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爽
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是腦深部核團、白質、腦干出現的病變,容易引起毒性水腫,導致腦組織進一步壞死和液化,吞噬細胞能夠移走壞死和液化組織,演變成腦軟化。糖尿病、肥胖、高血壓是腔隙性腦梗死的風險信號。多發(fā)性患者還會有腦神經功能異常,反應遲鈍,眩暈等癥狀[1]。此次我們就前列地爾和丹參川芎嗪治療該疾病的效果開展分析研究,有以下報道。
2015年8月—2017年4月我院對腔隙性腦梗死患者117例開展了分析研究,對患者使用了頭顱DWI、MRA或CT后確診[2-3]。將患者分成PGE1組59例和聯合組58例,PGE1組有35例男性和24例女性,最小34歲,最大89歲,平均(66.9±5.2)歲;聯合組有33例男性和25例女性,最小35歲,最大88歲,平均(66.2±5.7)歲。兩組一般性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比較分析。
(1)PGE1組:在10 ml溶媒中加入10 μg PGE1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0 μg/瓶,國藥準字H10980023)后靜脈推注,1次/d。(2)聯合組:靜脈推注或靜脈滴注PGE1后間隔6 h應用復方制劑丹參川芎嗪(吉林四長制藥有限公司,5ml/瓶,國藥準字H22026448),在200~250 ml溶媒中加入5~10 ml針劑維持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給藥2周后停藥2 d,隨后繼續(xù)靜脈滴注治療2周。
對比分析兩組的治療效果和腦血流情況。
治愈:患者的眩暈得到控制,沒有耳鳴、頭暈等癥狀出現;好轉:患者的耳鳴等癥狀有較大改善,偶有輕微目眩;無效:患者的眩暈癥狀沒有得到控制,更加嚴重[4-6]。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組有42例治愈,11例好轉,5例無效,有效率是91.38%,PGE1組有30例治愈,16例好轉,13例無效,有效率是77.97%,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521,P<0.05)。
兩組的各項血流速度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523,t=4.623,t=4.142,P<0.05),見表1。
腦前庭系統主要供血來源是基底動脈和椎體動脈這些后循環(huán)系統,給前庭進行供血的前動脈、迷路動脈都是終末動脈,細長,沒有側枝循環(huán),如果有腔隙性腦梗死癥狀出現,患者的血供會被阻斷,導致缺血和缺氧,患者神經核受到刺激,前停支和耳蝸支均會受到影響,因此而引起前庭功能障礙,導致眩暈[7]。患者出現腔隙性腦梗死眩暈癥狀后,顱內壓持續(xù)上升,導致了交感神經興奮,椎動脈有痙攣癥狀,血流變得遲緩,過高的顱內壓會讓患者的前庭系統淋巴張力短時間內驟升,有大量的乳酸積累,前庭系統受到的壓迫比較大,因此動脈痙攣讓患者的缺氧和缺血情況得到了惡化,變得更加嚴重。眩暈癥狀因此會加劇[8-10]。此次研究中,聯合組有42例治愈,11例好轉,5例無效,有效率是91.38%,PGE1組有30例治愈,16例好轉,13例無效,有效率是77.97%,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組平均基底動脈血流速度為(55.37±7.06)cm/s,右椎動脈為(46.14±5.05)cm/s,左椎動脈為(48.11±6.39)cm/s,PGE1組分別是(48.12±8.02)cm/s,(40.22±8.27)cm/s,(42.89±5.28)cm/s,兩組的各項血流速度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血流速度指標比較
川芎嗪能夠阻斷血栓,促進腦流量增加。PGE1可以延遲代謝,不易失活,藥效持續(xù)時間長,聯合用藥能夠對前庭的供血情況給予改善,消除引起眩暈的因素[11-13]。綜上所述,臨床中使用前列地爾和丹參川穹嗪聯合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眩暈具有比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