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文光,余慧宏,魏建萍,涂智杰,吳建英,宋建新
(景德鎮(zhèn)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江西 景德鎮(zhèn) 333000)
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中,志賀菌,大腸埃希菌O157與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據(jù)了大多數(shù)。傳統(tǒng)檢測方法的操作步驟過于繁瑣,工作量大,檢測周期長,不能及時為食源性疾病爆發(fā)和食物中毒提供有效的線索[5]。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種快速同時檢測三種病原菌的多重PCR方法。有文獻報道,志賀菌侵襲性質(zhì)??乖璈的IpaH基因[1]、副溶血性弧菌t1基因[2],大腸埃希菌O157的eaeA基因[3,4]均具有很高的特異性,在這些文獻研究中已得到驗證。通過對三種致病菌的基因進行分析,設計出各自特異性PCR引物,通過對病原學標本的合理處理,PCR反應條件的摸索,能同時對三種病原菌進行PCR擴增。
1.1 材料
1.1.1 菌株實驗所用菌株共8株,分別為志賀菌(ATCC10412)、大腸埃希菌 O157(ATCC43888)、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氏菌(ATCC11775)、產(chǎn)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 (ATCC35401)、 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CMCC54004)、蠟樣芽孢桿菌(CMCC(B)63303)、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所有菌株均為本實驗室保藏菌株。
1.1.2 培養(yǎng)基LB培養(yǎng)液組成成份 胰蛋白胨10g/L、NaCl 10g/L、酵母提取物 5g/L,用 40g/LNaOH 調(diào)pH至7.0。
1.1.3 試劑及儀器 Taq DNA聚合酶、dNTP、Mg-Cl2、10×PCR buffer購于上海生工;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DL2000DNA Marker、溴化乙錠購于大連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瓊脂糖為西班牙Biowest公司產(chǎn)品。PTC-200PCR儀為美國MJ公司產(chǎn)品;LEGEND MICRO 21Centrifuge高速離心機為美國Thermo Scientific公司生產(chǎn);FLY-211B恒溫搖床;DYY-6C電泳儀為北京六一儀器廠生產(chǎn);GelDoc 2000凝膠成像系統(tǒng)為美國Bio-Rad公司生產(chǎn)。
1.2 方法
1.2.1 引物設計 根據(jù)志賀菌侵襲性質(zhì)??乖璈的IpaH基因[1]、副溶血性弧菌t1基因[2],大腸埃希菌 O157 的 eaeA 基因[3,4]設計 3 對引物(表 1)。本實驗提取3種菌株核酸為模板,進行PCR擴增,擴增產(chǎn)物進行電泳鑒定。
1.2.2 DNA模板的制備 將8株保藏菌株按照不同組合方式接種于5mlLB培養(yǎng)液中,37℃振蕩培養(yǎng),取菌液150μl于離心管中,12000r/min離心12min后棄上清,收集菌體,加1ml生理鹽水洗滌1次,然后以100μl生理鹽水懸浮菌體,沸水浴加熱5min,迅速冷卻后,12000r/min離心5min,上清即為DNA模板[6]。
1.2.3 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單獨PCR擴增實驗 以表1中3對引物分別對3株目的菌的DNA進行PCR擴增驗證引物的有效性,PCR 反應條件:94℃預變性 5min;94℃變性 30s,55℃退火 30s,72℃延伸 30s,進行 35 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 5min。PCR 反應體系 (20ul):Mg2+濃度2.0mmol/L,10 ×PCR Buffer:2μl,2.5mmol/L dNTPs 2μl,5U/μl Taq DNA 聚合酶 0.4μl,20umol/L 引物2μl,DNA 模板 2μl,加 ddH2O 補足到 20μl[6]。 PCR產(chǎn)物檢測:各取5μl PCR產(chǎn)物進行瓊脂糖電泳,以DL2000Marker作參照,在2%瓊脂糖凝膠 (含EB 0.5μg/ml)中,200V電泳,在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中觀察結(jié)果。
1.2.4 引物特異性實驗 以表1中3對引物分別對8株實驗菌株的DNA進行PCR擴增以驗證引物的特異性[6],PCR檢測方法同1.2.3中所述[6]。
1.2.5 多重PCR檢測LB培養(yǎng)液中多種病原菌將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埃希菌O157分別、同時與其他5種病原菌 (包括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產(chǎn)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蠟樣芽孢桿菌)接種于LB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7],所有細菌接種量為5cfu/ml,用上述PCR方法檢測。
2.1 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單獨PCR擴增 采用LB培養(yǎng)液增菌后,提取3種目的菌DNA,對三種目的菌分別進行PCR擴增,(圖1)。
圖1 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單獨PCR擴增結(jié)果
由圖1可知,在LB培養(yǎng)液中增菌的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均能擴增出條帶,其中大腸埃希菌O157和志賀菌的擴增效果較好,副溶血性弧菌的擴增條帶較弱,可以加大DNA模板量增強擴增效果。
2.2 引物特異性實驗 用表1中的3對引物對8株實驗菌株進行PCR擴增,分析引物的特異性,結(jié)果表明,3對引物只能擴增目標基因,不會擴增非目的基因,特異性良好。
表1 志賀菌、大腸埃希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多重PCR反應引物序列
表2 引物特異性實驗結(jié)果
2.3 多重PCR檢測LB培養(yǎng)中多種病原菌 將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干擾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蠟樣芽孢桿菌,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產(chǎn)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分別或同時接種到LB培養(yǎng)液中37℃振蕩培養(yǎng)10h進行增菌[8]。實驗重復3次,提取DNA進行多重PCR檢測。
圖2 接種LB培養(yǎng)液的待測菌多重PCR結(jié)果
1,4 為大腸埃希菌O157和其他干擾菌,2為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他干擾菌,3為志賀菌和其他干擾菌,5為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和5種干擾菌
從圖2可以看出,接種5cfu/ml大腸埃希菌O157和其他干擾菌僅擴增出384bp的特異性條帶;接種5cfu/ml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他干擾菌僅擴增出449bp的特異性條帶;接種5cfu/ml志賀菌和其他干擾菌僅擴增出589bp的特異性條帶;同時接種平均5cfu/ml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他干擾菌后,在泳道上只有3條特異性條帶,而沒有其他條帶,表明多重PCR有良好的特異性。
本研究根據(jù)志賀菌IpaH基因、副溶血性弧菌t1基因、大腸埃希菌O157 eaeA基因設計特異性引物,為了驗證引物的特異性,在實驗中加入腸道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產(chǎn)腸毒素性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蠟樣芽孢桿菌5種干擾菌,通過PCR擴增反應,結(jié)果得出,設計的引物有很好的特異性,同時根據(jù)參考文獻,優(yōu)化PCR條件,建立一種同時檢測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副溶血性弧菌的多重PCR檢測方法。使用LB增菌液同時培養(yǎng)大腸埃希菌O157,志賀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能通過多重PCR反應檢測出來[9,10]。使用一種培養(yǎng)液同時培養(yǎng)3中致病菌,大大減少了增菌和模板提取的工作量,提高了檢測效率。有報道稱直接從樣本中直接富集菌體進行PCR,這對樣本要求較高,容易導致漏檢,增菌后檢測能顯著提高陽性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