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東華 胡 強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牲畜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的傳染病,以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多為特征,口蹄疫能侵害多種動物,畜生中,牛、豬、羊都感染此病,病畜是主要的傳播(染)源。家畜的帶毒時間一般為5~7年。病毒以直接接觸、間接接觸的方式傳遞。病畜流動,畜產品運輸、排泄物和污染的車船、水源、用具、飼草等都是重要的傳播媒介,嚴重危害畜牧業(yè)及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牛羊口蹄病俗稱口瘡、蹄黃,主要受感染對象是牛羊等大型動物,它是一種急性發(fā)熱性和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目前在世界分布很廣,本病在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歐洲都有發(fā)生或流行。口蹄疫的發(fā)生沒有嚴格的季節(jié)性,因此,預防和撲滅口蹄疫的難度很大。
由于多種動物的易感性不同,其發(fā)病的潛伏期的長短和癥狀也不完全一致。
1、牛感染口蹄病的癥狀
牛感染口蹄病發(fā)病的潛伏期平均2~4天,最長可達7天。病牛體溫高達40~41℃,表現(xiàn)精神沉郁,閉口,流涎。1~2天后,在唇內面,舌面和頰部發(fā)生蠶豆至核桃大的水皰??跍馗?,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狀,常掛滿嘴邊,采食反芻完全停止。水皰經一晝夜破潰,形成淺表的邊緣整齊的紅色糜爛。水皰破裂后,體溫降至正常,糜爛逐漸愈合,全身狀況逐漸轉好。
在口腔發(fā)生水皰的同時或稍后,蹄間及蹄冠的柔軟皮膚上表現(xiàn)紅、腫、疼痛,發(fā)生水皰并很快破潰,出現(xiàn)糜爛,然后逐漸愈合。病牛蹄部若被糞、尿等污染,糜爛部位可能化膿,形成潰瘍、壞死,甚至蹄殼脫落。
口蹄疫對成年畜的致死率一般不超過3%。仔畜受感染時,水皰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胃腸炎和心肌炎,致死率高達70~80%以上,妊娠母畜感染可發(fā)生流產。
2、羊感染口蹄病的癥狀與牛大致相同。
3、豬感染口蹄病的癥狀
病豬以蹄部、鼻鏡部水皰為特征。病初體溫升高40~41%,表現(xiàn)精神不振,吃食減少或不吃??谇徽衬ば纬伤捇蛎訝€。蹄冠、蹄叉等部位出現(xiàn)局部發(fā)紅、微熱等癥狀,如無細菌感染,一周左右痊愈。如繼發(fā)感染,蹄殼脫落,患肢不能著地,常臥地不起。
病死畜生尸體消瘦,除鼻鏡、唇內、舌面上發(fā)生大小不一的皰疹和糜爛病灶外,病豬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胃黏膜有爛斑和潰瘍,小腸、大腸黏膜可見出血性炎癥。
根據(jù)本病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并結合流行病學,一般不難做出初步診斷,但畜生口蹄疫的臨床特征與牲畜水皰病、牲畜水泡性口炎、牲畜水皰疹極為相似,故應根據(jù)情況,結合實驗手段進行確診。
血清學檢查方法有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和瓊脂擴散試驗、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免疫熒光技術等。
1.預防注射
在平時應該積極做好消毒工作,還要對所有的動物定期進行檢疫,注射疫苗等預防措施,主要以口蹄疫疫苗預防為主。應用與當?shù)亓餍械牟《拘拖嗤目谔阋咭呙邕M行免疫接種,仔豬在40日齡或90日齡注射1次,每頭注射2毫升,14天產生免疫力,免疫期4~6個月。
對于先前接觸過病畜的工作人員也要進行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患病者,應該及時給予治療,以確保人們安全。
2.病變類型及其防治方法
對于牲畜外傷的處理應注意止痛、止血、抗病毒等防治病原通過傷口感染。口腔出現(xiàn)水皰可以采用復方碘甘油噴口腔或蹄部。為防止口蹄疫引起高燒、心肌炎等,可內服板藍根、黃芪多糖各25g,每天2次,連用2~3次。
注射可用雙黃連注射液,氟尼辛葡甲胺等強效抗病毒藥,小牲畜注射5~20毫升,大牲畜注射30~60毫升。
3.全面消毒進行預防
消毒滅源是防治口蹄疫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消毒對象包括:病畜尸體和內臟、排泄物(糞、尿等)、一切可能被污染的場地器具、運輸工具等。對口蹄疫病毒有殺滅作用的藥物有1:200的復方酚,1:200的有機氯,5%的氨水等,有地方常用消毒靈、滅毒凈等消毒藥已是有效的。將被病畜所感染的衣服,用具等要用氫氧化鈉溶液或者石灰水進行浸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