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東輝
摘要: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呈現出持續(xù)上升的態(tài)勢,為此,對衣食住行方面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為相關企業(yè)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尤其是對住房方面的需求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對居住環(huán)境和建筑安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建筑工程的施工單位在施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現場管理和質量控制問題,特別是對建筑穩(wěn)固性和使用壽命具有一定影響作用的地下防水工程,此點需要對施工的各個過程進行嚴格規(guī)范和控制,使其盡可能可以貼切達到防水設計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術策略。
關鍵詞: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術
1、建筑工程地下滲水的原因分析
第一,對地下工程項目中的成品沒有及時進行關注和保護。在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材料或者是施工技術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導致沒有完成防水目標,反而導致建筑結構受到非常大的損害,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維護和維修,將會形成大范圍的滲漏水問題。第二,對地下工程中設置的保護層從厚度上不符合工程需要,甚至是可能存在較大的誤差,這都會導致地下工程發(fā)生一定程度裂縫問題。第三,地下工程施工中,對材料之間的配合比掌握不夠,對混凝土質量形成影響,水與灰比例大,而原材料比例小,導致混凝土收縮問題嚴重,導致滲漏問題發(fā)生。第四,實際防水工程施工中,對細節(jié)構造不夠重視,在一些關鍵部位施工中缺乏專業(yè)的施工方法,導致防水效果無法得到保障。
2、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技術
2.1設計方案時的防水措施
在房屋地下工程的設計中要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案,一般來說設計方案與原定的施工可能會有不同,這就需要設計方案需要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做相應的調整,在施工時確保防滲水工程的進行。
2.2防水卷材的施工
在卷材基層施工過程中,需要先進行底板卷材基層施工,即基坑驗槽結束后,需要在地基上進行混凝土墊層澆筑,澆筑過程中隨時振搗隨時抹平和壓光,并利用防水砂漿在底板墊層的四周砌筑保護墻。利用石灰砂漿砌筑磚墻最上三層磚,利用水泥砂漿抹光內墻,并進行壓光。對所留空洞進行澆水洗凈和潤濕,并利用防水砂漿將其塞實、抹平和壓光。利用磨光機磨平鋼模接縫處的水泥渣,利用鏟刀和鋼絲刷對外墻、塑料止水帶表面水泥漿等雜物進行清理干凈,最后清理干凈混凝土表面灰塵。在進行防水卷材鋪貼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熱熔粘結果進行卷材粘貼,底板平面卷材利用條粘法,其他部位則采用滿粘法。卷材鋪貼過程中通常會分兩步進行施工,即先對保護墻以下部位利用外防內貼法進行施工,然后采用外防外貼法來對保護墻以上部位進行施工。控制好卷材搭接過程中長邊和短邊的寬度。相鄰兩幅卷材的接縫要求錯開30cm以上,搭接縫要單獨收邊,即需要利用噴槍烤外露邊緣,再用專用抹子抹出平滑的斜角。在進行底板防水卷材施工進,需要先對相關部位的附加層進行粘貼,然后再根據相關要求彈好卷材鋪貼線,進行大面積鋪貼。底板卷材鋪帖完成后,在其上鋪一層油氈,澆筑混凝土保護層。在外墻防水卷材施工時,需要先清理干凈外墻基層,涂刷與卷材配套的基層處理劑量,然后鋪貼卷材。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將卷材內空氣趕凈,每鋪完外墻一層高的卷材后,需要驗收合格后才能涂抹水泥砂漿保護層,待砂漿保護層達到一定強度時,則可以砌一定厚度的保護磚墻,保護墻全部砌筑完成后則開始進行回填土方施工作業(yè)。
2.3混凝土施工工藝
首先,在施工前,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嚴格的設計,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配置混凝土。對混凝土防水結構,其配比必須經過實驗室確定。通常滿足35%-40%的砂率、水膠比低于0.5、灰砂比控制在1∶1.5~2.5之間。同時,對混凝土的強度要給予保證,避免過多使用水泥。保證所配制的混凝土抗裂性能得到提升,收縮量降低。在施工要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水灰比盡可能的降低,通過粉煤灰的應用來降低水化熱,為增加混凝土早期強度及減少用水量,可適當使用外加劑;其次,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必須組織好施工人員,確保施工機械完好、材料充足、人員齊備,避免因為施工組織不力造成混凝土澆筑質量受到影響。在混凝土澆筑時,機械故障、混凝土運輸時間過長、人員等待混凝土運輸、停電等問題對澆筑質量都會造成影響。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澆筑要避開高溫時段,分層澆筑時,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就要進行上層混凝土的澆筑,避免上下層混凝土之間無法有效凝固出現施工縫。在振搗過程中,確保充分振搗,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密實度,不能出現漏振情況;第三,結束混凝土澆筑以后,就要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養(yǎng)護,時間不低于7d;在墻體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時,可拆除模板,拆模時要注意能夠損傷混凝土結構。由專人負責進行養(yǎng)護,尤其是對混凝土結構溫度要加強測量,根據測量結果對保溫措施合理影響,確保結構內外溫差不超過25℃。
2.4細部防滲漏工程的施工
2.4.1施工縫、后澆帶
正確留置施工縫,將直接提高防滲漏混凝土工程的結構質量。施工縫應該選擇正確的留置位置,底板上不能留施工縫,墻體上不能留垂直施工縫。施工縫的斷面應做成企口縫和鋼板止水縫等做法。止水條應居中埋入墻體,接頭應嚴密并交圈設置。下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才能澆筑上部的防滲漏混凝土。后澆帶處應先做防滲漏附加層,再做大面積防滲漏。
2.4.2接縫與收頭
采用外防外貼法鋪貼卷材防滲漏層時,應先鋪平立面,交接處應交叉搭接。臨時性保護墻應用石灰砂漿砌筑。內表面應用石灰砂漿找平,并刷石灰砂漿;如用模板代替臨時性保護墻時,應在其上涂刷隔離劑。從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與永久性保護墻的接觸部位,應采用空鋪法施工。與臨時性保護墻或圍護結構模板接觸部位,應臨時帖附在該墻體或模板上,卷材鋪好后,其頂端應臨時固定。當不設保護墻時,從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的接槎部位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2.4.3防滲漏保護層
防滲漏層經檢查合格后,應及時做保護層。頂板防滲漏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70mm,防滲漏層為單層卷材時,在防滲漏層與保護層之間應設置隔離層。底板防滲漏層上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側墻防滲漏層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護層,或砌磚保護墻(邊砌筑邊填實)和鋪抹30mm厚水泥砂漿。
2.5在施工完成以后注意對于相關施工的檢查
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完成了以后,工作人員一定要對于相關的施工有一個徹底的檢查,檢查在施工當中有沒有問題遺留,如果要是發(fā)現了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當中出現了問題,那么一定要及時的提出來進行解決,在施工完成了以后,工作人員還要對于整體的工程有一個技術報告,分析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當中的每一個數據,還一定要分析到位。在完成了這些工作以后,還要對工程有一個定期的檢查,防止出現質量問題?,F在有很多的地下防水工程在建設完畢以后發(fā)現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出現了也很難解決。所以在施工完畢以后,相關的全面檢查與定期檢查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3、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建筑工地的地下防水施工技術來說,我們目前所掌握的技術還是比較的少的,但是只要通過我們合理的建設以及不斷的更新來說,也是可以使得我們的技術得到完善的。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前瞻的準備工作,加強對于基礎設施的理解及完善。
參考文獻:
[1]郭建新,古莉芳.建筑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質量控制措施探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