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有 酈娜(解放軍福州總醫(yī)院放療科 福建 福州 350025)
前列腺癌是歐美男性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在中國的大中城市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升高[1-2]。內分泌治療是前列腺癌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內分泌治療易出現雄激素降低、乳房脹痛等副作用,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3]。心理護理是目前護理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對76例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科初治的前列腺癌患者,納入標準:①經組織或分子病理學證實為前列腺癌;②根據《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證實需要長期內分泌治療;③卡氏評分>70分。排除標準:①影像學證實存在其他重要臟器轉移,如肝、椎體等;②既往腫瘤病史;③存在其他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按照隨機數字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年齡、臨床分期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1 內分泌治療方法 所有入組患者均采用全雄激素阻斷內分泌治療方案,方案如下:比卡魯胺片 50mg,1次/天或者氟他胺片 1片/次,3次/日;醋酸戈舍瑞林3.6mg 皮下注射1次/28天或亮丙瑞林2.4mg,皮下注射,1次/28天。
1.2.2 護理方法
1.2.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給予常規(guī)護理,內容包括:入院宣教、介紹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的重要性、服用藥物的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等;指導患者進行腫瘤飲食及健康教育等。
1.2.2.2 觀察組護理方法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內容包括:①組建護理團隊,由護士長擔任團隊負責人,指定專人進行“1對1”心理護理;②健全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患者的個人檔案,對患者的個人背景進行摸底,向患者介紹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③針對患者目前的治療現狀,護理人員用通俗的語言和比喻進行闡述,掌控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誘導患者進行心理訴求的傾述,包括:對疾病的恐懼、家庭因素等,尤其是內分泌治療帶來身心變化,并針對訴求或困擾的內容進行開導,緩解焦慮和抑郁的情緒;④治療期間保證每周1次的心理舒緩,以聽音樂、看報紙等方式調節(jié)患者的情緒,護理人員應重點關注患者的心理波動情況;⑤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過于焦慮患者進行引導,采用深呼吸或者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情緒,鼓勵患者在治療期間發(fā)展個人的興趣愛好。
1.3.1 心理狀態(tài)評估 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焦慮、抑郁狀態(tài),得分越高,提示不良情緒越嚴重。
1.3.2 護理滿意度評估 采用自制護理量表進行護理滿意度評估,分值為0~100分,<60分為不滿意;60~74分為一般;75~90分基本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人數=非常滿意人數+基本滿意人數。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HAMA和HAMD評分比較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4.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9.4%,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隨著治療技術的發(fā)展,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顯著的提升。前列腺癌患者在長期的內分泌治療中的副作用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心理狀態(tài)的波動對疾病的轉歸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全雄激素阻斷后,雄性激素分泌減少,造成性功能障礙,且出現“第二性征”的發(fā)育,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影響[4]。對前列腺癌患者積極治療的同時,注重心理護理,強調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的改善,顯得尤為重要。
內分泌治療帶來的副作用是長期的,心理護理也是一項長期工作,有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因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內分泌治療藥物帶來的身心功能影響無法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自行停用藥物或產生抵觸情緒,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療效。在治療過程中強化心理護理干預,讓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懷,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增強患者的存在感和社會責任意識[5]。護理人員有意識的結合患者的個人資料,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能夠消除醫(yī)患之間交流的的隔閡,拉近醫(yī)患的距離。鼓勵患者對內心焦慮、抑郁情緒的傾述,緩解心理壓力,可以讓患者有更大的勇氣戰(zhàn)勝疾病[6]。但心理護理對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患者情緒緩解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
綜上所述,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