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星 岳希博 陳忠
摘要: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支付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支付手段可以轉移到手機端。本文重點研究了公交移動支付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影響,分析該城市的出行支付特征,建立了第三方平臺的收支盈利情況分析模型,并對該項目做了可行性分析。
我們分析了杭州市部分公交不同支付方式記錄的數據,得出該城市的出行支付特征為,公交移動支付平均占比40.2%、實體卡平均占比40.8%且兩者隨時間增長而少量減少。文卡特斯提出的博弈論整合性技術接受模型分析了信息技術采納背后遵循的基本邏輯,即認知信念影響行為意愿,進而影響使用行為。在第三方支付平臺,公交車公司,用戶之間形成正反饋調節(jié)。第三方支付平臺盈利即收入與支出之差,研究重點即尋找兩者的具體表達式,又考慮到公交公司的公有性質,模型不符合雙邊效應模型,經過篩選,第三方支付平臺主要支出為研發(fā)成本,運營成本,推廣成本,收入為接入費、手續(xù)費、沉淀資金、廣告收入,運算后得到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線性盈利模型。
關鍵詞:公交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平臺;整合性技術接受模型;雙邊效應
1、引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我們的生活正變得越來越便捷,移動支付也越來越深入人心,但移動支付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對支付體系及其盈利模式提出了諸多要求。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利潤來源主要是向商家及用戶收取手續(xù)費、服務費、接入費,向接入平臺進行推廣的廣告商收取廣告費,及資金流動過程中由于轉入轉出存在時間差而產生的沉淀資金利息,平臺支出主要包括營銷推廣活動產生的費用及其推廣廣告費。
2、杭州市乘車人出行支付特征分析
我們以杭州市28天內部分公交車記錄的出行數據為基礎,其中包含乘車人的ID,乘車時間,付款方式以及當月地鐵、公交乘車次數。
使用MATLAB統計不同支付方式占總的支付比,統計表如下:
由表可知乘車人使用公交移動支付在該城市平均占比40.195%,最大值45.6%,最小值36.3%,選擇實體卡支付的乘車人稍多于公交移動支付平均占比40.8%。
3、對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盈利的定性分析
根據接入費和手續(xù)費的不同選擇可以衍生出六種情況: 兩邊收取注冊費、兩邊收取手續(xù)費、兩邊采取兩部收費、一邊收取注冊費一邊收取手續(xù)費、一邊收取注冊費一邊采取兩部收費、一邊收取手續(xù)費一邊采取兩部收費。目前我國在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中是采取對商戶采取兩部收費制,即對公交集團收取手續(xù)費與接入費,對用戶不收取任何費用。
根據公共交通系統在城市管理與城市穩(wěn)步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國城市公交系統的現狀可知,一個城市一個區(qū)域的公交公司只有一家。所以在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系統中,商戶的數量恒為1。使用者數量的增加可以直接增加其他使用者的消費效用,滿足自網絡外部性中的“示范自網絡外部性”。但是支付平臺使用者數量的增加,不會再導致商戶的增加,不會增加對使用者產生更大價值并且價格更低的互補品。因此公交第三方支付系統不滿足交叉網絡外部性。因此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屬于雙邊市場,不能對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雙邊市場定價。
文卡特斯等提出整合性技術接受模型時分析了信息技術采納背后所遵循的基本邏輯,即認知信念影響行為意愿,進而影響使用行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營銷推廣活動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認知信念,進而影響消費者使用行為即增加交易次數。反過來,交易次數的改變也會影響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營銷推廣的力度。
4、對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盈利的定量計算
因為第三方平臺的盈利是以每一天為基本單位的,所以只對一天的盈利進行定量分析,其他天的盈利可以通過相同的方法計算。通過統計得知平均每一天通過第三方支付產生的訂單數為421234,為了便于計算只取訂單數的整數部分400000。
通過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消費的單價為一元。
營銷推廣費用服從正態(tài)分布在一天中不會隨著訂單量的變化而產生太大變化。根據正態(tài)分布模型算出在一天中產生40000次交易時營銷推廣費用V=1000元。并假設不會隨著訂單量變化而變化。
通過對支付寶公司進行調研得知,依據目前的商戶與用戶的自網絡外部性,及其商戶與用戶各自對平臺的偏好程度。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了獲得最大利益,對公交公司收取的手續(xù)費費率為0.6%即
并且不收取公交公司的注冊費用。
則手續(xù)費
接入費用
每一天產生的沉淀資金利息
沉淀資金利息的多少與每一筆沉淀資金在銀行賬戶進行活期存款的周期有關,公交公司每30天進行一次資金提現,則第一天產生的沉淀資金的存款周期為30天,第二天產生的沉淀資金的存款周期為29天,以此類推??梢缘弥?0天產生的沉淀資金利息是一個關于ti的累加函數,總的沉淀資金:
則平均每一天產生的沉淀資金為60元。
廣告收入費用
則一天中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收入
一天中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支出
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平均一天產生400000筆訂單時,帶來的利潤為
當一天中公交第三方支付平臺每多產生10000筆訂單時,就會帶來311元的收益。
5、總結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支付技術的提高,手機端支付功能越來越便捷,公交移動支付充值方便、不易丟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消費記錄,且在多城市推廣后用戶即可跨地區(qū)使用,只需要有可靠的支付系統,少量人力資源即可完成任務,操作簡單。由于公共交通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用戶量眾多,移動支付平臺的手續(xù)費、沉淀資金單筆交易額較小,但仍舊有很好的盈利前景。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4G網絡基本全覆蓋,5G時代即將來臨,同時現有移動支付平臺眾多,呈現寡頭Ⅰ型,移動支付更被稱為新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且原公共交通領域發(fā)行實體卡,新的移動支付方式則更方便,技術與時代接軌,適用于廣大人民群眾。
現有移動支付平臺眾多,有大量用戶作為基礎,開展公交移動支付不僅可以提升用戶對于移動平臺的忠實度,同時也可以增加收益,實施上較容易。但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機器系統被內部人員違規(guī)篡改,資金未流入目標賬戶情況。
參考文獻:
[1]楊玲,帥青紅,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平臺的盈利分析,http://www.cnki.net,2017.4.6
[2]鄧建,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市場的特征及定價機制研究,金融財稅研究,31期(總265)
[3]蔡本智,基于博弈論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策略分析,中國知網,2017.4.6
[4]司守奎,數學建模算法與應用,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1年08月
[5]王晶,中國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的盈利模式研究,中國知網, 20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