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友眾煤礦30106回風平巷地質條件為基礎,使用大直徑錨索、超高強錨桿、高剛度護表材料,加大錨桿(索)間排距,形成“高強度、高剛度、低密度”的支護方案。結果表明,大排距支護方案可降低鉆孔施工的工程量,并減少支護材料消耗,提高掘進速度。
關鍵詞:高強度;高剛度;大排距;快速掘進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4.070
1 工程概況
山西壽陽段王集團友眾煤礦3號煤層厚1.20~2.65m,平均厚度2.05m。頂板為砂質泥巖、泥巖。底板砂質泥巖、泥巖。泥巖頂板的抗壓強度為26.5~89.6MPa,整體強度較低;底板的抗壓強度為63.0~73.1MPa。
為提升友眾煤礦煤巷整體支護效能,現以友眾煤礦30106回風平巷為施工對象,針對現有支護方案,通過優(yōu)化錨桿、錨索的長度、直徑、材質等幾何參數和加長錨的臨界錨固長度,提高錨桿支護排距,形成“高強度、高剛度、低密度”的大排距巷道支護方案,提高巷道快速掘進的水平。
2 現有支護方式評價
友眾礦3號煤層回采巷道凈斷面為4.0×2.8m,巷道類型為半煤巖巷,幫部僅對煤層部分進行支護,巖幫不支護,巷道緊跟3號煤層頂板掘進?,F場調研現有的支護方案及參數發(fā)現,友眾礦3號煤層現有支護形式及參數雖然能滿足支護要求,支護整體效果較好,但從提高煤巷支護效能與掘進速度的角度考慮,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1)巷道支護效能低。友眾礦煤層埋藏較淺,頂板壓力較低,礦壓顯現不太劇烈,現有錨固系統(tǒng)中錨桿支護強度在0.15~0.2pa以上,錨索破斷力在30t以上,錨桿索提供的支護密度對于淺埋煤層回采巷道明顯富余,造成支護效能的嚴重浪費。(2)錨桿(索)預緊力不足。在30106回風巷、30104運輸巷頂板及煤幫存在網兜現象,錨桿(索)預緊力不能有效控制住巷道的擴容變形,現場扭矩實驗發(fā)現錨桿扭矩與預緊力的轉換效率較低。(3)頂板及煤幫使用鋼塑網進行護表,護表剛度較低,錨桿、索預緊力不能有效的擴散到圍巖表面。(4)支護強度不能滿足沿空留巷的需求,在工作面回采及留巷階段,需要進一步加固支護,工程量及耗材較大。
3 支護方案及參數優(yōu)化
針對現有支護方案的不足,在確保支護方案能夠適用于沿空留巷的二次采動巷道的前提下,以提高巷道掘進速度為目的,使用長錨桿大間排距強護表支護設計原則,對支護方案及參數進行優(yōu)化。巷道支護形式如圖1所示。
(1)頂板錨桿。采用4根MSGLD-400/18×2400錨桿,間排距1100×1000mm,靠近巷幫的錨桿安設角度為與鉛垂線成15°,采用一支MSCK2360樹脂錨固劑加長錨固,預緊力大于60kN,安裝扭矩大于300N·m。采用4200×1200mm的鋼筋經緯網配合GRT-M3鋼帶護表,提高護表剛度。(2)頂板錨索。每隔一排錨桿布置一組(2根)錨索,錨索與錨桿排距為500mm。錨索布置的間排距為900×1000mm,采用兩支MSCK2360錨固劑加長錨固,初始張拉力不小于80-120kN。每套錨索均應采用萬向調心球墊。(3)非回采側幫部。采用3根MSGLD-400/18×2200錨桿,間排距1000×1000mm,靠近頂板的錨桿安設角度為與水平線成15°,采用一支MSCK2360樹脂錨固劑加長錨固,預緊力大于50kN,預緊力矩大于250N·m。采用2600×1200mm的格賓網或者8號鐵絲經緯網配合M3鋼帶護表。
根據支護設計方案,折算掘進1m長度巷道需要使用的支護材料量,如表1所示。
4 支護效果分析
按照大排距支護方案,在巷道掘進過程中,對600m范圍內的巷道表面變形、頂板離層及頂板巖層裂隙發(fā)育情況進行了跟蹤觀測,結果如下:
(1)巷道兩幫移近量最大值為24mm,其中非回采側幫部9mm,回采側幫部15mm;頂板下沉量最大值為9mm。(2)定期觀測頂板離層發(fā)現,在距離掘進迎頭25m以外,頂板離層趨于穩(wěn)定,基本在5mm左右。(3)在頂板變形相對較大的地方,進行鉆孔窺視,窺視結果發(fā)現,在距離巷道表面400mm以上的地方,頂板深部局部巖層存在不同程度破碎的情況,但破碎范圍較小,雖然節(jié)理和裂隙有所發(fā)育,但在相鄰兩個巖層交界面上并沒有發(fā)生明顯的離層。
上述礦壓顯現的觀測結果表明,優(yōu)化后的大排距支護方案支護效果良好。
5 結語
(1)一次支護最大化,避免了以后進行補強支護繁縟的工程,總體上可以節(jié)省工程量及材料量。(2)使用大直徑錨索、超高強錨桿、高剛度金屬網和鋼帶,加大錨桿(索)間排距,形成“高強度、高剛度、低密度”的支護方案,可降低鉆孔施工的工程量,并減少支護材料消耗,提高掘進速度,降低支護成本。
參考文獻:
[1]駢麗軍.復合頂板煤巷快速掘進工藝技術探討[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5(03):68-72.
[2]朱現磊,楊仁樹,宮全紅.大斷面煤巷快速掘進影響因素及技術優(yōu)化[J].煤炭工程,2015(07):43-45.
[3]崔偉.大斷面全煤巷道安全快速掘進支護技術研究[D].包頭: 內蒙古科技大學,2015.
作者簡介:邵國良(1967-),男,山東海陽人,生產礦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