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新媒體生態(tài) 抄襲與原創(chuàng) 文學與商業(yè)
新聞回放 >>
2018年4月27日,浙江瀚葉公司擬38億元收購量子云公司981個公眾號。量子云公司主要依托微信社交平臺實現(xiàn)流量聚集、廣告變現(xiàn)等,旗下公眾號涵蓋情感、生活、時尚等領域,粉絲累計超過2.4億。其中粉絲量過百萬的公眾號有86個,最火的“卡娃微卡”粉絲量高達1566.6萬。但據(jù)收購預案顯示,量子云2017年編輯總人數(shù)僅50人,且近700個公眾號注冊不到半年,這令不少網(wǎng)友疑竇叢生。隨著監(jiān)管逐漸趨嚴,對于自媒體的管理日益規(guī)范化,那些依靠洗稿、標題黨、蹭流量以及流水線式批量生產的運營模式,恐怕難以為繼,自媒體的流量泡沫和財富泡沫,應該引起足夠的警惕。
素材聚焦1 人均近20個公眾號
尤為讓人震驚的一個事實是,擁有這981個公眾號的量子云公司,2016年及2017年編輯部門人數(shù)分別僅為16人與50人,平均每個編輯負責20個公眾號。比如“卡娃微卡”,2018年5月9日推送了8篇文章,內容大都游走在標題黨和低俗的邊緣。若仔細翻看還會發(fā)現(xiàn),卡娃微卡的頭條為一篇情感雞湯,其余均“攢制”而成。另有幾個賬號的內容也與之相似。上證交易所問詢函要求披露前十大公眾號的粉絲增長趨勢、活躍用戶數(shù)、點擊量、轉發(fā)量等,也令人聯(lián)想到業(yè)內刷粉、刷閱讀量等“數(shù)據(jù)優(yōu)化”套路。但目前尚無明確證據(jù)斷定量子云存在“洗稿”“刷量”現(xiàn)象。
素材聚焦2 新媒體已進入“機構媒體”狀態(tài)
上交所的問詢函包括9個問題,細致而且專業(yè)。包括這些公眾號是否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低俗和標題黨嫌疑導致的封號風險等。這才是新媒體真實的生態(tài)。人們通常把新媒體時代理解為“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自己的賬號,事實上,新媒體早已進入“機構媒體”狀態(tài),不過這種機構,不再是傳統(tǒng)媒體那種以內容生產為主導、強調原創(chuàng)的思路,而是公司化、集團化地“做號”。但價值38億的新媒體集團,卻沒有什么有影響力的原創(chuàng)內容,這簡直是莫大的諷刺。
【考場仿真試題】請結合上述材料,寫一則不少于150字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經營好一個公眾號,一般都要好幾個編輯,才能維持每日更新,而量子云981個公眾號僅用50名編輯就業(yè)績“驕人”,令人“刮目相看”。但稍作細究便不難發(fā)現(xiàn),價值38億元的量子云竟然沒有影響力大的原創(chuàng)內容,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新媒體重流量不重價值的真實生態(tài),靠吸粉力造富的投資邏輯,亟須整頓。
(特約教師 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