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蘭
家住包郵區(qū),夏天可以去哪玩?看朋友圈的時候真想拿小本子記一下:有人帶孩子去了無錫靈山小鎮(zhèn)拈花灣,圖片看上去很清涼、很空靈;有家長發(fā)圖時只寫了三個字:小東江。這個地方我從來沒聽說過,看照片也是青山綠水,搜了一下,好像有點遠,在湖南資興市;有人發(fā)了一個練皮劃艇的水上俱樂部的照片,位于青浦區(qū)金澤鎮(zhèn)湖雪,這名字聽上去就涼快。
整個夏天,也許我們只能在家待著。我老公只愿意自駕游,周邊去一去還好,遠了就不愿意去。走得越遠花錢越多,環(huán)境也不熟悉、不習慣。但旅行的意義不就是體驗自己沒見過的東西嗎?他很會反駁,說現(xiàn)在都全球化了,你在北京、上海、倫敦能吃到各種地方的美食,到哪兒你都需要現(xiàn)代的東西——汽車、網(wǎng)絡(luò)、衛(wèi)浴用品,甚至快餐。
他看到一篇文獻綜述《暑假的五種類型》,文章說,世界很大,但是我們的選擇范圍其實很小。研究旅游和度假的學者說,度假目的地無非五種:天堂、荒野、廢墟、活著的文化、游樂場。天堂指海濱,但海灘不是不可或缺的,主要是美景加無線網(wǎng)絡(luò)、水療和酒吧。諷刺的是,這些便利的東西會威脅到自然的美景。日益增加的產(chǎn)業(yè)會打破天堂景區(qū)自然和文明之間的平衡。第二種景點是荒野,美國人希望借探險來抵抗現(xiàn)代生活的舒適導致的過度的雌性化。第三種是廢墟,喜歡這類景點的是對過去抱有浪漫想象的人。第四種探訪活生生的文化,鼓勵消費者沉浸于異域文化之中,如美國人去印度體驗靈修,新興類型是去曼谷、阿姆斯特丹、內(nèi)華達作性旅行。游樂場提供精心設(shè)計的地點和體驗,包括主題餐廳、手工藝品、表演和景觀。異域游承諾讓你看到原原本本的東西,游樂場剛好相反,提供的是仿真品,如各種民俗村。好多景區(qū)當然想一專多能,比如拈花灣以禪意為主題,它是活生生的文化兼天堂,水上俱樂部是天堂兼荒野。
把景點分成五種類型,給它們定性,你大概就沒有興趣去了,它只是某個類型中的一個。但許多景點是獨特的,去玩的人也有各種的經(jīng)歷?!督鹑跁r報》做了一個專題叫“我的完美暑假”,問一些名人一些問題,如你是喜歡海灘、城市還是鄉(xiāng)村。許多人都喜歡海灘,建筑師藤本壯介回答說,他喜歡“在城市漫步,在海灘睡覺,在樹林里思考”。你在旅行中學到的最好的東西是什么?作家阿里·史密斯說,她認識到,“世界比我們在家里時以為的更大、有更多可能”。波倫說,他發(fā)現(xiàn)今天經(jīng)常光顧裸體海灘的人是那些你不希望看到他們裸體的人。假期聽什么音樂?波倫說,聽“海浪、林中風聲和鳥鳴”。心理治療師埃絲特·沛瑞爾說,度假時她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是西瓜配鮮薄荷——這個在家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