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年輕時,他常常如此嘆息。他抱怨自己的命不好,生長于清冷寂寞的小山村里。他夢想的翅膀卻常常飛向山外,非??释茉诔抢铮呐率窃诳h城棲息一下。但是,命運并沒有給他什么機遇。因為在他的那個年代,沒有高考,也沒有機會外出打工,唯一的機會就是參軍去。
至少有兩次,他體檢、政審合格,被批準入伍,但最終未能成行,因為他是家中的長子,下面有3個未成年的弟弟,父親在外工作,母親體弱長年臥床。若是在那會兒拔掉他這根頂梁柱,這個家也許會塌下來。
在些許彷徨和怨天尤人的嘆息之后,他認命了,他的認命方式是要活出不一樣的山里人姿態(tài)。在嘗試著種過五針松等不少珍稀花木后,他把自己的夢想“羽化”成茶的姿態(tài),根植于大山之巔。
不知道是不是在冥冥中受了茶圣陸羽的點化,反正他精心種植、炒制的奉化曲毫、滴水雀頂生態(tài)白茶、富硒茶等高山綠茶,蟬聯(lián)八屆中國名優(yōu)綠茶評比金獎。
而且他的獲獎感言全都是陸羽《茶經》“一之源”“三之造”“八之出”的更新版:“首先,好茶出在好山好水間。他的500多畝茶葉基地坐落在海拔600米的安巖霧云山上,四周竹林茂密,云霧繚繞,土地肥沃,且村莊四周沒有任何工廠。其次,科技種茶,綠色栽培。除草,施茶餅、雞羊糞等有機肥,引進優(yōu)良新品種和種植新技術,是他生命中每天都在做的事。再次,采摘、炒制都足夠精心且有耐心。只采初春鮮葉的一葉一心。早上有露水時不采,中午和下雨天不采。青葉要攤放足夠的時間,一定要經高溫殺青。每個細節(jié)決定著茶的滋味、湯色和香氣。”
因為他選送的茶樣多次在全國數百種參賽樣茶中脫穎而出,他的茶園被批準為綠色無公害基地,他生產的茶葉被評為綠色無公害食品。這位執(zhí)著地在高山之巔種出了好茶的人聲名鵲起,成為名副其實的茶王。他就是寧波奉化尚田鎮(zhèn)安巖茶場的黃善強。
每到清明前后,就是茶農的季節(jié)。讓茶山熱鬧起來的不是游人、媒體、藝人,而是一群采茶人和制茶人。除此,沒有閑雜人員和圍觀人群,沒有節(jié)慶活動的喧囂,沒有車來人往的熱鬧,沒有吆喝,沒有任何儀式感,有的只是茶事中一個最最忙碌的季節(jié)。
茶園蓬蓬勃勃地綻放新芽,漫山遍野嵌滿了茶香。愛茶人聞香而至,帶著等待了一年之渴。他們中有茶專家,也有茶客。而一年之中更漫長的日子卻依然是沉寂而艱苦的。
一樣是清冷寂寥的大山,一樣的山高、水幽,人煙稀少,這正是茶喜歡的環(huán)境,也成了黃善強堅守山村的理由。甚至因為要建水庫村子將遷走,當四鄰的墻頭上寫上了紅色的“拆”字,他卻要求留下來,因為他舍不得這片精心培育的茶園啊。
人生如茶,當一杯明前茶在手時,一年的春季就結束了。黃善強的青春也在一年一季的茶園里逝去。人會老去,但夢想卻永遠年輕,因為他依然是心比天高——一生一世做最好的茶!只是從此他不會再怨山有多么高、路有多么漫長,因為當地政府出資為他的茶山修筑了一條盤山公路。他也不會再嘆息命比紙薄了,因為他給自己的夢想安上了茶這雙綠色的翅膀。
揮著翅膀的茶農黃善強,用他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夢想的起點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翅膀的強度!
(摘自《浙江工人日報》2018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