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鈺冰
南平,這座在地圖上偏安東南一隅的小城,把時光變成故事,向旅人娓娓道來。
長街老巷從前慢
初次踏上這片土地時,我情不自禁地仰頭,絲絲縷縷的云絮仿佛靈活游走的銀魚,將干凈的藍白色塊在我雙目中鋪陳開來。在城市空氣質量堪憂的情況下,這座群山簇擁的安靜小城卻擁有純凈的藍天。
這座小城沒有集購物、休閑、餐飲于一體的大型商業(yè)中心,也看不到太多現代化和人工穿鑿的痕跡。在市區(qū)行走,無需借助任何交通工具,徒步便可繞城。漫步在彎彎繞繞的大街小巷,驚喜接踵而至——嘗到一碗香氣騰騰的老字號牛肉湯;在琳瑯滿目的手工飾品店淘到喜歡的物什;騎著單車叫賣光餅的大叔從身邊飛馳而過,留下清脆的鈴音和叫賣聲……
城小,相熟的人們自然也多。南平人似乎從不著急,把每一次巧遇當作久別重逢。我時常在路上看見停下來相談甚歡的行人,他們眉目間洋溢著愉悅。
夜幕降臨,我獨自徜徉在濱江道上,看晚風吹碎流光溢彩的霓虹,倒映在閩江水里幽幽晃蕩。有時,我也會站在橫跨江面的九峰鐵索橋上看風景,鐵索橋承載著來來往往的行人,輕輕晃動。
不知是誰說過,南平是一座適合養(yǎng)老的城市。這從濱江公園內的盛景便可見一斑——八角亭里搖著蒲扇納涼的大爺,冥思苦想難解的棋局;老奶奶跳著交誼舞、廣場舞,笑靨如花,甚至組織了老年合唱團,高歌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南平出行,很容易遇見老人,他們臉上都帶著滿足安適的神色。
好山好水好風光
南平是名副其實的山城,放眼望去,都是連綿起伏、青翠欲滴的山脈。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武夷山。游覽武夷山,最不能錯過的是攀天游峰。天游峰,顧名思義,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仙境,在天宮中遨游。走遍萬水千山的徐霞客也將足跡留在了這里,并留下“不臨溪而能盡九溪之勝,此峰固應第一也”的贊譽。
這是一條由北向南延伸的巖脊,東接仙游巖,西連仙掌峰,壁立萬仞,高聳于群峰之上。
你可以踏著蜿蜒曲折的小路,穿梭其中,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峰上名木古樹數不勝數,郁郁蔥蔥。走近,將手貼在樹干上,雖然看不清那如毛線球般的年輪繞了幾圈,卻能感受到樹的呼吸與心跳。一抬眼,從嚴絲合縫的枝葉間漏下來的光線,輕柔地落在你臉上。
你也可以彎著腰小心翼翼地穿過狹窄的一線天,柳暗花明后,讓美景撞入你眼簾。抑或再來一次激動人心的冒險,獨自去走險峻的棧道,顫顫巍巍地保持平衡,往下一瞅就是萬丈深淵。
走到疲乏時,和三五好友乘著竹排,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竹排慢悠悠地晃著,穿行在碧水青山當中,繞過九曲十八彎。瀲滟波光里,長長的竹篙激起水花,打碎藍天白云的倒影,也沾濕你的腳面。溫柔的風拂過耳畔,送來憨厚的竹排師傅那一口帶著濃濃方言味的普通話,他正同你講大王峰和玉女峰的動人傳說呢。
清茶小食總暖脾胃
南平盛產烏龍茶,是名副其實的茶鄉(xiāng)。無論是舉世聞名的大紅袍,還是甘甜潤滑的正山小種,都誕生在這里。南平城里大大小小的茶莊林立,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茶桌。隨便推開一扇玻璃門,便可見桌上擺著形態(tài)各異的茶罐,茶香繚繞。
泡茶是一門藝術,水溫和器具都有講究。
一個泡茶人,要了解的歷史文化可多了。舉個例子,茶藝里有“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之說。初聽這兩個詞語,你一定同我一樣摸不著頭腦。“關公巡城”是說要先將杯子排成一行,來回提壺灑茶;而“韓信點兵”則是說要將最后剩余的茶湯,一點一滴均勻地倒入每個杯子中。這兩種技法不僅姿勢好看,更保證了每個杯子里的茶湯分配均勻,不至于口感濃淡不一,以示平等的待客之道。
作為飲茶人,品茶不只為解渴,而要先觀色聞香,再舌尖輕嘗,讓香茗清幽的氣息散開,在唇齒間回蕩。你的內心也隨杯中嫩綠的芽尖浮沉,最終平靜下來。若能與朋友把盞言歡,更是別有一番意趣。
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溪源庵里的農家樂,先踏青呼吸清新甜美的空氣,然后搬兩把板凳,同淳樸好客的南平人扯扯家長里短。他們會將新鮮的芋頭搗碎,用文火為你溫一碗清甜的芋泥;或用手工打制軟糯可口的糍粑,裹上香甜的芝麻,端到你面前;抑或將豬肉裹上當地晶瑩剔透的地瓜粉,在油鍋中炸成金燦燦的荔枝肉。南平菜的分量總是很足,你有十分飽,主人依然擔心你餓著。
南平的魅力從來不是亂花迷眼,而是讓你摒棄雜念,慢慢在這里沉淀下來,找到你出發(fā)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