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愛麗
問題是思維的邏輯起點,好的問題能夠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因此,設疑是教師必須掌握的課堂教學技巧。只有精心設疑,才能把學生領進知識的殿堂。
首先,課堂提問要具有目的性。這個問題的提出,要解決什么問題,要發(fā)展提高學生的什么能力,要有目的性。這種目的性,還體現在,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不可太難或太淺。沒有含金量的問題,沒有教學意義。目的性還體現在這個問題的提出,要啟發(fā)學生對文本深入地思考,為更好地理解文本做好鋪墊,而不是將教參書上的問題簡單地搬到課堂上。好的問題才會引導、啟發(fā)和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探究的興趣,繼續(xù)深入討論研究,對于所學的知識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課堂提問要明確。所謂明確性,是說問題不要太大,太空,太假。有的教師上課,很容易提出“同學們,說說好在哪里”類似這樣的問題,不夠具體,角度不明確,讓學生無所適從。
再次,課堂提問要抓住教學時機??鬃诱f:“不悱不啟,不憤不發(fā)?!痹趯W生進入“悱”“憤”的狀態(tài)下進入發(fā)問,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思維,引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而不是根據提前預設好的問題和問題順序,一一發(fā)問。有經驗的老師,會“以學定教”,根據課堂的情境進行有效的生成。
最后,課堂提問后,要及時點評。及時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渴望學習,更渴望進步。同時新課程倡導給予學生激勵性的評價,但這并不是說教師要一味地表揚或者僅僅給學生鼓勵,而是在鼓勵肯定學生的同時一定要給予學生具體的指導,空洞的鼓勵不能代替有效的建議。在評價中,對某些問題還可以采用“追問”的方式,將問題的思考引向深入。
劉開曾說過,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必須很好地掌握提問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