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納·洼恩
在我們朗斯峰深處的老家,鷹常被鄉(xiāng)鄰稱為“鳥頭領”“大鳥”或“神鳥”。可以這樣說,每一個朗斯峰的山里孩子從認識天空的那天起,也就同時認識了鷹。因為鷹常常出現(xiàn)在藍天上。人們只要抬頭仰望,首先映入眼簾的并不是白云和彩虹,而往往是輕盈靈動的一兩個或三四個小黑點。
“大鷹飛,大鷹高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飛到南來飛到北。最后飛到太陽公公的好房間?!?這是幼小時母親教我的兒歌,以至于后來每次看到飛鷹,我都會情不自禁地哼起來。那情形,那景致,可以讓每一個有心的目擊者動容。然而即便鷹看得再多,《大鷹高飛》唱得再好,我對大鷹的具體形象還是不甚了解。
因為在我的視野中,大鷹總是在高處以黑點的緩慢游移或是急速劃過的方式呈現(xiàn)的。只有偶爾離我最近的時候,才可隱約看見那對隨風輕盈舒展的翅膀。而更多的時候,大鷹則在我目光所及的最高處,守望著我所熟悉的那些山岡、溪流、森林、牧場、田地和村莊。
那些或憤怒或興奮的大鷹,常常會在高空盡情嘯鳴。尤其是在天空烏云密布、山雨欲來之時,高飛的大鷹盡管被厚厚的烏云所牢牢遮蓋,但卻遮蓋不了它的頻頻嘯鳴。大鷹在高處如閃電般穿云破霧,盡顯生命的雄姿風采。作為一個虔誠的傾聽者,自然會對大鷹產(chǎn)生敬畏之情,而大鷹長得像什么也就無所謂了。事實上,在我的老家,真正有機會仔細觀察過大鷹的人并不多。畢竟大鷹都是翱翔在天上,從未看見過它在樹木上棲息。即便大鷹到地上捕食蛇、鼠、小鳥或家雞,那速度也快得讓你一時無法看清它的真面目。
正因為有了“鳥頭領”和“神鳥”的敬畏稱呼,在我的山地老家,人們從來不打鷹,也從來不討論鷹長得像什么之類的話題。在鄉(xiāng)親們心中,大鷹是家園的守護神。而我呢,似乎在母親《大鷹高飛》兒歌的啟示下,逐漸抱緊書本,最終如大鷹高飛一樣,飛到遙遠的大山外的一座城市學習。
在遠離老家的城市,我在動物園里隔著一道鐵絲網(wǎng),才第一次真正看清了大鷹的樣子。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在動物園里所看見的大鷹,全然沒有印象中大鷹所應有的風采與氣勢,只在游人面前流露出無限的悲哀與屈辱。
在野生動物頻遭獵殺的年代,大鷹也日漸從天空中消失。而在我的感覺中,無鷹的天空是一個殘缺的天空。雖然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能給我們的天空帶來眾多的人造神鷹——飛機,但這種“神鷹”再多,也終究不能替代自然界中真正的生命之鷹。我所擔心的是,如果真有那一天,老家的天空也缺少了高飛的大鷹,我肯定會在朗斯峰的天空下淚水漣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