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原紅
原料:茼蒿10克,粳米60克,香菜、蒜片、姜末、精鹽、雞精、味精、麻油各適量。
制作:①將苘蒿擇洗干凈,切成段;香菜洗凈切碎;粳米淘洗干凈。②將鍋置旺火上,注入適量清水,倒入粳米,煮沸后改用文火熬煮;至五成熟時(shí)放入茼蒿,繼續(xù)煮至粥熟后,加入香菜末、蒜片、姜末、精鹽、雞精、味精,淋入麻油,調(diào)好味,拌勻即成。
功效:茼蒿又稱蓬蒿、菊花菜,性平味辛、甘。含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合而為粥,具有理氣和胃、利尿化痰之功,常食則脾胃健運(yùn),消化正常。
原料:海帶75克,秈米100克,綠豆50克,胡蘿卜、香菜、姜絲、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制作:①將秈米淘洗干凈,綠豆挑揀洗凈;海帶用清水泡發(fā)洗凈,切成??;胡蘿卜洗凈,切成丁。②將鍋置旺火上,注入清水,倒入綠豆,煮沸后加入秈米、海帶,煮至八成熟時(shí),放入香菜、胡蘿卜丁、姜絲,調(diào)入精鹽、味精,淋入麻油即可食用。
功效:海帶又名昆布、海草,性寒味咸,含脂肪、蛋白質(zhì)、粗纖維、大葉藻素等,可軟堅(jiān)化痰、祛濕止癢,既是日常保健食品,同時(shí)又可作為癭瘤、瘰疬、睪丸腫痛及皮膚瘙癢等的輔助食療。
原料:荸薺200克,粳米100克,白糖、桂花鹵各適量。
制作:①將荸薺洗凈削皮,切成小?。慌疵滋韵锤蓛?;②將鍋置旺火上,注入適量清水,倒入粳米、荸薺,煮沸后改為文火熬煮;粥漸稠時(shí)放入白糖、桂花鹵,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荸薺又名馬蹄,性寒味甘,含淀粉、蛋白質(zhì)、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成分;與粳米合而成粥,具有清熱消食、生津化痰之功,是強(qiáng)身健體、津傷口干的日常飲食佳品。
注意:脾胃虛寒者慎用。
原料:丹參60克,糯米150克,紅棗10枚,冰糖適量。
制作:①取丹參洗凈放入鍋中,加入約l000毫升清水,煎煮15分鐘,去渣取汁;②將糯米淘洗干凈,與丹參藥液一齊放入砂鍋中,加入紅棗及適量清水,旺火燒沸后改文火熬煮至米粒開花,加入冰糖,再煮片刻,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丹參性微寒味苦,含丹參酮、丹參素等,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微循環(huán),常用于心腦血管疾病的預(yù)防與治療;與糯米同煮,內(nèi)達(dá)臟腑而化淤滯,外利關(guān)節(jié)而通脈絡(luò)。經(jīng)常食用,氣血暢通、體健神安。
原料:金銀花、蘆根各20克,梗米100克,蜂蜜適量。
制作:①將金銀花、蘆根分別洗凈,同裝于紗布袋中,扎緊袋口;②將粳米淘凈,加水1000毫升,大火燒開后,加入藥袋,轉(zhuǎn)用小火慢熬成粥,取出藥袋,加入蜂蜜,調(diào)勻。
功效:此粥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適用于風(fēng)熱型感冒,癥見咳嗽、痰稠者。
原料:香薷15克,扁豆、藿香、紫蘇葉各1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作:①將香薷、藿香、紫蘇葉分別洗凈,扁豆搗碎,加水300毫升,煎20分鐘,去渣收取濃汁;②將粳米淘凈,加水800毫升,大火燒開后,轉(zhuǎn)用小火慢熬成粥,加入藥汁和紅糖,至紅糖溶化。
功效:此粥祛暑化濕。適用于暑濕型感冒,癥見發(fā)熱、胸悶、氣滯不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