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兌
62歲這年,張國立成了“流量老生”。
《國家寶藏》里,他是001號講解員,承擔著半個主持人的角色,憑借老藝術(shù)家的“儒雅風范”獲得一致好評。
另一檔綜藝《演員的誕生》播出過半,他如何控場接話、化干戈為玉帛,成了網(wǎng)友喜聞樂見的看點。
這還不是全部。
2017年,張國立參加了大約4檔綜藝、4部影視劇、1部話劇,微博粉絲突破百萬。這些數(shù)字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這個圈子依然需要他。
被磨圓的石頭
《演員的誕生》導演吳彤說,節(jié)目想找一個能“hold住全場”的人,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國立。章子怡、宋丹丹因為“劇本不好,演員到底能不能補救”爭得不可開交,“別人真的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而國立老師都能給收回來?!?/p>
火星四濺的舞臺上,他很少咄咄逼人,更多的是圓融妥帖,替人救場挽尊。
譚松韻、馬可那期,他替年輕演員說話:“這些孩子平時聽到的贊美太多了,才忘記了真正演戲應(yīng)該是什么樣?!?/p>
鄭昊被轟是“戲霸”,他也站出來抵擋非議:“這么一段戲,就用‘戲霸安在一個舞臺表演的演員身上,稍微言重了一點?!?/p>
這是個周到體貼,從不讓人捏把汗的人。
有人在微博上開玩笑,如果葛優(yōu)、劉震云、王朔、張國立同時掉河里了,馮小剛會先救誰?馮小剛說,我會先救葛大爺,最后救張國立,因為張國立好說話。
他喜歡張羅事,朋友一個電話,“腿就不長在自己身上了,就得幫忙去”。
電視劇開機,張國立請記者吃飯,一桌一桌敬酒致謝。記者探班《相伴》,他安排車輛接送。身為導演,看見片場地上有飯盒留下的污漬,也要蹲在地上擦干凈再走。
除了早年的婚變,他沒有任何緋聞,沒有不良嗜好,人緣好。印尼海嘯、汶川地震時,張國立曾召集百余明星捐款。妻子鄧婕描述他為“一個很像定海神針的人”。很多人則形容張國立是內(nèi)地的成龍——大哥的地位。
這種特質(zhì)也常被引申出另一層深意:圓滑。張國立并不否認,他曾說兒子張默很多地方像他,唯獨“圓滑上不像我”。
“我是在人際關(guān)系的長河中被磨圓了的石頭。我一般不會讓人為難,也不會讓對方覺得不舒服,我為人的價值觀念就是這樣的,哪怕這件事我做完以后挺窩火的?!彼f。
能屈能伸,能上能下
事實上,張國立的敦厚和他表現(xiàn)出的精明,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馮小剛對張國立有過一段頗有名的評價:“國立有非??部赖慕?jīng)歷,也在蹉跎中練就了生存的智慧。國立很狡猾但不失厚道……能屈能伸、能上能下。”
張國立笑納,說這段評價90%都正確,但“我不是狡猾,我是懂事”。
他從小在劇團長大,知道怎樣讓老師開心,怎樣讓領(lǐng)導高興,知道什么樣的事自個兒能做,什么樣的事兒兜不住。“主要是咱出身貧寒,身后沒有高官顯貴,朋友里也沒有要害部門的人,所以很懂事,‘能屈能伸,能上能下,這是一定的?!?/p>
他生于天津,長在陜西,在貴州和四川工作過,16歲時還是打隧道的鐵路工人,看著火車從隧道里轟隆而過,最大的愿望就是當汽車司機。后來被選入鐵路文工團做報幕員,唱過“樣板戲”,跑過龍?zhí)?,說過相聲——一度被誤以為是郭德綱的“師叔”。再后來北漂,最慘的時候,頂著北京的漫天黃沙,一家一家問“你們要演員嗎”?
吃閉門羹是常事。他長相一般,并沒什么競爭力。上世紀80年代末,他和葛優(yōu)、梁天一起在電影《頑主》里“替人排憂、替人解難、替人受過”。
女主角馬曉晴回憶,剛看到3人時特別意外,她印象里,男主角應(yīng)該是像唐國強一樣的英俊小生才對。但娛樂獨立撰稿人伊夫?qū)垏⒂∠笊羁?,覺得他“有超前意識,人很精明”。
1994年,《宰相劉羅鍋》熱播,張國立名聲大噪。當時戲說歷史題材的影視劇屈指可數(shù),但張國立腦子活,馬上看出“古裝劇”的商機:“你想啊,華人逢年過節(jié)回家探親,都要帶走一些DVD,古裝劇是他們最愛帶的,因為有民族情感?!?/p>
趁著熱乎勁兒,他請《宰相劉羅鍋》的導演張子恩做指導,又拉來臺灣導演孫樹培加盟,很快就有了《康熙微服私訪記》系列。再之后就是《鐵齒銅牙紀曉嵐》,張國立、王剛、張鐵林的“鐵三角”席卷全國。大好形勢下,張國立再次穿針引線,三人又合作了10部戲。
憑著這三大IP,張國立站在了國內(nèi)影視劇一線男演員的前排。但人們很快發(fā)現(xiàn),這個已經(jīng)在演藝圈榮譽加身的人,想要得更多。馮小剛說:“很早以前,我的志向就是當好導演,國立就對經(jīng)營感興趣?!?/p>
《康熙微服私訪記》四部曲中,他就當上導演,開了影視演員又導又演又制片的先河。1995年,張國立成為國內(nèi)最早一批下海的演員,成立“國立影視工作室”,10年后,工作室升級為“國立常升影視公司”。2009年6月,國立常升和上影集團、香港寰亞綜藝集團共同成立了上影寰亞集團公司,張國立擔任總經(jīng)理。
“常升”是研習佛法后,師父給張國立起的法號。2002年,張國立在臺灣皈依佛教,成為圣嚴法師的俗家弟子。師父叫他“菩薩”,告訴他:“在最困難時,你一定特別想罵人,那你就罵上一句‘阿彌陀佛吧!”
或許是“阿彌陀佛”幫了他。
他在圈里出名的人緣好,朋友中既有清高的文化精英、青年后生,也有體制內(nèi)大佬、資本新貴。和張國立有多年交情的娛樂策劃人譚飛曾說:“和很多影視演員年紀輕輕就成立公司不同,張國立靠的是一路走來的閱歷和人脈。他最早當導演,又當演員,后來做制片,再加上他很厚道、勤奮、精明,從事影視經(jīng)營可謂水到渠成?!?/p>
愛好“工作”
張國立出名的工作狂,據(jù)說個人資料里愛好一欄填的是“不斷工作”。王剛說他經(jīng)常累得走路“腳后跟不離地,鞋在地上踢啦踢啦的”。
2006年執(zhí)導電影《第601個電話》時,因為趕檔期時間緊,他整整一天沒去廁所,憋出尿毒癥?;杳缘?天里,他在腦子里“拍了3部電影”,都是打仗的戲,一個人在那兒喊:“這坦克為什么不給我開過來呀,這個炮打出去落點和弧度為什么沒有交織呀?!?/p>
他開玩笑說自己除了工作和賺錢,沒別的愛好——不鍛煉、不旅游,拍完戲就回房間看劇本。連好友蔣雯麗都說他“毫無生活情趣”。
“我不工作的時候不知道該怎么安排時間,3天不工作就得生病……工作的時候,我才覺得我自己是在活著?!睆垏⒄f,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就歸功于勤奮,而聰明實在一般。
但平心而論,他在經(jīng)商上表現(xiàn)出了絲毫不遜于表演的專業(yè),無論是資本運作還是市場評估,統(tǒng)統(tǒng)在行。2008年,剛剛關(guān)注電影的張國立就看準了寧浩,投資了他執(zhí)導的《瘋狂的賽車》。這部低成本電影為國立常升帶來上億元票房收入。好友蔣雯麗的電影卻因為“有意義”但不賺錢,沒獲得張國立的投資?!拔页姓J我很功利?!彼f。
他務(wù)實,錢在他的價值坐標中占了不小的分量。一個段子是,早幾年,他從來不用任何網(wǎng)絡(luò)聊天工具,劉震云開玩笑說,你弄一個,他們老板給你1%的財產(chǎn)。張國立說,1%還真拉不動,要是5%能打動我。
朋友用愛錢擠對他,一說一個準兒,張國立也不生氣。張鐵林開玩笑說:“人小的時候不能太苦。太苦了以后,到現(xiàn)在,都這么大年紀,這么愛錢,小氣得要命。”
影視圈里,還流傳著一個要與張國立對戲就要以低價換合作的“潛規(guī)則”。演員霍亞明說過:“很多演員都是壓低身價來‘換取與國立哥的合作機會。我就是用從業(yè)以來最低價參演《大生活》。我還記得當時國立哥是這樣和我談的:‘你拍我的戲,能學到很多東西,可能名氣、演技都能上臺階,片酬你就別和我談了。”但他很快又說,“如果真能像張國立那樣推精品,將更多經(jīng)費用于制作上,那作為演員,我們也甘愿降低身價?!?/p>
張國立覺得,說他摳門純屬誤傳。正確的說法是,他了解市場,知道該給多少錢。有員工替他正名:“他會請我們唱歌、吃飯,我們的片酬也漲了好多倍,基本上他會在外面給你漲價之前,就先給你漲價?!?/p>
常有人勸張國立,公司發(fā)展越來越好,國立常升也應(yīng)該考慮上市。這位“愛財人”回答,那是大老板想的事,他是個“小富即安”的人,隨緣就好。
這話里有謙虛,有自知之明,有故意放低的姿態(tài)。他好像掌握了一門名叫分寸感的藝術(shù),清楚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在什么時候扮演什么角色。為人要敦厚,表演要激情,經(jīng)商要理性,他都拎得清。
就像他在表述幸福時,刻意避開那些宏大敘事,而是回憶起一根油條。“小時候吃根油條是多么困難,今天一根油條,一碗豆?jié){,我吃完以后依然覺得幸福無比,可以去干活了?!彼f,“為了一根油條我們繼續(xù)奮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