉在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中還常用襯詞來增強歌曲的藝術表現(xiàn)力。如歌曲《咪嗚嗚咪嗚嗚好好笑》,歌詞:“有一只小黑貓,捉老鼠本領高,輕輕跳,快快跑,靈巧,大老鼠,捉住了,小老鼠,捉住了,咪嗚嗚,咪嗚嗚好笑。咪嗚,咪嗚,咪嗚,哈哈!肉兒嫩,滋味兒真好。”用“咪嗚嗚”來模仿小貓的叫聲,將小貓抓住老鼠后的高興心情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歌曲《你看一群小綿羊》:“你看一群小綿羊,穿了白衣裳,一跳一跳,來到青草場,嗎哈嗎哈哈,嗎哈嗎哈嗎哈哈,好像叫娘。”運用襯詞“嗎哈嗎哈哈”模仿綿羊的叫聲,形象生動。還有歌曲《一圈兒沿著屋子走》:“來來來,大家都來手拉手,一圈兒沿著屋子走??旎钛?我們真快活呀,天天有許多好朋友!屈啦啦啦,一起拍拍手,屈啦啦啦啦啦,拍拍手。轉過來,大家轉了過來,面對面地點點頭?!边\用“屈啦啦啦”“屈啦啦啦啦啦”等襯詞,將一群兒童結伴嬉戲、游戲的愉悅心情和歡樂場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此外,沈秉廉善于根據(jù)不同年齡特點的兒童來創(chuàng)作歌詞,他認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語言特點,才能創(chuàng)作出滿足他們興趣的歌詞。如《點路燈》是《幼稚園新歌》教材中的一首,是沈秉廉為幼稚園兒童創(chuàng)作的歌曲,歌詞:“呵!夜了,夜了,天已夜了;夜了,夜了,天已夜了。你瞧,你瞧,全鎮(zhèn)里邊靜悄悄哦我們快去,把燈點了;我們快去,把燈點了;去呀,去呀,大家去呀快些跑。”多運用重復的手法,符合幼年兒童的生理特點,易于接受。而歌曲《兄弟們想一想》收于《復興音樂教科書》(高小第四冊)中,歌詞為:“兄弟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豈不是優(yōu)者存,劣者亡?兄弟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不能自強,又何能有立場?身體須健康,精神須修養(yǎng),練習好身手,預備上戰(zhàn)場。為人類,為正義;為民族,醫(yī)創(chuàng)傷,切莫再心萎靡,形放浪。”顯然,兩首作品的難易程度不一樣,這是沈秉廉充分考慮不同年齡段青少年接受能力的體現(xiàn)。

        從旋律的層面論,沈秉廉的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與歌詞創(chuàng)作一樣,也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層面兒童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傮w說來,他為幼稚園兒童創(chuàng)作的歌曲音域較窄,基本在兒童音域范圍內(nèi),最多擴展一個大二度;并且考慮到兒童節(jié)奏感和氣息的特點,歌曲大多節(jié)奏簡單,旋律多停頓,結構規(guī)整,常用單段體,有時也用二段式。比如前文列舉的兒童歌曲《圓圓的月亮》《賣羊》等就是單段體結構,旋律起伏都沒有超出一個八度,配以生活化的歌詞、規(guī)整的節(jié)奏,易于兒童接受。

        (二)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

        我國的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始于20世紀20年代,以黎錦暉的創(chuàng)作最具代表。黎錦暉創(chuàng)作的《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可憐的秋香》等作品,把歌唱與舞蹈結合起來,在兒童音樂教育領域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黎錦暉之后,又涌現(xiàn)出一批音樂教育家將目光投向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按悍錁窌背蓡T錢君匋、邱望湘、陳嘯空和沈秉廉均創(chuàng)作了較有影響的兒童歌舞劇。

        沈秉廉的兒童歌舞劇創(chuàng)作,歌詞淺顯易懂,音樂流暢。代表作品有《面包》《廣寒宮》《荒年》《名利網(wǎng)》《群雞》《五蝴蝶在花園里》《蜜蜂》。其中,《面包》創(chuàng)作于1928年,講述了一位窮苦的母親對孩子的慈愛,饑餓的孩子對小乞丐的憐憫,失去慈愛的小乞丐對于做母親者的尊敬的故事;《荒年》由17首曲子組成,講述了一個水荒接著旱荒的年代,全村的人忍不住饑餓各自去逃亡的悲慘情形,于是,天上的仙子不忍孩子們挨餓,就下界救濟他們,并賞賜了一個善良孩子的故事;《廣寒宮》依照郭沫若所作的童話劇廣寒宮編成,由前奏曲和其他七場組成,講的是張果老在月宮中設學塾教書,教授月宮中的仙女學習時發(fā)生的事情;《名利網(wǎng)》講述的是幸運仙子布置了一張名與利的大網(wǎng),先后網(wǎng)住了一名貪婪的商人、懶惰的工人和愚蠢的農(nóng)夫,最終一名勤奮踏實的青年逃脫此網(wǎng),并收獲知識和幸福的故事;《群雞》講述的是雞媽媽領著小雞外出覓食,在休息的時候,小雞沒有聽雞媽媽的叮囑,獨自外出,遇到了兇狠的老鷹,但最后老鷹被雞媽媽和小雞們一起打敗的故事;而《五蝴蝶在花園里》主要描繪孩童天真爛漫的生活場景。沈秉廉創(chuàng)作的這些兒童歌舞劇歌詞簡單明了,題材通俗易懂,曲調(diào)簡單流暢,也得到了當時“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的認可。滿新穎指出,“沈醉了的《面包》等這些學校小歌劇,即使到了21世紀的今天,同樣有其藝術教育價值和美育功能,甚至不妨將其作為我國中小學學生的音樂戲劇教材?!边@樣的評價,我認為是中肯的。沈秉廉創(chuàng)作的兒童歌舞劇表現(xiàn)的內(nèi)容都是兒童熟悉的生活場景,符合兒童的生活情趣,而且簡單明了的歌詞中往往還滲透著愛國、勤奮等勵志的話語,旨在讓兒童在體驗歌舞劇的過程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這些兒童歌舞劇在20世紀30年代動蕩不安的社會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其價值不容低估。

        (三)抒情歌曲創(chuàng)作

        圖3 沈秉廉編《荒年》

        創(chuàng)作抒情歌曲是“春蜂樂會”成立的主要宗旨,作為“春蜂樂會”的提出者,沈秉廉除了兒童歌曲與兒童歌舞劇外,還以沈醉了為名創(chuàng)作有一些反映愛情主題的抒情歌曲,流露著他對愛情生活的向往。代表作品有《無奈》《記得是清早》《遣嫁前一夕》《春夜》《挨近些》《凱旋之夕》和《生存底疲倦》等。

        其中歌曲《無奈》由錢君匋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12期,歌詞“無奈,讓生命飛逝,默默地,一日一月更一季。黃金年華非敢隨便浪費,此心不愿負知己。往事歷歷可記,感念去時淚,為著歸期難計,只告我:心愛的,去幾年,待幾年,雖老夷,也毋相遺棄”唱出了戀人之間無限的思念?!队浀檬乔逶纭酚慑X君匋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雜志1927年第2卷第5期,表達了戀人相遇、一見鐘情的情境?!肚布耷耙幌Α酚慑X君匋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1927年第2卷第7期,控訴了對封建婚姻的不滿,表達了對婚姻自由的向往?!洞阂埂酚申悋[空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1928年第3卷第2期;《生存底疲倦》由陳嘯空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1928年第3卷第12期;《挨近些》由陳嘯空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1929年第4卷第2期;《凱旋之夕》由邱望湘作曲,發(fā)表于《新女性》1929年第4卷第5期。

        圖4 《無奈》原譜

        沈秉廉與錢君匋、邱望湘創(chuàng)作的抒情歌曲一樣,深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反對封建婚姻,倡導自由婚姻,體現(xiàn)著他們對自由戀愛和對婚姻自由的追求。這些抒情歌曲以反映愛情婚姻生活為主題,歌詞通俗、曲調(diào)優(yōu)美,迎合了青年的精神需求,為青年朋友擺脫封建思想束縛提供了輿論支持,深受喜愛,傳唱廣泛。

        四、編譯外國歌曲

        近代以來,隨著“閉關鎖國”局面的打開,西方音樂文化引入國內(nèi),與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發(fā)生激烈碰撞。一批先進知識分子,“遠效德法、近采日本”學習接受西方音樂文化。“學堂樂歌”的產(chǎn)生,標志著西方音樂文化系統(tǒng)地傳入中國。音樂家們“用西譜者十而六七,用國譜者十而三四”,并“參酌吾國雅、劇、俚三者而調(diào)和取裁之,以成祖國固有之樂聲?!彼麄兎e極引入國外音樂曲調(diào),配作新詞,為學校音樂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多元的素材,也對其后國內(nèi)歌曲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

        沈秉廉也積極借鑒外國音樂曲調(diào),配以新詞。從曲調(diào)來源的角度看,沈秉廉選用的曲調(diào)十分廣泛,有贊美詩曲調(diào),也有民間歌曲曲調(diào),還有西方音樂家創(chuàng)作的曲調(diào)。如他贊美詩《禮拜完畢》曲調(diào)創(chuàng)作的《搖船》,用英國歌曲《可愛的家》編配的《我的家庭》,用德國民歌《離別愛人》填詞的《春神來了》,用北歐歌曲《維利雅》填詞的《七夕》,用日本歌曲《小麻雀》填詞的《亮晶晶》,以及用選威爾第《女人善變》曲調(diào)新作的《橫渡太平洋》等均是代表。上列歌曲旋律流暢優(yōu)美、簡單易記,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國內(nèi)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很多都被作為教學素材編入教科書中。如下表:

        表1 沈秉廉代表性外國歌曲編譯目錄表

        填詞歌曲 源于 出處 年份《放牛到山上》 法國歌曲《月光》 《小學音樂教材》 1935《救生船》 德國民歌《我是一只鳥》 《小學音樂教材》 1935《春神來了》 德國民歌《離別愛人》 《小學音樂教材》 1935《催眠歌》 德國歌曲《搖籃曲》 《兒童音樂教材》 1935《青年歌》 英國歌曲《一試再試》 《兒童音樂教材》 1935《搖船》 贊美詩《禮拜完畢》 《兒童音樂教材》 1935《空中旅行》 贊美詩《信徒歌》 《山東省立第三師范學校音樂教材》 1935

        其中,歌曲《春來了》是沈秉廉用魯賓斯坦的《F大調(diào)旋律》填詞而來,收錄于《名曲新歌》。該曲歌詞運用擬人手法,將春天比擬為一個面帶微笑、充滿生氣的人,在向大家靠近,形象生動。

        譜例4

        歌曲《秋夜聞砧》是沈秉廉依據(jù)贊美詩《耶穌恩友》曲調(diào)填詞而成,收錄于《中國民歌選》。該曲旋律流暢,歌詞如詩,將秋夜江邊聞砧的景象描繪得形象生動。

        譜例5

        歌曲《春神來了》是沈秉廉用德國民歌《離別愛人》填詞而成,收錄于《小學音樂教材》。該曲歌詞運用擬人手法,將春天比喻為法力無邊的神仙,而“梅花”和“黃鶯”也被比擬為鮮活的生命,配以流暢婉轉的曲調(diào),刻畫出一副生機盎然的春天美景,富含童趣,形象生動。

        譜例6

        沈秉廉曾經(jīng)教授的學生忻鼎稼(現(xiàn)居海外)在發(fā)給我的郵件中說到,沈秉廉這些歌年代已過去七八十年,如今我們能聽到名家們的《可愛的家》《橫渡太平洋》等作品,音色美輪美矣,但我們依舊沒有忘記幼年時課堂上音樂老師彈著簡易的風琴,教我們唱那些歌的溫馨親切的場面。選取外國優(yōu)美曲調(diào),配以通俗又不失內(nèi)涵的歌詞,是沈秉廉外國歌曲編譯的獨特魅力,也是其編譯外國歌曲廣為傳唱的重要法寶。

        五、音樂教育思想

        ??略凇皻v史學研究的‘事件化’方法”中說到:“任何理論和真理都是特定的人在特定時期、出于特定的需要與目的從事的一個‘事件’,因此它必須與許多具體條件存在內(nèi)在聯(lián)系?!鄙虮囊魳匪枷肜^承中國傳統(tǒng)樂教思想,借鑒西方音樂文化理念,結合自身教育實踐的訴求,逐漸形成并闡發(fā)出來。

        我國有悠久的樂教傳統(tǒng),音樂教育的功能自古備受重視。近代以來,音樂教育的道德教化功能備受推崇。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康有為更是主張音樂教育要從嬰幼兒開始,倡導讓孕婦常聽音樂,讓胎兒接受音樂熏陶,還要讓嬰幼兒學習演唱充滿仁愛之心的歌曲。1903年,王國維在《論教育之宗旨》中闡述了教育的終極關懷——培養(yǎng)“完全之人物”,所謂“完全之人物”的培養(yǎng),要求“身體”與“精神”的和諧發(fā)展。唯此,王國維提出了“四育”主張,即德育、智育、美育、體育的協(xié)同發(fā)展。他指出,音樂是普通學科中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科目,應當加以推廣,讓廣大青少年朋友在歌曲學唱、樂器演奏等音樂學科活動中接受美的熏陶,接受美的教育。1912年,時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在《對于教育方針之我見》中提出了“美感教育”的主張,大力倡導審美教育。認為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審美教育要結合起來,共同承擔美感教育。并對音樂教育的選材提出要求,認為萎靡不振、嘩眾取寵的素材不宜選入音樂教材,否則會對音樂教育產(chǎn)生負面影響。同年,蔡元培主持中央臨時教育會議,廢除清政府1906年頒布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教育主張,制定并通過了“注重道德教育,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新教育宗旨。并指出美感教育既包括音樂教育,也包括美術教育。蔡元培審美教育的提出為近現(xiàn)代中國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此外,現(xiàn)代時期也有許多教育家提出了值得借鑒的觀點。教育家陶行知主張的“生活教育”也有積極啟示,他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健康生活、勞動生活、科學生活、藝術生活和改造社會生活”,也就是說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家陳鶴琴指出,音樂教育價值的真正體現(xiàn),在于音樂體驗中引起共鳴,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作為音樂教師,應當將音樂滲透到兒童的生活中去,使他們時刻感受到音樂的美。

        沈秉廉在《名曲新歌》中明確指出“提倡正義公道,激勵青年志氣,發(fā)揚人類同情,歌頌圣潔愛情”的音樂教育理念,指出音樂教育“擔當在精神界訓練情、知、意三方面最尊貴的一部”。這是沈秉廉對音樂教育提高國民素質(zhì)的宣言,也是他音樂教育思想的核心。沈秉廉對音樂教育在改造人的品質(zhì)的作用有如此清醒的認識,讀后令人肅然起敬。

        對于兒童音樂教育,沈秉廉也有自己的認知。在他看來,兒童音樂教育是美感教育和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兒童音樂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手段。他認為人的音樂才能不是與生俱來的,后天的教育培養(yǎng)有重要作用,兒童學習音樂如同學習語言一樣,都有自身的特點。對于音樂教育而言,音樂是中介,音樂也是目的,音樂教育就要回到音樂音響中來。因此,沈秉廉十分強調(diào)音樂要素在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認為音樂教育要緊緊圍繞節(jié)奏、旋律、音階、和聲、調(diào)式等基本要素的體驗展開,具體方法可以靈活變通,針對不同心理特點和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說,沈秉廉的音樂教育思想抓住了音樂教育的本質(zhì),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沈秉廉把自己的音樂教育思想付諸切身的音樂教育實踐,貫穿于音樂教材編寫和音樂創(chuàng)作實踐之中,不僅對促進那個時代音樂教育發(fā)展有積極作用,而且在大力倡導素質(zhì)教育、審美教育的當下,仍然不失其借鑒價值。

        “一個民族的音樂文化的發(fā)展,正是建立在組成這支音樂大軍的每位音樂家的探求的實踐上,從而不斷地從困惑中去探求、再探求,則中華民族有望,中國音樂有望矣!”不論從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角度看,還是從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教育史的層面說,沈秉廉都是一位將畢生精力和智慧奉獻給中國音樂事業(yè)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和外國歌曲編譯家。由此我們給出沈秉廉以如下評價:

        其一,作為音樂教育家,他積極投身音樂教育活動,不僅主編出版了各類不同層次學校需要的音樂教材,在當時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有些教材對當下的我國音樂教育改革發(fā)展、中小學音樂教材編寫都具有一定的啟迪意義和參考價值。不僅如此,他作為國民政府教育部“中小學音樂教材編訂委員會”委員,還參與審定、校訂許多音樂教材的工作??梢哉f,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間,沈秉廉為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教材編寫和出版等工作,作出了重要的代表性貢獻,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教育史上的代表人物。

        圖5 沈秉廉作《名曲新歌》

        其二,作為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兒童歌曲、幼兒歌曲、兒童歌劇、兒童音樂劇、兒童歌舞劇、兒童表演劇、藝術歌曲、抒情歌曲近千首等,有些歌曲作品現(xiàn)在已然是膾炙人口、兒童喜聞樂見的保留曲目。代表了20世紀20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三十多年間兒童(幼兒)歌曲的創(chuàng)作水平。若檢討起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六十多年間,雖然在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方面也涌現(xiàn)出許多好的作品,但從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的個人成就和貢獻上論,沈秉廉在兒童歌曲創(chuàng)作諸方面的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將兒童音樂創(chuàng)作(含兒童歌曲、兒童歌舞劇、幼兒歌曲等題材)與當時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緊密結合,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少有的,是值得我們當代作曲家們學習的。他所創(chuàng)作的大量的藝術歌曲,其內(nèi)容貼近當時的我國國情,其旋律優(yōu)美流暢,每首作品都寫有鋼琴伴奏,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的代表,值得深入研究和重視。

        其三,作為外國歌曲編譯家,他編譯的外國經(jīng)典歌曲百余首,彌補了學堂樂歌以來,兒童歌曲青黃不接、作品較少的實際。不僅將外國經(jīng)典的兒童歌曲、經(jīng)典音樂引進我國,加速了西方音樂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而且也開闊了國人的音樂文化視野,為中國與西方音樂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做出了實際的貢獻。他編譯的外國歌曲,詞曲結合貼切、朗朗上口,既符合中國人的音樂審美趣味和演唱習慣,也不失外國經(jīng)典歌曲的內(nèi)在神韻和音樂的風格特性。代表了他那個時代外國歌曲編譯的最高水準,成為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上外國歌曲編譯的代表。

        正如恩格斯所言,“人們通過每一個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覺期望的目的而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卻不管這種歷史的結局如何,而這許多按不同方向活動的愿望及其外部世界的各種各樣影響所產(chǎn)生的結果,就是歷史?!鄙虮畬⑺麑θ松ι鐣伎?以音樂教育、音樂創(chuàng)作、編撰教材和編譯外國歌曲的方式,彰顯出一個個體音樂家存在的生命意義和由此創(chuàng)造的音樂文化價值,他“所做的不是為某一宗派或理論奠基,而是為人類的福祉和尊嚴……”綜上所論,沈秉廉以其獨有的生命精神和自由意志,在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的豐碑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輝煌的名字!

        注釋:

        ①1927年成立于杭州,錢君匋建議、沈秉廉提出。

        ②錢君匋(1907—1998),原名王棠,別號豫堂、午齋,筆名甚多,浙江桐鄉(xiāng)縣人。1923年考入上海藝術師范學校,師從豐子愷學習西洋畫、劉質(zhì)平學習音樂、吳夢非學習圖案。1925年畢業(yè)。與同學沈秉廉、邱望湘、陳嘯空等組織“春蜂樂會”,創(chuàng)作抒情歌曲。1926年8月?lián)紊虾i_明書店音樂、美術編輯。創(chuàng)作歌詞、歌曲一百余首,其中有許多兒童歌曲。1938年7月創(chuàng)辦全國首家以出版音樂刊物為主的萬葉書店,被推舉為經(jīng)理兼總編輯,出版了大量的音樂著作和譯作。他也是我國老一輩著名的書籍裝幀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20世紀60年代將全部精力投入篆刻、書畫創(chuàng)作之中。1963年出版《君匋書籍裝幀藝術選》,曾多次榮獲大獎。

        ③沈秉廉(1900—1957),原名沈福恕,別字冰廉,筆名沈醉了,江蘇吳縣(昆山)人。1916年考入江蘇省立第一師范,1921年畢業(yè)。曾隨學校參觀團到日本東京、大阪、神戶等地訪問。1922年進“上海藝術??茙煼秾W?!睂W習音樂、繪畫,師從劉質(zhì)平先生。1925年畢業(yè),1926年秋在浙江臺州省立六中任音樂教師。后去“杭州浙江藝術專門學?!比谓?并和錢君匋、陳嘯空、邱望湘組織發(fā)起“春蜂樂會”,從事歌曲創(chuàng)作活動。1931年入商務印書館任兒童讀物編輯,與何明齋合編《基本教科書音樂第一冊》《基本教科書音樂第三冊》。1932年,與錢君匋合編兒童歌舞劇《廣寒宮》。1933年,自營“聽月書局”。同年6月,被聘為教育部中小學音樂教材編訂委員會委員,編著《復興音樂教科書高小第一冊》。1941年,協(xié)助其妻開設“集美書店”。1944年,與沈百英、趙景源合辦“基本書局”,出版小學生輔導教材。1953年,擔任“萬葉書店”編輯,后又回“基本書局”工作。1954年“基本書局”與“少年兒童出版社”合并。1957年因家修葺房屋,不慎從二樓墜下,搶救無效逝世。

        ④其前身可上溯至北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創(chuàng)建的蘇州府學,1911年學校改名為江蘇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現(xiàn)為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首批二十四所重點中學之一。

        ⑤陳獨秀講,沈秉廉記錄:《社會主義對于教育和婦女二方面的關系》,載《覺悟》(《民國日報》副刊),1922年4月23日;田邊尚雄在上海??茙煼吨v演,陸露沙口譯,沈秉廉、陶元慶筆記:《中國音樂在世界上的地位(未完)》,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年4月30日;田邊尚雄在上海??茙煼吨v演,陸露沙口譯,沈秉廉、陶元慶合記:《中國音樂在世界上的地位(未完)》,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3)。

        ⑥沈秉廉:《煩悶生活與美化生活》,載《學生》,1922年第9期;沈秉廉:《在展覽會里得到的傷痕》,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13);沈秉廉:《對于藝術協(xié)會的希望》,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23);沈秉廉:《論靡靡之音》,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33);沈秉廉:《美?》,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8);沈秉廉:《小學音樂教學法概論(未完)》: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36);沈秉廉:《小學音樂教學法概論(續(xù))》,載《藝術評論》(《民國日報》副刊),1923(37)。

        ⑦錢君匋:《水晶座》,亞東圖書館,1929。

        ⑧錢君匋《摘花》,開明書店,1929,第33頁。

        ⑨錢君匋:《摘花》,開明書店,1929。

        ⑩楊和平:《春蜂樂會考》,載《交響》,2008年第4期,第38頁。

        猜你喜歡
        創(chuàng)作教材兒童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創(chuàng)作隨筆
        文藝論壇(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創(chuàng)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六·一”——我們過年啦!
        天堂Av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水蜜桃精品一二三|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成在人线电影天堂色|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av| 丰满少妇按摩被扣逼高潮|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66| 国产高清丝袜美腿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奶头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 少妇人妻无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无遮挡大片|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开心五月激情五月天天五月五月天| 99riav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 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伦理| 一区二区人妻乳中文字幕| 成人做爰69片免费看网站野花| 丰满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99无码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高清视频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精品亚洲欧美无人区乱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国| 人妻有码av中文幕久久|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热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十|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男女肉粗暴进来120秒动态图 | 成人av综合资源在线|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亚洲精品有码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