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
“文化的鄉(xiāng)愁是永遠解不了的”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后赴臺就讀于臺灣大學外文系。在臺灣及美國等地求學后,他任教于臺灣師范大學外文系,后赴港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余光中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尤其是現(xiàn)代詩作品。他的詩歌對于20世紀的華語文學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xiāng)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里寫下《鄉(xiāng)愁》。
1992年,余光中首次應邀回大陸。“40多年過去,故鄉(xiāng)變了。文化的鄉(xiāng)愁是永遠解不了?!彼f。20余年來,余光中回大陸60余次,到了山東、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時候都沒去過的地方”,寫了許多關于返鄉(xiāng)的詩。他還曾獲頒20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名銜,并任北京大學與澳門大學駐校作家。
漢語之美的守護者
余光中創(chuàng)作近七十年,一直到90歲,如何保持源源不絕的靈感?他曾告訴記者:“只要對生命保持敏感,題材就不會匱乏;只要對語言保持敏銳,文字就不會粗糙?!?/p>
大作家梁實秋曾這樣稱贊余光中:“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逼鋵嵱喙庵羞€是一位優(yōu)秀的翻譯家。他通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他的譯著《梵高傳》影響了臺灣文藝界的幾代人。余光中翻譯的十多種作品之中,有詩、小說、戲劇與傳記,其中詩歌最多。
余光中多次受美國政府邀請赴美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但他對中文的偏愛仍溢于言表:“中文是一種有彈性的語言,她是崇尚‘美感第一,邏輯第二的。相形之下,英文就有一些看不開了,名詞到哪里都要加‘一個、一只,這個、那只的冠詞。而中文的詩歌,用最少的詞表達最多的內容,這是英文的十四行詩所望塵莫及的。”
友人眼中的“靈魂車手”
臺灣媒體此前報道,余光中曾說,如果沒當詩人,最想當?shù)氖琴愜囀趾椭笓]家。
熱愛開車的余光中有著“駕駛魂”,方向盤在手,精神就來了。2016年生日時,臺灣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投其所好,贈送了一輛電影《速度與激情7》里的模型車,余光中非常喜歡。他許愿搭乘真的超級跑車過過癮。后來,余光中得償夙愿,搭乘友人的保時捷跑車,感受了一次風馳電掣的快感。
余光中喜歡開車是出了名的,一直到2016年,到大學授課都還是他自己開車,不過之前由于身體不好,已大半年不開車了,余光中覺得“方向盤在手,其樂無窮”。
夫人范我存說,全家人曾開車橫越美國大陸,先生開車,她負責認路,合作無間。余光中曾從芝加哥一口氣開到東岸,猶不過癮,友人說下次再換款跑車感受一下,當時,余光中的“駕駛魂”又被喚醒,眼睛一亮。
曾力抗蔡英文“去中國化”行徑
余光中雖年事已高,但依然關心時事,思緒清晰。蔡英文當局上臺以后,余光中曾公開抨擊民進黨當局的“12年國教課程綱領”。2017年8月,臺教育部門召開中小學課程審議大會,討論高中語文課綱,“課審會委員”欲將文言文選文由20篇降為10篇。
2017年8月25日,余光中以《免繳遺產稅的現(xiàn)金》為題,在島內媒體發(fā)文指出,文言文是中國古典的遺產,經千百年的淘汰到我們手里,是一筆現(xiàn)金,不需繳稅。擬議中的新課綱減文言文,恐怕難逃歷史公斷。
8月30日,余光中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強調,文言文非常重要,它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載體,延續(xù)了老祖先幾千年來的思想、看法和結晶。他還指出,若文言文的去留也容高中生參加投票,那就更危險了,“因為學生是恨不得完全不選文言文的”。
因為身體原因,余光中自2016年跌倒后已鮮少露面。不過,他仍在關注海峽對岸的點點滴滴。甚至,大陸拍攝的“爆款”電視劇《瑯琊榜》也是余光中關注的對象。2017年5月,余光中接受大陸媒體采訪時透露,除了看書寫作,他平時也正常地生活,“最近在看《瑯琊榜》,非常迷,已經看了四五遍了”。余光中說,朋友幫他買了整套碟片,隨時可以看?!斑@部戲,一半是歷史一半是傳說。里面的人物,小俠飛流,梅宗主都很好。很好看,沒想到會那么好看?!?/p>
2017年10月,臺灣中山大學為余光中慶祝90歲生日。這是余光中最后一次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據(jù)臺灣媒體報道,11月27日,余光中因急性腦中風被家人送至臺灣高雄醫(y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yī)院急診。12月14日,余光中病情持續(xù)惡化,于10時04分呼吸衰竭過世。一代文學巨擘就此殞落。
1966年,不到四十歲的余光中曾寫作詩歌《當我死時》。詩中,他想到生命的終結是返鄉(xiāng):“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p>
(綜合《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