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愛
“我很想嘗嘗平壤冷面!”這是美國陸軍王牌第24步兵師師長威廉·費舍·迪安在1950年7月參加朝鮮戰(zhàn)爭前夕所說的驕狂之語,但歷史跟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這位少將師長最后竟是在戰(zhàn)俘營里嘗到朝思暮想的平壤冷面。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韓國首都3天即告失守,李承晚在大田建立陪都。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急令遠東盟軍司令麥克阿瑟將駐屯日本的美軍派往朝鮮半島,而麥克阿瑟最先想到的就是第24師,在他眼里,第24師曾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是一支精銳之師。而樂觀的迪安師長也不相信朝軍能與自己過招,他只帶該師第1營(通稱“史密斯特遣隊”)先行登船出發(fā),7月2日在韓國釜山上岸,隨后接防大田,迪安自己出任防區(qū)最高指揮官,而第24師后續(xù)部隊逐次投入戰(zhàn)斗。在接受韓國記者采訪時,迪安輕蔑地將朝軍稱為“農民軍”,還開玩笑地說:“我很想嘗嘗平壤冷面!”
7月5日,“史密斯特遣隊”首次與朝軍在竹美嶺發(fā)生遭遇戰(zhàn),美軍一下子損失大半。隨后的第24師后續(xù)部隊企圖遲滯朝軍的南下速度,但根本不起效果。7月19日,朝軍第3師開始對大田發(fā)起猛攻,位于大田機場的美軍炮兵陣地被朝軍使用M-30榴彈炮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當天晚上,美軍第24師被合圍。
7月20日,朝軍步兵和坦克蜂擁殺進大田市區(qū),并對殘存的第24師展開殲滅戰(zhàn)。20日下午5時許,美軍第24師開始放棄有組織抵抗。由于聯(lián)絡問題,迪安師長找不到任何部隊,最后他只好帶領師部機關人員奪路而逃。
7月21日,迪安與師部人員徒步撤到玉泉至金山公路交界處,但因找錯撤退方向,再次陷入朝軍伏擊圈。無奈之下,迪安和一小部分人員逃到山林中,在攀越山梁時,迪安失足掉下山谷,失去意識。等迪安醒來時,山谷空無一人,又冷又餓的他只得找些老鼠、蛇和野果充饑。
迪安在山林中轉悠了三十幾天,終于找到出山的路口。8月25日,當他爬到全羅北道珍郡附近時,被朝鮮游擊隊俘虜。由于逃亡中長期食不果腹,原本體重170磅的迪安少將在被俘時體重已經只剩70磅。不知是不是有意為之,朝鮮軍官后來安排迪安吃了好幾頓平壤冷面,讓他“大飽口?!?。
另一方面,7月22日,逃回釜山的第24師殘部報告了“迪安失蹤”的消息。麥克阿瑟命令美軍第8集團軍組織人馬進行“全方位立體查找”,結果卻毫無音信,最后得出“以身殉職”的結論。為表彰迪安“忠于職守”的英勇行為,1951年1月9日,經杜魯門總統(tǒng)提議,美國國會決定授予迪安國會榮譽勛章。
然而沒過多久,朝鮮半島突然向世界傳送了一條爆炸性新聞:“迪安沒死,他只是做了俘虜?!边@條新聞還特別指出,迪安正在朝鮮北部的戰(zhàn)俘營里,受到人道主義待遇,一切安好。這條新聞令美國軍方十分狼狽,而迪安太太聽到卻轉悲為喜,涕淚縱橫,她忙要把國會榮譽勛章送回去——那塊勛章有什么用?丈夫活著比什么都好!
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生效,雙方開始遣返戰(zhàn)俘,遣返委員會代表于8月6日設便宴,公開為迪安送行。席間,迪安百感交集,喝得酩酊大醉。
(摘自《新民晚報》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