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字汝霖,謚號忠簡,浙江義烏縣石版塘人。相傳宗澤出生時,曾有金麒麟現(xiàn)身,其母抱他到過宅旁的石版塘梳洗,石版塘后來因此更名為麒麟塘。
宗澤自小就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為宋元祐進士,能文能武,是宋代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抗金名將。史稱其為官“綱條簡而不煩,所至稱治” ??梢?,他為官清廉,名聲卓著。
若不是適逢戰(zhàn)亂之秋,宗澤可能任職一個小官吏而終其一生。公元1126年在金人鐵蹄蹂躪中原,金兵直逼北宋京城開封城下時,68歲的宗澤受命奔赴抗金前線——磁州,他臨危不懼,身披盔甲,親登城樓,指揮若定,粉碎金兵攻勢,斬敵數(shù)百,繳獲大量戰(zhàn)利品,這是宋軍首次擊敗金兵。第二年,宗澤向金兵發(fā)起攻擊,血戰(zhàn)13次,屢戰(zhàn)屢勝;自此金軍對宗澤又害怕、又欽佩,提到宗澤, 都稱“宗爺爺”。但由于兵力不足,金兵還是攻破開封,將徽、欽二帝俘虜,史稱“靖康之難”,北宋至此滅亡。
北宋滅亡后,趙構在南京即帝位,建立南宋,這就是宋高宗。此時宗澤因堅持抗金, 反對投降,遭到排斥;后來高宗在輿論壓力下,不得不把李綱召回朝廷,擔任宰相,經(jīng)由李綱力薦,任命宗澤為東京留守兼開封府尹。宗澤到任后,大力整治開封的軍政建設,并根據(jù)城外地理形勢,修筑二十四座堡壘,叫作“連珠寨”;短短一個多月,宗澤就把開封整頓成防御鞏固的抗金最前線;同時聯(lián)絡北方的義軍民兵,還有若干游兵散眾,在金軍南侵的情況下,都先后歸附于宗澤,共同抗金;這期間宗澤還發(fā)掘出岳飛、王再興、李貴、丁進、楊進等一批抗金將領。
一生力主抗金,堅決反對京都南移的宗澤,自到開封后,不到一年時間,接連上了二十四封《乞回鑾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乞回鑾二十四疏”,請求宋高宗回駕東京主持北伐抗金。無奈宗澤一片忠心,絲毫不能改變宋高宗等人屈膝投降的政治立場,宋高宗不僅不支持宗澤的抗金部署,還一再加以破壞。公元1128年,年已古稀的宗澤,終于心力交瘁,背上發(fā)毒瘡病倒了,將領們前來探望他,宗澤勉勵他們奮勇抗金,完成自己的未盡心愿;宗澤在彌留之際,念念不忘北伐,長吟唐朝杜甫的兩句詩:“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接著,又用足力氣,呼喊:“過河!過河!過河!”臨終時,沒有一句提及家事。
宗澤去世后,由兒子宗穎和愛將岳飛一起扶柩至鎮(zhèn)江,與夫人陳氏合葬于京觀山麓, 墓前石碑刻:“大宋瀕危撐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闭亲跐梢簧膶懻铡?/p>
【品古論今】
出生于北宋嘉祐年間的宗澤,自幼勤奮好學,聰明伶俐。宗澤作為宋朝名將,憂國憂民,然而卻生不逢時,曾經(jīng)上書多次勸諫宋高宗力主還都東京,并且還獻上自己制定的收復失地的策略,均未被采用,憂憤至極,抑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