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敏
課堂是師生智慧交互、思想碰撞的場所,也是學生釋放個性的試煉場。因此,課堂善變和不可能完全預設就成為其最重要的特征,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學資源,使得來自課堂互動過程中即時生成的話題、素材、方法、思路等資源得以靈活地連接,并有機地融入到預設的課堂教學過程之中,那么我們就能欣賞到更為真實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也會看到那一幕幕精妙的鏡頭,也會使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洋溢著人性,充斥著智慧的光輝。
一、善待意外,豐富信息
如果教學一成不變地圍繞著教學案轉,盡管課堂看似行云流水,那么絲絲入扣,但始終缺乏一絲生機,缺乏那份靈性。因此,尊重學生的人性,讓學習成為學生必需,允許學生的“無理”,允許學生的“搗蛋”,讓意外成為學習思維深入的催化劑,成為激發(fā)探索熱情的助推劑。
如,“整十、整百數(shù)口算加減”的教學片斷。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地看投影:一臺電冰箱標價1500元,一臺電視機賣900元。電冰箱比電視機貴多少元?想想你會用什么方法去思考它?
……
突然一生站起來說道:老師,我還有一種新的方法。用1500中的500倒過來減去900,差了400,從1000中補上所差的400,就會余下600。
師:這個想法大家能聽懂嗎?小組中議一議。
學生們熱烈地討論著,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習。
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說道:我先從1500中減去1000,得到500,應該是減去900的,發(fā)現(xiàn)多減了100,把它補回來,這樣就變成500+100=600。
……
這兩個插嘴,有我們教師教學預設時想到的,也有我們不曾謀劃的。教學的意外不僅不是無序的,反而造就了課堂的精彩。學生的奇異思考,豐富了認知,拓展了視野,更豐富了我們課堂的信息。這個案例也告示我們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把握課堂生成,學會用兒童的視角去度量學生的思維,揣摩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呈現(xiàn)豐富而生動的學習局面,也讓課堂成為學生釋放個性的樂園,成為學生體驗成功和幸福的理想場所。
二、善待求異,打開思路
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生成的信息有時新穎獨特,常常能出人意料,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這就引導了學習活動的新方向。同時,學生的獨特的信息還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給學生以啟迪,也有效地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擴充教師的教學預設,讓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更富情趣,更具智慧。
如,在“面積是多少”一課教學中,教材呈現(xiàn)了一個不規(guī)則的池塘圖,學生主要利用前面學習的積累,能夠較好地“分一分,數(shù)一數(shù)”“移一移,數(shù)一數(shù)”“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等策略實現(xiàn)化曲為直的做法,從而使不規(guī)則的池塘逐步變得規(guī)則起來,便于學生的分、數(shù)、算,能夠突破面積難計算的瓶頸。這時,也有部分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老師,我們可以粗略地估一下池塘的高度和長度,把它看成一個較為適中的長方形,這樣就更容易估算出面積了。
師: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思路。結合池塘圖,想一想,你認為假設為怎樣的長方形是更科學的呢?
生:我們可以先在圖中用鉛筆畫出一個較為適中的長方形,得出長和寬,這樣就容易了。
生:你的面積估算一定會小的,你看沒有框進去還有很多的呢。
師:是??!我們?nèi)绾慰朔@一缺陷呢?
生:老師,我們可以再在剛才的長方形的外邊再畫一個大一些的長方形,盡可能多地把池塘都包圍起來。那么池塘的面積就應該大于小面積,而小于大面積的。
師:很科學的思路。繼續(xù)研究下去吧!
生:我發(fā)現(xiàn)池塘的最上邊的長大約是7格長,最長的地方大約是14格,最短的長大約是6格,這樣估計長在10格左右;同樣的方法得出寬大約是7格,所以面積大約是70左右。
……
學生的求異思維,為課堂學習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因為想把池塘換成一個差不多大小的長方形來計算,采取了不同的謀劃與思考,這樣的結局超乎了教學預設,也給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臺。善待這類信息,它能給學生和老師帶來啟迪,一方面補充了豐富的教學信息,為學生創(chuàng)新思考提供了一個方向,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打開教學思路,讓教學演變?yōu)閷W生探究的理想活動;同時,還能激活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積極聯(lián)想,使數(shù)學學習充滿競爭的活力。
善待學生的不同思路,能夠加速課堂進程的推進,能夠引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認知結構的重組,促進其數(shù)學認知活動發(fā)生積極的遷移,使學習充滿智慧,洋溢著靈性。
三、善待差錯,提供參照
學習不是一帆風順的旅程,其間一定有坎坷,有荊棘。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教師就要善待學習的差錯,并合理地加以利用,以此開拓學生的視野,加速認知的建構,促進知識的內(nèi)化。同時,利用這一生成性資源,使之成為教學的助手,為學生提供評判的參照,使學生進一步領悟認知,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升和毫升”練習課的教學案例:
師:同學們,這是上節(jié)課我們班一個同學的練習,請你幫忙批改一下。投影出示:一個浴缸200(毫升),一瓶可樂2500(毫升),一只熱水瓶2(毫升)……
生:我認為浴缸、可樂的答案是正確的,熱水瓶應該是2升,上課的時候我們學到過。
生:對!可樂好像也看過2升的。
師:不錯!那一瓶可樂2500毫升,你認為是怎樣的呢?
生:對的!稍大一點的也有,2500毫升比2升多一些。
生:老師,浴缸是什么樣子???我家沒有,所以不知道這個答案對不對。
師:噢!誰家有浴缸的,介紹一下。
生:浴缸是用來洗澡的,我經(jīng)常泡在浴缸中洗澡的。
師:從這個同學的介紹中,你獲得了什么感悟呢?
生:浴缸可以把我們泡在內(nèi)里,應該有比較大的地方。
生:浴缸是用來洗澡的,它一定比可樂大得多,我們不能用可樂瓶裝一瓶水來洗澡的。
生:如果浴缸只有200毫升,那它還沒有一瓶可樂多呢!又怎么讓我們洗澡?。?/p>
師:通過這么多的討論,你認為浴缸是200什么呢?
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升”。
……
以錯為源,用錯激思,是教師理性地把握生成性資源的有效舉措,也是促使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辨析的重要途徑,更是提升學習感悟力的根本性保證。因此,善于利用生成性的教育資源,才會讓我們的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讓學習充滿生機與活力,也會打造一個真實、精彩的、有效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
善待課堂中的一切,我們就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新的契機,讓很多意外、尷尬成為新的資源,成為課堂一抹亮色。善待學生,給予充足的時空,讓其盡情地說、議、想,讓智慧在學習中不斷攀升,讓靈感在辨析中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