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持續(xù)性耳鳴會對人的情緒造成很大的困擾,因此一旦發(fā)現耳鳴持續(xù)現象,應及早接受治療。因為長期耳鳴,可能導致情緒失常和罹患憂郁癥。
耳鳴是極為普遍的現象,有時候人體的內科病變如發(fā)高燒、貧血、藥物敏感、心臟問題、高血壓、多發(fā)性硬化癥,甚至是膽固醇過高,或低血糖癥發(fā)作時,人們都會出現耳鳴,然而,這只是短暫性的??墒?,一旦經常出現這情況,就須留意是不是耳鳴患者。在我國,約有三分之一的成人是耳鳴患者,而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
那么,什么是耳鳴?耳鳴是當我們身處四周一片寂靜的環(huán)境中,卻一直聽到從耳內或腦內發(fā)出來的高頻雜音,但不包括脈跳動聲或血液流動發(fā)出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類似敲木聲,或水滴聲,或滋滋聲,或蟲叫聲,等等。當中,尤以水滴聲最令人毛骨悚然,常常會自己嚇到自己。這些聲音都是聽覺神經發(fā)出來的一種電波,有些甚至被聽覺神經加了工,變成了恐怖的聲音。
1.神經退化
一般情況下,聽覺神經能夠自行調控聲波的發(fā)放。一旦聽覺神經退化,它就會無法自制地持續(xù)發(fā)出聲波(不曾停頓),形成耳鳴,這種現象大多會發(fā)生在老年人的身上,畢竟人老了,很多組織都難免退化。這類耳鳴患者無法聽清楚別人說的話。
2.噪音環(huán)境
經常身處噪音環(huán)境中的人,也是耳鳴高危者。畢竟他們長期身處噪音環(huán)境中,聽覺神經工作量比一般人多,導致耳蝸內的聽覺神經組織負荷過重,容易受損,提早退化。老年人和這類人也有高頻率失聰的問題,即無法聽到高分貝(尖銳)的聲音。
3.聲音敏感
此外,患有聲音敏感癥的人,也是耳鳴的高危群組,約有40%的耳鳴患者同時出現聲音敏感癥。普通人對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聲響不覺有礙,但這些人卻覺得很刺耳,或很吵雜。所謂的日常聲音包括講話的聲音、吃東西的聲音、普通車輛行駛的聲音,等等。
4.聽覺神經破裂
聽覺神經線外的外導體破裂以及至今原因不明的“加工”耳鳴。聽覺神經破裂是耳蝸在發(fā)炎,或因外傷被破壞,導致聽覺神經線的外導體脫落或破裂了,信息溢漏出來了,跟其他神經線發(fā)出來的信息交錯相撞而成的耳鳴。這種耳鳴只有病人本身聽得見,醫(yī)生即使用了儀器也偵查不到。
“加工”耳鳴是聽覺神經發(fā)放聲波之后,耳蝸幫聲波加工,讓聲音變得恐怖,患者接收了(即聽到了),就永遠儲存在腦袋里,造成患者對這聲音非常敏感,以致常?!奥牭健边@聲音的出現,因此經常為此感到很難受,久而久之,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患上憂郁癥。
比如,有些人聽到刮東西的聲音,很不舒服,不會像其他人事后即忘,反之無意識記著,之后,每每一聽到這聲音就很難受,而且又難以自制不去“重溫”這些聲音,對自己構成困擾。至于加工的來源很難說,不排除是心理因素。其他可造成耳鳴的耳疾包括弱聽和耳水不平衡。
1.聽覺測驗
由于耳鳴均是自發(fā)性問題(聽覺神經的問題引發(fā)),所以醫(yī)生無法通過使用儀器聽見,反之其他非自發(fā)性病因(如頸動脈病變、腦血管病變或內科病變)所致的耳鳴,則可被醫(yī)生偵查得到。雖然只有少過1%的耳鳴患者有嚴重并發(fā)癥,或生活嚴重受到耳鳴干擾,但是仍不容忽視,一旦有此問題,應盡早求醫(yī)。一般通過問診和聽覺測驗,可確定是否患上耳鳴。另外完整的耳鼻喉、心血管的臨床檢查是必須的,以便確定病人聽到的不是傳導性的聲音(即從其他部位傳來)。
2.純音聽力測試
疑有耳鳴者必須接受聽力學家的純音聽力測試,分析是否有了聽力衰退的問題。畢竟這與聽覺神經退化有關,而聽覺神經退化可導致耳鳴。方法是在隔音室內讓患者掩蓋雙耳,找出造成患者耳鳴的適當音調。一般情況下,在大約十五分貝之間的音調,就會對患者造成干擾。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方法還能確定患者是否患有聲音敏感癥。
若確定是耳鳴,得找出它的類別,究竟是間斷性或持續(xù)性發(fā)生,以及究竟是脈動性抑或非脈動性。醫(yī)生也務必向病人了解耳鳴對他造成困擾的嚴重程度,這跟以后的治療有關。比如是否打擾睡眠、影響情緒、無法集中精神。如果確定是脈動性耳鳴,病因會較典型,多是患上血管病變,那么,還是必須安排適當的造影檢查,以便準確診斷。
3.血液檢驗
若還是找不到病因,可能是內科問題,就需要進行血液檢驗。病人可能患有貧血、甲狀腺問題(心跳率低,聽到聲音)、膽固醇過高、血糖低、膽固醇高(造成血管阻塞,血流不順而產生聲音)。
若患者有單側耳鳴,或不對稱的神經線聽力衰退,可能患上聽神經腺瘤,需做進一步的檢查,如進行磁力共振。
自發(fā)性耳鳴的治療或需團隊的共同合作,成員包括聽力學家,耳鼻喉醫(yī)生、心理導師。
如果病人的耳鳴處于初發(fā)階段,可采用類固醇注射法。最新國際報告指出,如果在病發(fā)后的短期(2~3星期內)內注射,成功率可高達60%~70%。但同時也要視退化的程度、年齡而定,退化較少且年輕者,預后比較理想。
此法發(fā)揮作用的原理是,耳鳴跟聽覺神經受損或退化有關,而類固醇有助恢復聽覺神經組織,同時可增進功能,因此可改善甚至消除耳鳴。即便只是恢復一點的聽覺神經功能,耳鳴程度也獲降低,至少不會再干擾日常生活。
這是近年較受歡迎的療法。醫(yī)生會用長針,繞過耳膜,直達中耳,在接近內耳處注射類固醇,好讓內耳吸收之后,逐漸恢復聽覺神經組織生長及功能,進而降低耳鳴聲響。
若已過了病發(fā)初期,或年齡過大,或退化過多以致上述治療無法發(fā)揮作用,又或者病人拒絕上述治療法,那么治療耳鳴的首要步驟是讓患者接受心理輔導。心理導師可向病人解釋病情,協(xié)助患者解開心里難題、排除負面思想(以為自己患不治之癥);同時盡力糾正患者對耳鳴的理解,讓他可以接受耳鳴。雖然病人需要心理導師的協(xié)助,但這絕不是精神疾病,只是耳鳴引發(fā)了一些心理作用。與此同時,設法讓患者逐漸適應耳鳴,使用的方法是聲音治療,即提高患者背后聲響以減低他對耳鳴的敏感度。
根據病人的聽力程度,聲音治療共分為三種:
1.聽力衰退者
必須驗配助聽器。適當頻率的助聽器可用來改善聽力的同時,會提升音背聲來抵消或減低耳鳴聲,那患者自會忘記耳鳴聲。
2.聽力正常者
建議每天佩戴噪音制造器至少8小時,選擇幅度廣闊的低頻聲波,以掩蓋大部分耳鳴聲。一般情況下,這只適用于睡眠時間,即在睡前放在耳朵旁邊播放。建議先讓一個耳朵聆聽直至痊愈,再讓另一邊耳朵傾聽。過往臨床經驗顯示,只要病人持續(xù)治療2至3個月,都可達到80%的成功治愈率。
3.嚴重耳鳴患者和弱聽患者
助聽器結合噪音制造器,雙管齊下治療。另外,還有耳鳴的輔助治療法,包括音樂治療,配合松弛技巧來減輕及掩蓋耳鳴,患者也容易入睡,恢復好精神;或者服用銀杏、磁力超音波刺激法、注射類固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