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俄羅斯政府基礎研究投入、布局和主要發(fā)展措施*

        2018-08-13 03:25:10張麗娟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fā)展 2018年6期
        關鍵詞:科學研究

        張麗娟 袁 珩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38)

        1 引言

        基礎研究是科技長期發(fā)展的根基,是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在新一輪創(chuàng)新浪潮蓬勃展開的背景下,科學與技術之間的距離正在縮小,創(chuàng)新正在回到基礎科學這一根本問題上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俄羅斯的基礎研究在世界科學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整體來看底子很好,能夠覆蓋全部基礎研究領域,并在數學、核聚變學、固體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等領域具有雄厚實力[1]。特別是,俄羅斯歷史上共有19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3人來自基礎研究領域,其中物理學領域10人、化學領域1人、生理學或醫(yī)學領域2人,這從一個側面表明俄羅斯基礎研究具有很高水平。

        但是,蘇聯解體后,科學不再被認為是影響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這導致俄羅斯科學(特別是基礎科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科研經費嚴重不足,研究人員大量流失。進入2000年以后,俄羅斯經濟有所好轉,國家開始重新審視科學的重要性,并將科學的基本任務定位于“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認為基礎研究不僅能夠獲得新知識,還能為國家戰(zhàn)略優(yōu)先方向提供科學保障。因此,俄政府提出:“基礎科學是民族文化和智力潛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保障獲得有關自然界、人類和社會的新知識。必須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推動基礎研究發(fā)展”。為重振基礎研究,使其在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俄羅斯在2012年底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2013—2020年俄羅斯國家科技發(fā)展計劃》(下設《基礎研究子計劃》)、《2013—2020年俄羅斯基礎研究長期計劃》和《2013—2020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發(fā)展計劃》。

        圖1 《2013—2020年俄羅斯國家科技發(fā)展計劃》中的“基礎研究”預算Fig.1 Budget of basic research in“Russia's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lan from 2013 to 2020”

        2 俄羅斯對基礎研究的投入情況

        2.1 政府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中的基礎研究預算情況

        《2013—2020年俄羅斯國家科技發(fā)展計劃》[2]是俄羅斯科技領域的綜合性發(fā)展計劃,共包括5項推動科技發(fā)展的重大措施: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高等院校和國家科學中心發(fā)展、研發(fā)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國際科技合作。其中,“發(fā)展基礎研究”被列為首要任務,2013—2020年擬投入7987億盧布,占到計劃總預算的近50%,充分說明了俄羅斯對基礎研究的高度重視(圖1)。另外,從年度預算發(fā)展趨勢來看,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逐年遞增,且于2017年超過1000億盧布,但占比卻呈下降趨勢,這與俄政府“優(yōu)先發(fā)展基礎研究,并不斷加大其他研究部門支持力度”的發(fā)展目標不謀而合。

        《2013—2020年俄羅斯基礎研究長期計劃》[3]是俄政府設立的基礎研究專項規(guī)劃,根據其預算,2013—2020年俄羅斯的基礎研究經費總額約為8341盧布,主要投入國家級科學院系統、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和人文科學基金、國家科學中心、主要研究型大學、以及用于特殊研究的總統專項基金(圖2)。具體來看,俄羅斯向國家級科學院系統、基礎研究基金和人文科學基金投入的資金最多(圖3)。其中,2013—2020年國家科學院系統累計獲得了6275億盧布的預算,占國家基礎研究經費的比例超過75%;基礎研究基金和人文科學基金累計獲得1475億盧布的預算,占比為18%。

        2.2 實際投入

        根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研發(fā)統計數據,2010—2015年俄聯邦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總額一直保持增長狀態(tài),唯2016年稍有下降。但從基礎研究占政府研發(fā)經費比例來看,俄羅斯經歷了急劇下降后緩慢增長進而基本保持穩(wěn)定的變化:2013年前一直處于急劇下降狀態(tài);之后得益于2012年底一系列支持基礎研究政策的出臺,2013—2014年實現緩慢增長;2015—2016年又出現了輕微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烏克蘭危機導致俄羅斯受到西方的制裁,國家財政狀況趨緊(圖4)。

        根據俄羅斯高等經濟研究大學的統計數據,2017年基礎研究占俄政府研發(fā)經費的比例達到31%,該機構還預測2018—2020年的這一占比將超過40%[4]。另外,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2010—2016年基本保持增長趨勢,但增幅不大?;A研究占全社會研發(fā)經費比例卻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15.7%降至2016年的14%(圖5)。

        圖2 《2013—2020年俄羅斯基礎研究長期計劃》中的預算分配情況Fig.2 Budget allocation in“Program of basic research in Russia for the long-term period from 2013 to 2020”

        圖3 2013—2020年主要基礎研究部門獲得的預算經費占比情況Fig.3 The proportion of budget obtained by the major departments engaged in basic re-search from 2013 to 2020

        3 俄羅斯發(fā)展基礎研究的目標與主要任務

        基礎科學是俄羅斯科學界的驕傲與關鍵發(fā)展方向之一,為此,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對基礎研究的統一部署,先后制定系列文件,強化對基礎研究發(fā)展的宏觀統籌。這包括:2012年12月20日出臺的《2013—2020年國家科技發(fā)展計劃》,其中子計劃1為《基礎研究計劃》;2012年12月27日出臺的《2013—2020年俄羅斯基礎研究長期發(fā)展計劃》;2012年12月3日出臺的《2013—2020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發(fā)展計劃》。特別是,俄羅斯于2016年12月1日出臺了俄羅斯歷史上的首個《科技發(fā)展戰(zhàn)略》,并著重提出:支持基礎科學發(fā)展是俄羅斯的首要任務,是保障民族長遠發(fā)展的系統措施,俄羅斯要利用基礎科學應對重大挑戰(zhàn),并保證創(chuàng)造出更多新知識。

        圖4 2010—2016年俄聯邦政府基礎研究投入情況[5]Fig.4 Basic research input from Russian Federal Government from 2010 to 2016[5]

        綜合這些文件,俄羅斯提出了發(fā)展基礎研究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其中,根本目標是重返世界基礎研究大國行列,到2020年使其研發(fā)能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并在俄羅斯優(yōu)先發(fā)展的科技領域獲得國際競爭力。主要任務包括:完善國家基礎研究部門,保證俄羅斯經濟的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以及俄羅斯科學界在世界上具有較高的競爭力;優(yōu)先發(fā)展跨學科研究,確定跨學科研究優(yōu)先方向,保證在經濟現代化優(yōu)先領域實現科技突破;發(fā)揮科研人才潛力,實現科學人才和科教人才的培養(yǎng);加強國際科學合作,加快俄羅斯基礎研究與世界基礎研究一體化進程;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向應用研究階段轉化。

        圖5 2000—2016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情況[5]Fig.5 Basic research input from the whole society from 2000 to 2016[5]

        同時,俄政府還制定了發(fā)展基礎研究的具體目標:到2020年,在俄羅斯期刊和國際期刊上的研究論文年發(fā)文量應達到59014篇;被Web of Science索引數據庫收錄的俄羅斯科學家論文篇均引用次數應達到4次,年收錄量應達到17757篇;未滿39周歲研究人員占比應達到34%;在俄羅斯境內的專利年申請量應達到2142項,在境外(包括獨聯體國家)的專利年申請量應達到106項;研發(fā)人員內部科研經費應達到28萬盧布/人,且科研人員收入要達到相應地區(qū)平均工資水平的2倍以上。

        4 俄羅斯基礎研究的領域布局

        根據《俄聯邦統計年鑒2017》[5]的統計口徑,俄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主要投向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領域,特別是自然科學,占到基礎研究投入總額的一半以上;但從增長速度來看,醫(yī)學、農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增長較快(圖6),這與俄羅斯近年來重視通過技術改善民生福祉有關。

        俄羅斯科學院及其下屬研究院所(改革前,這里不包括俄羅斯醫(yī)學科學院和農業(yè)科學院)是俄羅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俄政府的基礎研究經費大多流入其中。根據《2013—2020年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發(fā)展計劃》[6]中對“俄羅斯科學院”的預算,2013—2020年俄政府累計向其投入5103億盧布,領域分布如圖7所示,俄羅斯科學院經費預算占比最高的幾大研究領域為:物理學(23%)、地球科學(18%)、生物學(17%)、化學與材料科學(14%)。

        另外,俄羅斯科學基金是俄政府于2013年成立的,旨在支持大規(guī)模研究團隊開展基礎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科學基金,近幾年來在國家基礎研究發(fā)展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且支持的重點學科領域相對比較固定。2017年度共有1666個項目獲得支持,其支持項目最多的幾大學科領域分別為化學與材料科學(17%)、工程科學(16%)、物理學與空間科學(15%)、生物學與生命科學(12%)[7](圖 8)。另外,2016年支持項目最多的領域為工程科學、物理學與空間科學、化學與材料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2015年支持項目最多的領域為工程科學、基礎醫(yī)學研究、化學與材料科學、生物與生命科學[8]。

        圖6 全社會基礎研究投入方向Fig.6 The areas of basic research input from the whole society

        圖7 2013—2020年俄羅斯科學院各學科領域的投入占比Fig.7 The proportion of input obtained by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RAS from 2013 to 2020

        圖8 2017年俄羅斯科學基金資助學科占比Fig.8 The proportion of input obtained by different disciplines of RSF in 2017

        5 俄羅斯支持基礎研究的主要措施

        5.1 改革國家級科學院系統,提高科研效率

        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是俄羅斯科學界的骨干力量,長期代表俄羅斯基礎研究的最高水準,共包括6大科學院,分別為: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農業(yè)科學院、俄羅斯醫(yī)學科學院、俄羅斯建筑科學院、俄羅斯教育科學院和俄羅斯藝術科學院。這幾大科學院的主要任務是:根據《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基礎研究長期計劃》開展基礎科學研究;解決包括科學院人才培養(yǎng)、人才素質強化在內的人才問題;完善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實驗設備和實驗基地,保證研究成果具有較高水平;推動俄羅斯基礎研究融入世界科學研究領域;提高科學的社會威信,推廣基礎研究成果等。

        但長久以來,俄羅斯國家級科學院科研效率低下,內部存在諸多問題,沒能發(fā)揮其基礎科學研究引領作用,備受詬病。為此,俄羅斯政府于2013年6月啟動對科學院系統的改革。改革內容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三院合并,即將原俄羅斯科學院、醫(yī)學科學院和農業(yè)科學院合并成為大的“俄羅斯科學院”;二是,成立直屬政府的聯邦科研機構管理署(2018年撤銷),統一對原3大科學院下屬的科研機構進行人事、資產和科研經費管理;三是,俄羅斯科學院職能“虛化”,成為國家科技領域的最高咨詢機構,負責對國家科技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議,協調全國(包括科研機構和高校)的基礎研究和探索性活動;四是,將原俄羅斯科學院下屬科研機構全面重組為6類機構:聯邦研究中心、國家研究院、聯邦科學中心、地區(qū)科學中心、高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聯合科研基礎設施中心[9]。2018年5月,普京開啟總統第四任期,并對科技管理體制進行新一輪改革,特別是宣布撤銷聯邦科研機構管理署,將其職能移交至新成立的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這標志著俄羅斯基礎研究管理領域將進一步發(fā)生變化,政府對基礎研究以及整體科研領域的統籌規(guī)劃能力進一步加強。

        5.2 支持牽頭建設國際大科學項目,完善本國研發(fā)基礎設施

        當前,組織和實施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是歐美發(fā)達國家和不少發(fā)展中國家科技發(fā)展的重點,被認為是國家綜合實力、科技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俄羅斯作為傳統科技大國,也高度重視本國大科學項目建設。在2012年12月頒布的《2013—2020年俄羅斯國家科技發(fā)展計劃》中明確提出:俄羅斯將積極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牽頭在俄境內建設大科學裝置,吸引國外科研力量參與。在2016年12月發(fā)布的《俄羅斯科學技術發(fā)展戰(zhàn)略》中,“支持在俄境內建造并發(fā)展獨一無二的大科學裝置”和“實現國際大科學項目落戶俄羅斯境內,以解決重大挑戰(zhàn)相關問題”被列入重要舉措。由此可見,俄羅斯將積極參與和牽頭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項目定位為其立足長遠、提升基礎研究和整體科技實力的重要途徑。

        2011年起,俄羅斯開始啟動本國主導的國際大科學項目的遴選、組織和實施工作,旨在將有限資源集中于科技優(yōu)先領域,首先在基礎研究領域實現質的突破,然后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領域的飛躍,防止科技人才流失,并通過與國外的合作為俄羅斯帶來先進的科學管理手段。2011年7月,俄羅斯政府組織大科學計劃論證,共選定6大項目,均為在俄羅斯境內實施的國際性大科學項目,允許并積極吸引國外科研單位和科學家參與。具體包括:1)“IGNITOR”強磁場托卡馬克裝置,預算2.8億歐元,目前處于項目設計階段;2)高通量中子束流反應堆項目,預算2.7億歐元,目前處于項目論證和已有設施改造階段;3)基于超強激光的極端光場研究中心項目,預算5億歐元,目前處于項目設備研制階段;4)“魅陶子”工廠正負電子對撞機項目,預算為1.8億歐元,目前處于項目論證階段;5)第四代特種同步輻射光源項目,預算8.6億歐元,目前處于項目設計階段;6)“NICA”基于超導重離子加速器的離子對撞機項目,預算2.4億歐元,目前已啟動項目建設。

        未來這些大科學裝置將在極大程度上推動俄羅斯基礎研究的發(fā)展。普京在2018年3月發(fā)表的國情咨文中提出:得益于大科學項目建設,俄羅斯將成為擁有最強大最高效研發(fā)基礎設施的國家之一,其基礎科學將進入全新發(fā)展階段[10]。這些研發(fā)基礎設施將成為未來俄羅斯技術進展的依靠,幫助俄羅斯研究團隊和高技術企業(yè)在現代醫(yī)藥、新材料和微電子領域獲得絕對競爭優(yōu)勢。

        5.3 支持以“庫爾恰托夫國家研究中心”為代表的國家科學中心開展跨學科研究

        俄羅斯國家科學中心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是俄政府在科研體系遭受嚴重破壞的背景下,為保持和增強軍事優(yōu)勢、維護國家安全做出的重大抉擇。1994—1995年,俄羅斯政府先后批準了61個國家科學中心,2014—2015年期間對這些中心開展評估后,其中的18個被取消資格。因此目前俄羅斯共有國家科學中心43個,是俄羅斯的重要戰(zhàn)略科技力量,相當于歐美國家廣泛布局的“國家實驗室”,主要集中在核能、航空、航天、船舶等領域[11]。

        俄羅斯將國家科學中心定位于從事跨學科研究的國家級科研單位,其主要任務包括:基于同步輻射、X射線、中子輻射在納米、生物、信息等領域開展跨學科研究;研究中子、質子、重離子在基礎科研究中的應用;在等離子體物理學、理論物理學、數學物理學、核醫(yī)學、信息和通信技術與系統、計算機技術和程序等領域開展基礎研究。

        庫爾恰托夫研究所是國家科學中心的杰出代表,同時也是俄羅斯首批國家研究中心(僅有2個)之一,是俄羅斯高能物理和核物理領域最重要的研發(fā)機構。它直屬俄羅斯政府,下設7大研究機構,研究人員超過5000人,主要從事核能、基礎物理、高能物理、納米、生物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同時,庫爾恰托夫研究所致力于于大科學裝置的研發(fā)與建設,是俄羅斯構建大科學裝置的核心力量,在俄羅斯境內實施的6個大科學項目中,有3個由該所牽頭實施,包括“IGNITOR”強磁場托卡馬克裝置、高通量中子束流反應堆項目、第四代特種同步輻射光源。另外,該所還負責代表俄羅斯政府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與計劃,協調俄國內各科研單位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包括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建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歐洲 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XFEL)等。

        5.4 設立并完善國家科學基金制度,加大競爭性項目支持力度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衰落,科研機構的生存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為保存科研實力,俄羅斯效仿美國引入“科學基金制度”,于1992年4月正式設立俄羅斯首個科學基金,即以公開競爭形式資助的“俄羅斯基礎研究基金”。同時,隨著俄政府越來越傾向于通過提供競爭性撥款開展科學研究,提高科研效率,在基礎研究領域俄羅斯又先后成立了俄羅斯人文科學基金和俄羅斯科學基金(表1)。

        表1 俄羅斯三大基金概況Tab.1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funds in Russia

        5.5 加強青年科研人員培養(yǎng),夯實人力資源儲備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政府的科技投入大大減少,導致科研人員工資大幅下降,從而引發(fā)突發(fā)性的大規(guī)模人才流失。1991—1998年俄羅斯流失率100多萬名科技人才,占當時科技人員的54%。同時大量40歲以下有才華的年輕科研人員移居國外,其中12%擁有博士學位。這導致俄羅斯科研隊伍比例失調、年齡結構老化,2009年俄羅斯科研人員的平均年齡是49歲,其中科學副博士的平均年齡為53歲,科學博士為61歲[12]。根據世界科學發(fā)展的經驗,科學家大量出成果的年齡應在27~40歲之間。因此,科研人員年輕化是俄羅斯教科領域的重要任務,俄政府不斷出臺各種舉措加強青年科研人員培養(yǎng)。

        1)設立總統青年研究人員獎勵制度。一是,從2009年起設立總統青年科學副博士和博士資助計劃,每年資助400位年輕的科學副博士(年度資助總額60萬盧布)、60位年輕的科學博士(年度資助額度100萬盧布);二是,從2012年起設立總統獎學金,向經濟現代化優(yōu)先領域從事前沿科學研發(fā)的年輕學者和研究生提供資助,每年1000人,資助額度為每人每月2.3萬盧布。

        2)設立政府專項資助計劃。從2010年起吸引國內外知名學者在俄羅斯教育及科研機構組建實驗室,開展研發(fā),實驗室的資助額度最高達9000萬盧布,實施周期為3年,并允許2年的延期。目前,在這些實驗室工作的科研人員(包括研究生和大學生)超過5000人,年齡低于35周歲的青年學者和專家比例達到58%(大學生超過700人,研究生超過800人),一些實驗室甚至主要由年輕人員構成。

        3)設立總統研發(fā)專項。2016年12月,普京在其年度國情咨文中提出,要設立“總統研發(fā)專項計劃”,支持青年科學家長期開展基礎研究和探索性研究。該計劃于2017年4月正式啟動,由俄羅斯國家科學基金會組織實施,周期為2017—2023年,俄政府在這7年間預計將累計投入585億盧布。其主要目標包括:打造世界級的基礎研究和探索性研究,增加國家知識和技術儲備,應對重大挑戰(zhàn);發(fā)展俄科學界的人力資源儲備,支持有才華的年輕人進入科技和創(chuàng)新領域工作;構建高效系統,支持國家智力資產的創(chuàng)造和有效利用。

        6 結語

        整體來看,俄羅斯高度重視基礎研究的布局與發(fā)展,構建了一整套完備的基礎研究政策支持、投入與發(fā)展措施體系。具體來看,俄羅斯的基礎研究發(fā)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1)政府高度重視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頂層設計十分完整。在基礎研究領域,俄羅斯政府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且這些文件在發(fā)展目標、主要任務、重點措施及預算機制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例如,《2013—2020年國際科技發(fā)展計劃》中的“基礎研究子計劃”與《2013—2020年俄羅斯基礎研究長期計劃》在文本編制方面具有明顯的傳承性。

        2)政府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可比肩歐美發(fā)達國家?;A研究面向科學前沿,體現的是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其投入產出的效率遠低于應用研究和實驗開發(fā),因此政府是基礎研究最為重要的投資者。從基礎研究占政府研發(fā)經費比例來看,俄羅斯可比肩歐美發(fā)達國家水平(2017年為31%,2018—2020年預計會超過40%),甚至未來有超過發(fā)達國家的趨勢,因為歷年來美國基礎研究占政府研發(fā)經費比例在25%~30%之間,德國在30%~40%之間,法國在15%~33%之間,日本在15% ~28%之間[13]。另外,俄羅斯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fā)經費比例達到14%~15%,這也達到了歐美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水平(美國在15%~20%,日本在12%~17%之間,德國和法國保持在 20%左右[14]),遠高于我國 5%(2015)的水平。

        3)重點領域突出,物理學最受重視。與發(fā)達國家相比,目前俄羅斯的研發(fā)經費比較緊張,因此在大力支持基礎研究的總原則下,俄羅斯政府更重視集中力量重點發(fā)展優(yōu)勢領域。俄羅斯重點發(fā)展的基礎研究領域包括物理學、化學與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命科學等。其中,物理學最受重視,在俄羅斯科學院和國家科學基金獲得的資金和受到資助的項目數量都名列前茅。特別是俄羅斯政府近年來大力支持的6個國際大科學項目全部集中在物理學領域。俄羅斯政府希望通過對重點領域的支持實現重大突破,重塑基礎研究強國地位,并進一步實現到2024年使俄羅斯進入世界前五大科研領先國家行列的目標。

        4)科研院所改革大膽、激進。俄羅斯的基礎研究經費大部分流向國家級科學院系統,但由于這些科學院常年效率低下,俄羅斯政府對其進行了可謂“釜底抽薪”式的改革,核心要義是將學術研究與人事、資產和科研經費分配等行政資源分離,從源頭避免腐敗,提高人員和資金使用效率。根據俄羅斯政府的最新部署,新成立的科學與高等教育部將直接承接俄羅斯科學院的行政管理職能,俄羅斯科學院及其下屬的科研機構只單純從事科學研究,這種改革在國際上極為罕見,是否能夠真正發(fā)揮積極作用還有待觀察。

        5)青年科研人員培養(yǎng)成效顯著??沙掷m(xù)的高水平研究隊伍對基礎研究發(fā)展至關重要,由于俄羅斯的特殊國情使得俄羅斯政府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隊伍的年輕化。得益于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實施,從2012年起,每年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員的財政資金達到155億盧布,每年約有3000~5000名新生力量加入科研人員行列。2014年,俄羅斯科研人員總量首次實現了增長。在2015—2017年間,俄羅斯科學院下屬研究所所長的平均年齡下降了10歲,同時研究團隊的平均年齡也得以降低,40歲以下年輕學者的占比達到48.6%,這使俄羅斯的研究活力和氛圍明顯改善,為高質量科研成果的產出奠定了基礎。

        猜你喜歡
        科學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科學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av|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自在欧美| 网友自拍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网站| 少妇熟女天堂网av天堂| 痴汉电车中文字幕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AV综合A∨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ba|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蜜芽无码| 麻豆av毛片在线观看| 国产自产二区三区精品|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аⅴ资源天堂资源库在线| 日韩一线无码av毛片免费|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2| 久久er这里都是精品23|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有码日本久久久|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免费视频| 成人白浆超碰人人人人|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国产一级做a爱视频在线| 日韩av中文字幕波多野九色| 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日本丰满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综一区二区在性色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av在线视频| 伊人情人色综合网站|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