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安徽省寧國市津南中心小學開始了為期四年的“我的標本我的手”活動,一幫孩子從二年級開始,走進了標本世界,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制作出自己的標本。四年時間,一次次的活動,讓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了,孩子們對“標本”概念的認識拓展了。
1.2014年4月25日,少先隊輔導員章凌云老師開始指導“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2012級1班學生畫黑白樹葉裝飾畫。
2.2014年5月21日,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和他們的家長一起,走進了寧國市自然博物館。他們或三五成群,或獨自欣賞。他們看著、拍著、畫著、寫著、交流著、詢問著……
3.2014年11月4日,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56名學生和全體學生家長及全體指導老師考察了“恩龍”集團。通過考察,同學們了解到了樹葉的大小、形狀、色彩、葉面、葉緣等方面的不同,大家還采集到了大量的樹葉標本,制作出了一幅幅充滿想象力的樹葉畫。
4.2015年10月9日,2015年寧國少先隊觀摩交流會在津南中心小學召開,“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向全體參會人員展示“親子果蔬雕塑”。
5.2016年9月19日,賈成剛老師指導“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用紙做創(chuàng)意帽子,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6.2017年7月13日至18日,“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考察安徽皖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安慶太湖“萬秀園”學扦插、參觀位于安慶太湖的五千年文博園化石標本館,拓展了學生對“標本”這個概念的認識:一切都可能是標本。
參觀位于安慶太湖的五千年文博園化石標本館
7.2017年10月至11月,“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進行最后一輪技能訓練:“真善美”剪紙。
8.2017年12月1日,“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在寧國興宏工藝標本有限公司學習動植物標本制作。
9.2017年12月28日,“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全體成員,向來自寧國市各中小學的50多名老師展示了親手制作的精美標本,又詳細地向老師們介紹了該標本的相關(guān)知識,還回答了老師們的諸多提問。
10.2018年1月11日,“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中心組成員,向全校師生展示了他們親手制作的動植物標本,并詳細解答了同學們的提問。隨后,活動組將標本全部捐獻給了學校。
周童(安徽省寧國市津南中心小學2012級1班)
我做的是動物標本——兔子。首先我們要解剖兔子,除去內(nèi)臟,然后上防腐劑,給兔子四肢裝上鐵絲,再往兔子肚子里填棉花,最后把肚皮縫起來,定型,裝上義眼。整個過程我時常感到惡心,但是我牢牢記住我們的活動口號“大膽實踐”,不斷地鼓勵自己,最終完成了一個兔子標本的制作。
徐佩琪(安徽省寧國市津南中心小學2012級1班)
當我們的同齡人天天被作業(yè)包圍著時,我們津南中心小學2012級1班的同學可不一樣。我們畫黑白樹葉裝飾畫、做果蔬雕塑、參觀化石標本、親手制作動植物標本……我們的童年,因“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而改變。一個個環(huán)節(jié),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
朱建波(安徽省寧國市津南中心小學2012級1班)
轉(zhuǎn)眼四年的時間過去了,“我的標本我的手”活動不知不覺也陪伴了我們四年。這四年,許多回憶如行云流水般,匆匆從我腦海中褪色,但“我的標本我的手”這項活動的每一幕,都時常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每每想起都讓我的眼眶濕潤。
賈成剛(高級教師) 周麗珍(一級教師)
柯萍(一級教師) 劉培紅(一級教師)
本刊記者:賈老師,聽說您原本是教語文的,現(xiàn)在卻帶領(lǐng)同學們參加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跨度呢?
賈老師:《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里有個“綜合性學習”的概念,強調(diào)加強語文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但這個概念提出十幾年都沒被引起足夠重視。2012年,我們接觸到“科技實踐活動”,覺得這是非常好的資源,便“用語文的方式‘玩科技,用科技的平臺‘玩語文”。其實,文學與科學內(nèi)容上是共生的,方法上是相通的,精神上是相濟的。
本刊記者:當初為什么選擇“我的標本我的手”活動?
賈老師:以前的許多活動大多適合高年級。而我們希望能有適合中低年級的活動,于是,選擇了一個二年級班,歷時4年,實施了“我的標本我的手”科技實踐活動。
本刊記者:這次活動時間跨度這么長,進行得順利嗎?
賈老師:這次活動時間跨度很長,實施難度卻不大?;顒淤Y源就是鄉(xiāng)土資源。因為“鄉(xiāng)”,地域跨度小,人際距離小,便于孩子們攝取資源,便于人際溝通;因為“土”,緊貼孩子生活,孩子們親切,沒有恐懼感。整個活動過程基本是一路綠燈。
本刊記者:這次活動獲得了哪些成果?取得了哪些成績?
賈老師:這個活動將代表安徽省參加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但我們并不十分在意這個,我們在意的是學生的收獲。學生的顯性成果非常多,包括幾百幅和標本有關(guān)的美工作品和幾十萬字的活動記錄;而學生的隱性收獲更可貴,包括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表達、溝通、寫作能力等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