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研究所,安徽蚌埠,233010)
射頻同軸繼電器(微波開關)是一種通過電磁驅動的機械方式切換射頻信號通道的機電元件,主要用于雷達、電子對抗、偵察、電子干擾、電子防御、全球通訊衛(wèi)星、軍用通訊、測量儀器等武器裝備系統(tǒng)中。射頻同軸繼電器具有隔離度高、插入損耗小、可傳輸大功率射頻信號等優(yōu)點,在系統(tǒng)應用中,實現對載荷系統(tǒng)起主備份、環(huán)備份或信號通道的選擇等作用,可以增強有效載荷的整體可靠性,提升系統(tǒng)功能組合的靈活性,使得雷達、電子戰(zhàn)、通訊和高端設備儀器等領域發(fā)生根本性變革。
射頻同軸繼電器在國外發(fā)展較早,國外在20世紀40年代已經形成系列化、標準化的產品。而我國于2005年后才開始設計研發(fā),在最近十年左右的時間內得到快速發(fā)展,現在各品種已經相對齊全。
射頻同軸繼電器按射頻觸點形式可以分為單刀雙擲、雙刀雙擲、雙刀三擲(T型)和單刀多擲(單刀三擲以上)。每種結構均可以做成磁保持和常開型兩種類型產品。
射頻同軸繼電器主要是由低頻接線端子、電路控制結構、遙測指示端、電磁系統(tǒng)、推動系統(tǒng)、射頻切換系統(tǒng)和射頻接口組成。圖1是某型號射頻同軸繼電器的內部結構圖。
圖1 射頻同軸繼電器裝配圖(去外罩)
常見的射頻同軸繼電器低頻接線端子有三種形式,分別是采用各種連接器、玻璃燒接引線端子和采用聚四氟乙烯作為絕緣的引線端子。其結構圖如圖2所示。采用連接器接線端子用戶使用較方便,利用標準接口低頻連接器進行插拔拆裝,缺點是射頻同軸繼電器高度較高,產品安裝空間要求較大。后兩種低頻接線端子優(yōu)點是產品體積較小,產品安裝空間相對較小,缺點就是需要焊接接線,拆裝不方便。其結構圖如圖2所示。
圖2 各種低頻接線端子
這些低頻接線端子與電磁系統(tǒng)連接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通過印制板,與電磁系統(tǒng)線圈引線連接;另一種方式是通過引線將低頻接線端子直接與電磁系統(tǒng)線圈引線焊接。
射頻繼電器電路控制結構是根據用戶實際使用的需要而設計,以單刀雙擲產品為例來列舉射頻繼電器電路控制的種類。
1)線圈直接加電,無抑制二極管,電路圖如圖3所示,目前這種方式應用較少。因為線圈是一種電感,在線圈電壓關斷時會產生較高的反向峰值電壓,控制線圈電源存在被損壞的風險。
圖3 線圈直接加電電路圖
2)線圈兩端加反向抑制二極管,電路圖如圖4所示。此類電路控制結構可以對控制電源進行保護,是射頻同軸繼電器常用的方法。
圖4 帶抑制二極管電路圖
3)TTL控制電路圖,如圖5所示。此類電路結構可以通過低電壓信號來控制高電壓信號,實現對電磁線圈的控制。目前也是比較常用的方法。
圖5 TTL控制電路圖
4)自關斷電路圖如圖6所示。此類電路結構的優(yōu)點是可以節(jié)省整機的電源功耗,這在某些系統(tǒng)中,尤其是衛(wèi)星上應用是很有必要的;同時,產品電路控制系統(tǒng)功耗小,產品本身溫升較低,可以提高產品可靠性。磁保持結構射頻同軸繼電器建議采用此電路圖。
圖6 自關斷電路圖
5)帶有TTL控制的自關斷電路圖,如圖7所示。此類電路結構是整合上述兩種優(yōu)點而進行應用的。也建議用戶采用此電路設計。
圖7 自關斷與TTL控制電路圖
6)以上每種電路圖根據用戶的需要可以加上遙測指示,以自關斷電路為例,其電路圖如圖8所示。遙測指示在有些使用場合是必須有的。例如,衛(wèi)星上使用射頻同軸繼電器都必須有遙測指示端,可以方便故障排查,起到對衛(wèi)星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
圖8 帶遙測指示電路圖
射頻繼電器遙測指示端的作用,一方面是為了反饋射頻通道是否在工作的一種指示,另一方面顯示射頻繼電器通道的位置。目的在于辨認射頻信號傳輸路徑正確與否,防止誤操作,造成功率信號反射損壞設備。
目前遙測指示端設計結構有三種,如圖9所示。第一種是簧片與觸點接觸結構,此結構在單刀雙擲中比較常用,并且可以較好的反映出射頻通道動作情況,其缺點在于產品是非密封性結構,觸點表面容易被污染。第二種利用舌簧管作為觸點,其驅動線圈與對應的主通道線圈采用并聯工作的方式,通過線圈對舌簧管驅動實現指示狀態(tài),此結構在單刀多擲中較常用,優(yōu)點是可靠性高,缺點是不能直接反應出射頻通道是否動作,只表明電磁系統(tǒng)已經施加額定電壓;第三種同樣利用舌簧管作觸點,通過永磁體進行驅動,此種結構在雙刀三擲中較常用,該結構優(yōu)點是觸點可靠性高,同樣能反映出射頻通道動作情況,缺點是此產品設計時舌簧管安裝位置要求較高,以便永磁體對其進行驅動。
圖9 遙測指示端結構
射頻繼電器電磁系統(tǒng)是控制射頻通道可靠動作的核心部組件,對射頻繼電器的可靠性起決定性作用。目前電磁系統(tǒng)主要結構有三種,包括橋式平衡力結構、螺管式結構、磁鋼嵌入式螺管結構。各結構如圖10所示。橋式平衡力結構的優(yōu)點是抗振動水平較高,缺點是漏磁較多,單刀雙擲結構多采用此結構;螺管式結構優(yōu)點是磁路完全閉合,漏磁較小,可以做大行程產品,缺點是抗振動水平較低,單刀多擲結構或大功率產品多采用此結構;磁鋼嵌入式螺管結構優(yōu)點是具備螺管式結構優(yōu)點,同時還可以實現磁保持結構,此結構可以使用在單刀雙擲或單刀多擲等結構中。
推動系統(tǒng)結構是由電磁系統(tǒng)決定,它的作用是讓電磁力傳導到射頻切換系統(tǒng)中。常見結構有兩種,一種是平衡銜鐵式結構,此結構適合于橋式平衡力結構和磁鋼嵌入式螺管結構;另一種是電磁力驅動鐵芯直接推動射頻切換系統(tǒng),此結構適合于螺管式結構和磁鋼嵌入式螺管結構。
圖10 電磁系統(tǒng)三種結構
射頻切換系統(tǒng)主要包括內導體、射頻簧片、推桿和微波腔體等。其作用是傳輸射頻信號,對射頻指標性能的優(yōu)劣起決定性作用。常見微波系統(tǒng)結構有單刀雙擲、雙刀雙擲、雙刀三擲和單刀多擲(3擲以上),如圖11所示。另外,還有一種射頻繼電器切換系統(tǒng)內置1W左右負載,目的是為電源或輸入保留正確的阻抗,保證未使用的路徑不會因為信號反射過大而對系統(tǒng)造成影響,此種結構常用在小功率信號的產品,產品實物圖如圖12所示。
圖11 射頻切換系統(tǒng)結構
圖12 內置負載射頻同軸繼電器
射頻繼電器的射頻接口根據用戶使用的需要以及頻率和功率的要求,可以有多種接口的選擇,目前常規(guī)的主要有1.85、2.4、2.92、SMA(3.5)、TNC、N、SC和L29等接口,其接口特性阻抗均為50Ω,界面尺寸符合《GJB5246A-2018射頻連接器界面》要求。
目前隨著射頻傳輸系統(tǒng)小型化的需求和技術發(fā)展趨勢,射頻繼電器射頻接口向著便于集成化的表面貼裝式方向發(fā)展,如圖13所示。該射頻接口分別是引針式(高頻端子)和微帶結構(共面波導),使用時通過SMT焊接在PCB板上。
圖13 適合SMT工藝的射頻接口
本文對射頻繼電器(微波開關)結構進行了系統(tǒng)性的介紹,包括各部組件的幾種常見設計結構以及相應的應用場合,并且對各結構的優(yōu)缺點做了簡要的分析。這不僅對從事射頻繼電器研發(fā)人員有一定參考價值,也對射頻繼電器的選購具有一定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