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初,《中國經濟周刊》專欄作者關浣非赴贊比亞、剛果(金)兩國考察中國企業(yè)在當地的礦業(yè)項目,寫下萬字行記。其中既有對一家國企在非洲中南部地區(qū)投資的觀察,亦有作者出入海關、行走街頭的見聞。本刊擬分三次刊發(fā)行記。
非洲中南部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在想象中多多少少還有些神秘、荒蠻、紛亂的感覺,正因如此,近年來一個念頭越發(fā)強烈:有機會一定要去那邊走一走,一探究竟。今年8月初,作為香港上市公司中國有色礦業(yè)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在公司安排下,從8月2日開始了赴非洲中南部的8天旅程。
8月2日晚,我在香港搭乘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ET645航班經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換乘埃航ET875前往本次考察第一站——贊比亞的恩多拉,總用時18個小時。
在亞的斯亞貝巴機場候機時我到處看了看,并不寬敞的過道旁隨處可見席地而臥的人,而在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貴賓室正對門口處竟還有兩個擦鞋攤,一處攤位上方赫然寫著“擦鞋”兩個中文字。
恩多拉是贊比亞中北部城市,銅帶省首府和進出口門戶,是贊比亞第三大城市,工礦業(yè)中心之一,同時是贊比亞一年一度的貿易博覽會舉辦地。
飛機在恩多拉機場降落后,接著就是取行李并辦理入境手續(xù)。剛走出機艙門我就看到不遠處停著幾輛農用膠輪拖拉機,當時還有些納悶:拖拉機停在機場做什么?等取行李時才發(fā)現,拖拉機是用來托運行李的。
按說恩多拉也是一座口岸城市,但機場的簡陋程度完全超出我的想象。旅客們的行李被拖拉機拉到一面墻上開了一個長方形“大洞”的入境建筑旁,幾名工人七手八腳地從平板行李車上卸下行李,屋里的工人就從“洞口”接過行李隨意放在兩個不知用了多少年的木箱或地上,由旅客站在一旁認領,之后就可拎著行李出門了。而整個領取行李、入境檢查(更多是象征性的)的空間不到20平方米,其擁擠的程度會讓站久的人有一種窒息感。
我在入境時先碰到了一位男性職員,他操作電腦時不是用雙手敲擊鍵盤,而是“一指禪”,等旁邊的另一窗口都沒人了,我們這隊一個人都未辦完手續(xù),見狀我趕緊轉向另一窗口,被簡單問了幾句話后就完成了護照簽注。
在經過將近一小時車程后來到了位于盧安夏市的中色盧安夏銅業(yè)有限公司生活區(qū)。放下行李后,我趕緊去礦區(qū)、生產廠區(qū)現場感受現代銅業(yè)生產的情況。說起來,這家公司的前身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yè)。
在盧安夏,有一則傳說廣為流傳:1902年,一位探險家在盧安夏的河邊獵捕到一只有著白色斑點的棕色羚羊,并在羚羊躺倒之地發(fā)現了銅礦。該礦是贊比亞最早開發(fā)和當時產量最大的采選冶聯(lián)合企業(yè),曾位列世界三大銅礦山之一,號稱各種工藝的博物館。據陪同我的公司同事介紹,公司生活區(qū)的一幢主要建筑,不僅英國女王曾經逗留下榻,贊比亞現任總統(tǒng)也曾在里面小住辦公過。
2009年全球礦業(yè)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陷入蕭條之際,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通過國際投標成為該公司新的投資者, 擁有80%的股權,另外20%的股權為贊比亞銅業(yè)公司擁有。此次收購也使中國有色集團在贊比亞礦業(yè)企業(yè)的排名由原來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三位。
目前,該公司擁有贊比亞唯一使用圓筒混料機及布料機設備的工廠、非洲規(guī)模最大的堆浸系統(tǒng)、世界最大的加熱浸出廠、世界先進的超聲波除油設備及陰極剝片機組。在全尾礦庫區(qū)鋪設了HDPE防滲膜,設立了導滲和觀測系統(tǒng),防止尾礦庫液體滲入地下水或進入下游約14公里處的卡富埃河,確保水資源免于污染,項目整體技術裝備以及環(huán)保在贊比亞乃至整個非洲都處于領先水平。盧安夏市95%的經濟收入源于中色盧安夏銅業(yè)有限公司的貢獻。
當地時間8月3日下午6時,我們一行人乘車來到了位于贊比亞另一大城市——基特韋-恩卡納的中色非洲礦業(yè)有限公司(下稱“中色非礦”)新生活區(qū)。新生活區(qū)是中色非礦為了配合未來發(fā)展所建,主要為從中國外派的員工所用。據介紹,我們是第一批入住新生活區(qū)的中國客人,為我們舉行晚宴的餐廳也是第一次招待客人。
中國有色礦業(yè)有限公司在基特韋有3 家企業(yè):較早設立的中色非礦在當地耕耘已逾20年。該公司1998年6月28日由中國有色礦業(yè)集團占股85%、贊比亞政府企業(yè)聯(lián)合銅礦公司占股15%合資設立,保有333級以上資源量1.78億噸,含銅金屬量337萬噸。而另兩家企業(yè)分別為謙比希濕法冶煉有限公司和謙比希銅冶煉有限公司,前者于2004年11月奠基設立,后者則于2009年成立。
8月4日上午我們一行來到當月下旬即將投產的中色非礦東南礦體實地考察。中色非礦東南礦體是一個宏大、浩繁的工程,現已投資逾8億美元,完成井巷工程近71萬立方米,正式投產后的設計生產能力為年處理銅礦石超300萬噸。
我們換上了下礦衣履(公司同事還頗費周折地找了半天大尺碼下礦用鞋給我穿)及裝備后乘吊箱下到了負980米的井下,然后又乘車下到了負1125米的礦石破碎、挑選核心操作區(qū)域,參觀了將在千米深地下使用的先進設施。
聽熟悉該工程設計、建設的公司同事肖波博士介紹,未來該礦體井下將全部聯(lián)通WiFi,大量的機器設備將實現無人操作,有些在地下巷道無軌運送礦石的大型運輸機具有較強的自學習能力,其智能化程度在非洲將居領先地位。而為了準確無誤地操作這些先進設備,公司在兩年前就選派優(yōu)秀員工到設備供應商處系統(tǒng)地接受訓練,再到內部毫不走樣地開展技術再傳授,現已有合資格的Shift Boss(班長)85人。
8月5日上午10時,我們一行人開始了當天的考察。第一家要到訪的是謙比希濕法冶煉有限公司,其奠基禮由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主持,2007年7月投產時贊比亞總統(tǒng)親臨剪彩。濕法冶煉是銅生產的一種方式,簡單說就是利用硫酸以浸出、萃取方式處理尾礦、廢石堆原料或低品位礦石生產陰極銅,這種生產方法工藝簡單、生產周期短、生產規(guī)??纱罂尚。矣欣诃h(huán)保,公司生產的陰極銅品位可在99.9%以上,公司前些年進行的銅礦資源投資還曾創(chuàng)造了當年投資當年回本的紀錄。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公司已成為以采礦、選礦為支撐,以冶煉為核心功能的企業(yè)集團,并已形成年產10000噸陰極銅、4000噸銅精礦的產能。
當天考察的第二家企業(yè)是謙比希銅冶煉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以火法冶煉粗銅、陽極銅、酸、鈷的大型企業(yè),2007年2月由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與贊比亞時任總統(tǒng)共同揭牌啟動項目。目前銅冶煉產量在贊比亞排名第二,2017年時達22.49萬噸,85%銷往作為最大消費市場的中國;硫酸則排名第三,產量達59.5萬噸。該廠創(chuàng)造了多項“第一”,例如是中國在國外建設的第一座大規(guī)模現代火法銅冶煉廠,也是第一座在境外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冶煉廠等等。
因要從恩多拉乘飛機去剛果(金)的盧本巴希,故8月6日吃過早飯后我們便驅車前往恩多拉,中午在機場附近唯一一家中餐館簡單吃了點東西。中國有色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胡愛斌考慮到我們之前大都未到過贊比亞,便特意囑咐當地同事預先為我們訂了當地人常吃的食品——?,?,我試著吃了一塊,與中國東北的玉米餅子味道差不多,是用白玉米面加木薯粉做的,口感要比玉米餅子細膩些。在考察中我曾看到一群當地人圍坐在一起,用手把?,斎嗄蟪梢欢ㄐ螤?,之后加上青菜豆子包上,接著就可入肚了。
本以為離境手續(xù)要比入境簡單些,但實際折騰起來卻一點也不輕松。先是安檢,我一共有兩件行李,一個行李箱,一個肩挎包,行李箱順利通過了安檢機,肩挎包卻被翻了個底掉,翻完了還不準我馬上離開,還要登記護照資料并親自簽名。之后就是過海關和離境護照查驗,謝天謝地,這兩道手續(xù)并未多費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