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敘事、寫景、寫人是小學作文常見的三種類型,要想寫好這三類題材的作文,學生需要積累寫作技巧,也需要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充分挖掘地域資源價值,利用福建省漳州市豐富的文化節(jié)日、風景名勝、典型人物事跡為學生寫作提供更多素材,為課堂教學提供更多資源,幫助學生敘實事、展美景、秀真人,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地域資源;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1-14
作者簡介:黃麗秀(1976—),女,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qū)郭坑中心小學教師,一級教師,專科。
一、引言
地域資源是學生生活的環(huán)境,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地域文化承載著該地區(qū)悠久的歷史,能夠喚起地區(qū)人們的共鳴,與其他素材相比,地域資源素材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學生要能夠深入地域資源,發(fā)掘這些資源所承載的文化背景,并且將這些文化融入到作文寫作中,才能夠使文章更加真實,容易喚起讀者的共鳴。語文教師應(yīng)當認識到地域資源對于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充分挖掘資源價值,更好地助力作文教學工作。
二、運用地方特色文化節(jié)日,幫助學生敘實事
小學階段的作文多以敘事類為主。首先,學生要想寫好敘事類作文,應(yīng)當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具體的事件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所見、所聞、所感。敘事作文中的“事”必須有具體的情節(jié),即記錄了整個事件的變化發(fā)展,這是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一個完整的事件,必須包括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要素,這些要素僅僅讓學生憑空想象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有學生能夠編出所有的內(nèi)容,也只會讓文章顯得干巴巴,缺乏生動性。其次,敘事作文要想寫得生動形象,喚起讀者的共鳴,應(yīng)當保證所記錄事件的真實性。俗話說“言為心聲”,只有內(nèi)心有了豐富的情感,語言上才能夠流利地表達出來。目前小學作文的教學工作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周邊事物的關(guān)心比較少,學生無法從周邊事物活動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這樣在寫作時也就面臨“無米之炊”的困境,寫出來的作文思想不明確、立意不深刻、內(nèi)容不完善,造成了“千文一面”的局面。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在于教師未認識到地域資源對于學生寫作的重要性,忽略了地域資源為寫作提供的豐富素材和真實的情感體驗。
福建省漳州市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其中“龍舟賽”是一年一度重大的賽事,每年的五月初一至初十,漳州市的人們都要舉行“請水仙”活動,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龍舟賽,這項文化活動為學生的敘事作文寫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以一堂敘事作文的寫作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之前,先組織大家共同觀看了當?shù)氐凝堉郾荣?,并且用攝像機記錄下了比賽的畫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展示了一篇描寫賽龍舟畫面的范文,向?qū)W生們分析了這篇范文的寫作手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從龍舟、船手、比賽以及現(xiàn)場觀眾的角度來表現(xiàn)出現(xiàn)場比賽的激烈,如何利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還原現(xiàn)場比賽。在講解完寫作要點之后,教師利用視頻影像幫助學生回顧自己親自觀看的一場龍舟比賽,激發(fā)學生對這場比賽的記憶,要求在寫作中還原真實場景,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
因為學生都已經(jīng)親自觀看了龍舟比賽,對龍舟比賽流程,每個選手在比賽中的神情、動作都有印象,加上教師利用視頻還原了比賽的過程,學生的記憶立刻被喚醒,寫作過程也十分流暢,涌現(xiàn)出許多的優(yōu)秀作文。
三、運用地方特色景區(qū)資源,幫助學生展美景
寫景作文要想寫得出彩,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①明確寫景主體。在寫景之前,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去觀賞身邊的景色,學生肯定會很高興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作文寫作目的、所表達思想的不同,選擇具體的景色加以描寫。②景物描寫應(yīng)當遵循一定的寫作順序,否則會讓作文顯得雜亂無章。描寫一個景物,可以先總寫后分寫,也可以先分寫后總寫,抑或根據(jù)參觀的順序來寫作,做到動靜結(jié)合,使文章更有層次感。
以上這兩個教學目標,也可以結(jié)合漳州市的地域資源來開展教學工作。漳州市有許多的風景名勝,比如神話般的山村民居客家土樓、美麗如畫的馬鑾灣、靜謐宜人的尋夢谷等,這些地方景區(qū)資源都為學生寫景類作文提供了素材,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以《客家土樓》作文教學為例,課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清楚完整地描寫出參觀客家土樓的全過程,對重點景觀具體描寫。在正式寫作之前,教師幫助學生復(fù)習了《珍珠泉》的課文內(nèi)容,梳理了作者描寫珍珠泉的順序:先講述了珍珠泉的位置,而后著重描寫了泉水涌動的狀態(tài),最后借助珍珠泉表達出作者對家鄉(xiāng)和大自然的喜愛。在回顧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客家土樓為例,要求學生思考:如果說描寫珍珠泉時,泉水涌動是景色描寫的重點,那么在描寫客家土樓的時候,哪些要素應(yīng)當成為景色描寫的重點?作者借助珍珠泉抒發(fā)了自己對家鄉(xiāng)、對大自然的熱愛,我們可以借助客家土樓抒發(fā)怎樣的情感呢?這時候教師為學生出示了客家土樓的圖片和視頻影像,也請見過客家土樓的學生向大家描述了自己對客家土樓的印象,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教師的提問。有的學生說可以將歷史悠久作為客家土的樓寫作重點,借客家土樓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有的學生回答可以將風格作為客家土樓寫作重點,借客家土樓抒發(fā)對祖國自然遺產(chǎn)的保護之情;等等。在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后,大家已經(jīng)躍躍欲試,想要通過紙和筆將心中的想法書寫下來。
客家土樓是漳州市常見的建筑物,很多學生對此也并不陌生。選擇客家土樓作為景色描寫的對象,學生們都有很多的話要說,也能夠更快地找到寫作的重點,對提升學生在景色寫作方面的能力有很大幫助。
四、運用地方典型人物事跡,幫助學生秀真人
在寫人作文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讓學生掌握更多有用的寫作素材,并且?guī)椭鷮W生將這些素材與腦海中已知的知識結(jié)構(gòu)進行融合重組,形成對周邊人物獨特的感受。學生在以往的課文學習中,已經(jīng)能逐漸掌握描寫人物的具體方法,但在實際練習的時候,由于教師為學生指定的人物離學生的生活太遙遠,有的人物學生甚至都不了解,這樣他們很難將已有的認知與這些人物相聯(lián)系,在寫作時也顯得無從下筆。
教師可以結(jié)合地域資源來開展教學工作。漳州市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從古至今也出現(xiàn)了許多名人名事,比如黃道周、林語堂或者每年評比的“漳州十大好人”。這些人物事跡對于當?shù)貙W生來說并不陌生,大家在描寫的時候也有更多素材可以運用。教師可以先以《詹天佑》的文章為例,文章著重描寫的是詹天佑愛國主義的情懷,作者是借助了詹天佑修鐵路的方式,來從側(cè)面反映出他的精神。那么在描寫“漳州十大好人”的時候,學生是不是也可以借助他們的一些事跡,來顯示出他們身上寶貴的品格呢?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了解比較多的人物作為寫作的素材,試著模仿《詹天佑》這篇文章的寫作方式,將身邊的這些人物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作文中。
要想寫人作文寫得真實、細致,學生就必須對這個人物有較多的了解,這些都是利用地域資源可以實現(xiàn)的。“漳州十大好人”都是生活在學生身邊的普通群眾,在地方電視臺和宣傳欄中也經(jīng)??梢钥吹剿麄兊氖论E,因此這些人物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學生也可以從中挖掘到更多的寫作素材。
五、結(jié)語
寫作本質(zhì)上是吸納和吐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當充分利用身邊豐富的地域資源,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寫作素材,同時引導學生對地域文化有所揚棄地傳承,鞏固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文化自覺意識, 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立意才更加深刻,文章特點才更加鮮明。
參考文獻:
[1]姚良君.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四點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3(7):74.
[2]張鳳玲.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與訓練[J].學苑教育,2013(5):43.
[3]李生治.淺談小學作文教學[J].學周刊,2013(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