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倩紅
復習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復習不僅能使我們的知識系統(tǒng)化,而且能幫助我們理解鞏固和提高知識技能,也可以彌補原有的缺陷,使所學知識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是使用圖形,將發(fā)散性思考具體化,幫助發(fā)散性思維的表達,具體教學中有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特點。小學英語復習正是利用了思維導圖的這個特點,將英語學習中的冗雜繁多、凌亂瑣碎的知識進行梳理,篩除雜亂信息,保留關鍵內容,幫助學生將所學英語知識納入或同化到一個知識結構中,加速對獲得知識的鞏固。小學的英語復習課,主要圍繞一個話題或單元的詞匯、語法或整個話題的知識結構進行復習的。下面結合教材,分析如何這些內容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應用到日常的教學過程里。
一、運用思維導圖,強化單詞記憶
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英語詞量已達到800多個。學生學習單詞往往是死記硬背,今天背,明天忘,如此循環(huán)。大部分精力都得花費在此,但最后卻成了無用功。恰當地運用復習方法才是復習效果好的關鍵所在。思維導圖通過圖形,將單詞的層次和關系進行清晰的梳理。復習單詞時,我們可以先提示學生圍繞復習主題,找到各個關鍵詞匯,成為思維導圖各層次的中心詞,根據詞形、詞義、發(fā)音等特征向外發(fā)散聯想,然后在下一層級中回憶出自己已學的詞匯,通過一層層詞匯的內在聯系,將相關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集中記憶。這樣可以零亂的單詞進行歸類,幫助學生將單詞整理成一個個系統(tǒng)的模塊。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既抓牢重點單詞,又能通過重點詞匯向外聯想,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
二、巧用思維導圖,熟練語法使用
英語的語法是英語書面表達規(guī)范的基礎,特別是中文的表達習慣與英語完全不同,令小學生一時難以適應。而實際教學中,我們有些教師也一時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語法,常常出現讓學生死記硬背的現況。在這種枯燥的方式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腦中塞滿的語法也容易混淆,經常張冠李戴。下面,我們一起運用思維導圖來復習小學語法中的一個重要時態(tài):一般現在時。首先,我們可以將一般現在時的時間特征、句子結構、動詞特征作為一級主題詞建構思維導圖,然后在句子結構之下再分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在時間特征下列舉出相關的單詞;在動詞特征下再分為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和主語是非第三人稱單數時的變動詞的化規(guī)則生通過制作一般現在時的思維導圖。再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其它三種時態(tài)(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一般過去時)的思維導圖,通過分析、對比并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區(qū)別這四個時態(tài),在運用的時候就不容易出錯了。
三、善用思維導圖,完成話題整合
知識與方法永遠是復習課的主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既要授人以“魚”,又要授人以“漁”。
知識的結合是復習課的重要課型特征,因此,復習課既要涉及知識的整合和鞏固,也要重視學生能力和技巧的培養(yǎng);既要注重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也要在展現回顧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中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進而發(fā)展各種能力。從教學目標出發(fā),復習課要體現課堂教學的聯想性和應用性,思維導圖具有內容可視化、知識結構化的特點,圖文并重,優(yōu)于文字的圖形、助記圖標、顏色和關鍵詞可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得到提升和訓練,使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得以拓展。思維導圖利用話題復習課教學,便于師生互相交流,有助于學生在紛繁復雜的知識海洋中抽絲剝繭,提煉總結出相關知識的內在聯系,復習回顧已學舊知的重點內容,然后再進一步向四周擴散,找到各知識點內在的連接點,將表面看似毫無聯系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連接,層層深入,形成衣服知識網絡圖,便于學生抓住重點進行識憶,促進記憶力,同時也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思考技巧,拓展思維,使復習變得生動有趣。
如對于“季節(jié) ”這一話題,教師在學生預習建構好自己的思維導圖基礎上,復習課上可將班級內某位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作為范例,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不斷完善該話題思維導圖,借助思維導圖與同學聯系對話、與小組合作完成對話;借助思維導圖互通有無,擴展知識,拓展思維。每個學生制作的話題思維導圖都不盡相同,而課堂上不同學生針對該話題延伸的知識點也可以作為其他同學的學習資源和思考的起點。這樣,經過話題復習中知識的整合、思想的碰撞??梢源偈箤W生對話題相關的內容不斷深入思考。而后,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分享和補充,教師利用多媒體增加和豐富了思維導圖的枝干和細節(jié)部分,學生在課堂交流中也增加的一些細節(jié),最后,教師展示學生完成得較好的思維導圖。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