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葬
跟媽媽聊天時,她說最近買了很多蘋果,問要不要冷藏,等我國慶節(jié)回去吃。她知道我對蘋果愛得入迷。記得每次回家返校時,都會怕行李重而不肯帶吃的,唯獨蘋果,我愿意一箱一箱地帶。
有一次,在自習室做題間隙,我拿出書包里的蘋果,趴在桌上看,看著看著就發(fā)呆了。旁邊的師妹對我說,想吃就吃,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但我回答“只是想看看”。她說實在不能明白,蘋果有什么好看的?
很難回答她,就好比你問一個小孩兒“你為什么非要喜歡玩具車”一樣,根本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所以我若說“因為喜歡”,肯定會被追問為什么。我總不能矯情地說:“因為它紅得可愛,像剛剛升起的太陽,給我?guī)硐M??!薄易约憾加X得起雞皮疙瘩。
有時候在喜歡面前,什么理由都不是理由。
有個男生曾告訴我:“無論多忙,他都要打籃球。喜歡就是喜歡,沒有為什么?!彼f喜歡不需要堅持,喜歡就是去做。
比如跑步,在這緊張的復習階段,很多人都告訴我不要再去跑道上浪費時間了。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好,但是我堅持慢跑的原因之一是,作為女生,我不想成為一個胖娃娃。最重要的是,我恨死了高中時動不動就生病的自己,我不愿再做淋場小雨就感冒發(fā)燒的人。
跑步時,曾有人跟我說:幾乎每天都能在跑道上看到你,你必定是一個努力的人,能夠日復一日地堅持,以后無論有多難,都要以現(xiàn)在的心去做事。這句話戳到了我的內(nèi)心。
生活中有那么幾個人,能夠欣賞你并懂你喜歡做的事,已經(jīng)足夠。
很喜歡高中的語文老師。在很多人都覺得我應該放下閱讀,全身心投入復習時,只有她會在我的作業(yè)本上鼓勵我。她說文學與數(shù)理化不沖突,好習慣不能說扔就扔,喜歡的事更不能輕易言棄。她不會以“愛我”的名義,來阻擋我追夢的腳步。相較之下,我很不理智地討厭起班主任,因為他老跟我說要專心學習,還沒收了我的課外書。不過,現(xiàn)在也理解他當時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了。
但有些事成了一種習慣時 ,人會在無意識中去重復踐行它的模式。更何況,不想為了取悅他人,而放棄我所喜歡的。固執(zhí)也好,自私也罷,總得學會取舍。
曾經(jīng)在路上,看到同學碧華走著走著突然彎腰撿起地上凋零的花朵,那是一朵不再嬌艷的花,但她依然往鼻子上湊,輕嗅,仿佛那是世上最芬芳的花兒。那一刻,我在想,如果我是那朵花,就覺得值了。在零落成泥前,還能被人如此呵護。也正因為如此,以后見到她,便多了幾許欣賞與暖意——她必定是一個懂得在生活中取悅自己的女子。
又如雨天,豆大的雨珠打在身上,令人很不舒服。我坐在體育館里看著雨中一些少年在足球場上帶球奔跑,突然覺得喜歡的力量真的好偉大!至少,它打動了我。
他們在一些人眼里也許是“瘋子”,為了所謂的愛好,不顧風吹雨打,不理星月暗淡,只為酣暢淋漓地取悅自己。
我堅持寫明信片,寫書信,寫博客;有人愿花時間拾起地上凋零的花瓣,望天上變幻莫測的白云,看杯里浮浮沉沉的茶葉,甚至僅僅是對著一個小小的蘋果發(fā)呆……這些,在他人眼里,成了“矯情無用”的代表,但于我于一些人,卻是“取悅自己”的方式。
事實上,我們都需要做一些看似無用的事,來感受生活的漸進與時間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