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
上課鈴響了,我滿頭大汗地從操場跑進教室,這就是我剛接手小學二年級班主任工作的課間狀態(tài),看似很忙碌、很勤奮、很敬業(yè)。
這是一所偏遠的鄉(xiāng)村小學,它只接納一到四年級的學生,每個年級的學生人數(shù)也很少。我們班的孩子只有7個,他們每天既要打掃教室和走廊,還要打掃緊鄰著一座山的后操場。
當我看到一個個身材瘦小的孩子去打掃灑滿樹葉的后操場時,內心充滿了疑問:這么小的孩子,他們怎么會使用竹條掃帚呢?這么多的樹葉,這么少的人,他們怎么能把操場打掃干凈呢?于是,二話不說,我拿著竹條掃帚就開始打掃,而負責打掃衛(wèi)生的學生在旁邊看著,或跟其他孩子閑聊、追跑。
過了一段時間后,我突然想要“偷懶”了,想讓孩子們自己去動手了。于是,全班孩子帶著打掃工具,我領著他們來到后操場。我首先示范如何拿竹條掃帚打掃,然后讓他們自己干,最后說了幾點注意事項?;氐浇淌液?,我很嚴肅地告訴他們:“從今天起,你們要自己打掃衛(wèi)生。我們班的孩子這么能干,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
第二天,我路過后操場,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哪個顯眼的地方有一兩片樹葉,他們都會覺得沒有掃干凈,走過去撿起來。他們這種打掃衛(wèi)生的能力遠遠超乎了我的預料,他們這種追求完美的心態(tài)也讓我大吃一驚。突然間,我明白了:是我太低估了他們的能力,沒有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我快速回到教室,把這種喜悅之情迫不及待地分享給孩子們,他們聽了我的分享與稱贊后,一個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從那以后,操場的打掃再也不用我操心了。有一次,一位老師好奇地問道:“你們班的孩子怎么這么會做事,把操場打掃得這么干凈?”當我把原話轉達給孩子們聽時,我和孩子們都忍不住地笑,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有一次,學校安排每個班辦有關“中秋節(jié)快樂”的黑板報。我抱著讓孩子們試一試的心態(tài)走進教室,漫不經(jīng)心地對孩子們說:“待會兒午自習,你們誰愿意負責辦黑板報?”幾個孩子爭先恐后地搶著要主辦權。我示意他們安靜下來,告訴他們黑板報的主題是“中秋節(jié)快樂”,讓他們自己決定如何辦黑板報。
下午放學的時候,我走進教室看到后黑板的那一刻,又驚呆了。我的孩子們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只見黑板的一邊畫著一棵很大的樹,樹的上空掛著一輪圓月,樹的旁邊畫著小草和桌子,圍繞著桌子畫了幾條凳子,桌子上還畫了裝滿月餅和食物的盤子,天空中畫著幾只小鳥和一只兔子。黑板的中間赫然寫著幾個大字“中秋快樂”??粗呛诎鍒?,我忍不住問他們:“這是誰畫的???”“是雨晴讓我們這樣畫的,她告訴我們每個人要畫什么,然后我畫了桂花樹,欣榮畫的桌子、凳子……”班上的“小快嘴”搶著答道。原來,我這次當了甩手掌柜,當他們接到任務后,自己推選了負責人,一起商議畫什么和寫什么,然后每個人分工合作,不會畫畫的男生負責擦黑板和傳遞東西。不過這幅畫還沒有完成,因為她們都不會畫圍繞桌子坐著的人,幾個女孩子商量著回家后看看圖畫本,明天再畫。
無意間,我給了孩子們出黑板報的機會,讓他們獨立自主地完成了任務,真正做了一次班級建設的主人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分工合作,增進了彼此的感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所以,老師,請您“懶”一點,讓孩子們勤快一點,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作者單位:湘鄉(xiāng)市白田鎮(zhèn)桃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