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影
他以最獨特的方式回饋了家鄉(xiāng)親人,終其一生都牽掛著故國安危。
佛陀本是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的太子,雖然生活優(yōu)越,享盡榮華,卻憂患著人類生老病死的苦難,為謀求解脫之道而出家。經(jīng)過7年艱苦努力,佛陀最終在菩提樹下完成覺悟。他的父親凈飯王第一時間知道了這一喜訊——這是太子離開王宮后,給故鄉(xiāng)帶來的最初安慰。之后,佛陀傳法的消息不斷傳回故鄉(xiāng),從國王到百姓,無不期盼著他早日歸來。
盡管盼子心切,但凈飯大王知道,太子何時回來,他無法左右。他常派大臣四處打探消息,但派出的大臣一見到佛陀,就被他的慈悲心所感染,紛紛出家修行。一天,凈飯王收到了鄰國波斯匿王的來信,提到佛陀最近有回鄉(xiāng)的打算,喜出望外。他令國師的兒子、佛陀幼時的玩伴優(yōu)陀夷去看望佛陀,以便了解具體的行程。
優(yōu)陀夷來到拘薩羅國,在祇樹給孤獨園見到了佛陀。佛陀光明寧靜的氣質令優(yōu)陀夷心儀萬分,不由自主地提出要隨他出家修行。佛陀答應了優(yōu)陀夷的請求,為他安排了落發(fā)儀式。成為比丘的優(yōu)陀夷沒有忘記國王的重托,向佛陀敘說了這些年來王宮里的情況,轉達了大王盼望他早日回鄉(xiāng)的心情。7天后,佛陀派優(yōu)陀夷先行回國通報,自己則帶著300多名比丘,漸次向自己的母國游化。
闊別12年的太子終于要回來了,王宮上下無不興奮。消息也傳到佛陀出家前的妻子耶輸陀羅那里,王妃頓時陷入非常復雜的情緒之中。很快就能見到太子,她當然高興不已,但她該如何面對這位出家為僧的太子、眾人仰慕的佛陀?回想起太子不辭而別給自己留下的痛苦,十幾年來獨自養(yǎng)育兒子羅睺羅的艱辛,千百種思緒涌上心頭,她不禁掩面而泣。
當佛陀帶著比丘們來到迦毗羅衛(wèi)國境內,沿途受到熱烈歡迎??斓蕉汲菚r,佛陀在城南郊的尼拘律樹林中過夜。第二天一早,佛陀和比丘們來到城里,沒有選擇直接去王宮,而是像平時一樣,挨家挨戶沿街乞食。凈飯王聞訊帶著文武大臣前來迎接。當國王華麗的車隊和佛陀素樸的隊伍在迦毗羅衛(wèi)城的大街上相遇,凈飯王迫不及待地從車上下來,激動地奔向佛陀,佛陀則平靜溫和地迎向父王。愛子情深的凈飯大王本想上前擁住佛陀,但當兩人靠近,佛陀從容的神情頓時又令國王不知所措。
凈飯大王脫口而出:“悉達多??!你難道不想我嗎?我和你的母后,還有耶輸陀羅,都在日夜盼望你回來!”佛陀回答:“父王!我也一直想念著你們!”“悉達多,你為什么不帶著弟子來宮里用餐?你的母后早已準備好豐盛的菜肴迎接你們。身為太子,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沿街乞討,這讓我很難堪!”
佛陀則說道:“父王,請不要介懷,我是按照先祖的傳統(tǒng)行事,不是有意冒犯父王?!薄拔覀冡屽茸搴卧羞^乞討的傳統(tǒng)?”凈飯王問。“父王,我遵循的是自古以來沙門的生活傳統(tǒng)。平等次第乞食,是比丘們降伏自己傲慢心理的珍貴修行,也是把供養(yǎng)沙門的機會平等地施予每個人,不論富貴還是貧窮。這是比丘的生存之道,對自己和供養(yǎng)食物的人都有非常的利益?!狈鹜拥慕忉?,終于讓心情失落的凈飯王心開意解。
佛陀攙扶著父王走向王宮。一路上,年老體邁的凈飯王不住勸說佛陀留下治理國家,還表示他愿意馬上將王位傳給佛陀。佛陀柔和而堅定地告訴父王,已經(jīng)覺悟的佛陀當以傳播真理為本分,幫助眾生脫離生老病死的束縛才是自己的責任。
王宮里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大家分列兩側,恭迎佛陀和凈飯王走過。佛陀雖然身披樸素的袈裟,但慈悲光明的氣質與以前的憂郁形象已截然不同。佛陀的養(yǎng)母摩訶波阇波提王后帶著宮女以最尊貴的禮儀頂禮佛陀,佛陀扶起王后,輕聲說:“母后辛苦了!”話音未落,王后已泣不成聲。佛陀攙扶著王后坐下來,國王請佛陀坐在早已備好的法座上,老臣和親眷們依次向佛陀頂禮問安。恢復了情緒的王后,趕緊讓人去請耶輸陀羅。
耶輸陀羅一個人在自己的宮殿中,正默默地傷心。羅睺羅跑了進來,大聲對母親說:“父親已經(jīng)到了,祖母請您過去呢。”說著就拉起滿面淚痕的母親,一起來到大廳。
耶輸陀羅母子的出現(xiàn),令整個大廳突然安靜了下來。佛陀平靜地站起來,緩緩地迎上去,無限慈悲地注視著耶輸陀羅母子。耶輸陀羅則仰視著佛陀的面容,感覺到那清凈慈悲的目光似乎直透自己心底。在佛陀目光的攝受中,她十幾年來的委屈與痛苦一下子融化了,清凈與感動的力量涌遍全身。耶輸陀羅不由自主地俯身下去頂禮佛陀。佛陀扶起她,依然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她,朗聲地告訴她,又像是對大眾宣布:“耶輸陀羅,你為我受苦了!我曾說過,痛苦會結束的,我已打敗了老病死,徹底實現(xiàn)了覺悟,為我也為眾生高興吧!”耶輸陀羅趕緊讓羅睺羅拜見父親,佛陀慈愛地看著獨子,手摸著他的頭說:“都這么大了,時間真快??!”看著這一幕,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凈飯王為佛陀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但佛陀只取少量食物放在缽中,然后靜默食用。餐后,凈飯王請佛陀講述這十幾年的經(jīng)歷并開示佛法智慧。佛陀對眾人說:“過去我雖在王宮中過著奢華的生活,但我心中很不安寧。如今,我穿著破衣爛衫,吃著粗茶淡飯,但內心安詳自在,無比快樂。假如你們也想進入清凈的涅槃之境,唯有修習八正道……”眾人凝神細聽,如醍醐灌頂。經(jīng)典中記載,就在佛陀第一次回歸故鄉(xiāng)時,國王和王后先后開啟了圣賢智慧。
為了支持佛陀的弘法事業(yè),凈飯王號召所有釋迦族人,每家送出一人出家修行。很快就有500多位釋迦族的青年成為比丘,并有7位佛陀的王族兄弟加入僧團。凈飯王在尼拘律樹林建造了漂亮的寺院,用來安頓僧團,這就是著名的尼拘律園。每次佛陀回到故鄉(xiāng),都會在尼拘律園居住和弘法。
對于佛陀來說,一方面,所有的眾生都是他的眷屬,有眾生的地方就是佛陀的家鄉(xiāng),他平等慈愛一切眾生,沒有絲毫分別之心。另一方面,佛陀對于養(yǎng)育自己的家鄉(xiāng)父老,始終有著深沉的眷戀,他不但以最獨特的方式回饋了家鄉(xiāng)親人,奉獻給他們無價的真理之寶,而且終其一生,都牽掛著故國的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