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1991年,接受法國《解放報》采訪時,77歲的瑪格麗特·杜拉斯對記者說:“即使在死后,我也能繼續(xù)寫作?!睍r人都以為這位女作家狂傲到極致,沒想到她說的是事實。2018年5月,《1962—1991 私人文學史》出版,是這位已逝作家的最新作品。
二戰(zhàn)后的法國作家里,杜拉斯或許是作品被翻譯成中文最多的一位。她的一生就是一部不停創(chuàng)作的小說。1914年,杜拉斯出生于法屬印度支那,父親早逝、母親冷漠、大哥暴虐,殘酷的家庭關系、貧苦的殖民地生活,讓少女時代的杜拉斯聰明、早熟、放蕩,且不加掩飾。
她有眾多驚世駭俗的愛情:15歲時,在湄公河的輪船上遇到了一個中國情人;25歲時與羅貝爾·昂泰爾姆——法國前總統(tǒng)密特朗的戰(zhàn)友,一位勇敢的抵抗組織將領——結婚,他包容她、理解她,盡管后來離婚,也與她的情人迪奧尼·馬斯科洛和平共處;她的最后一段愛情是66歲時,一個27歲的男人走入她的生活。當時媒體問她此生是否不再移情別戀,杜拉斯說:“誰知道呢?”
愛情把她變成了文學的“情人”。杜拉斯寫自己的愛情、性、欲望,把真實藏在永不停止的筆尖之下。如她所說:“人們所掩飾的,我要像在陽光下一樣把它寫出來?!庇谑牵闪伺涯婧陀赂业拇~,曾直言不諱地對記者說:“如果我不是作家,我應該會是一個妓女?!?/p>
作為一個女人,有人欣賞杜拉斯,也有人唾棄她;而作為一個作家,杜拉斯的文學魅力無可抵擋。她的代表作《情人》暢銷250萬冊,被譯成43種文字。她的名句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閃閃發(fā)光:“那時候,你還很年輕,人人都說你美……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xiàn)在備受摧殘的面容?!薄皭壑谖?,不是肌膚之親,不是一蔬一飯,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一生之中,杜拉斯創(chuàng)作了70多部著作,20余部電影,足以讓她成為法國文學史上不容忽視的作家。
上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是法國文學圈的黃金歲月,也是杜拉斯的鼎盛時期。新書中,杜拉斯用44篇訪談,將寫作背后的故事,向讀者娓娓道來。歷時30年,重復的、矛盾的、自我推翻的,還原出杜拉斯變化而豐富的心路歷程。
書的起點是1962年。當時《廣島之戀》剛被改編成電影,杜拉斯贏得了前所未有的聲名。后來,她越來越像明星,無處不在又無法捕捉。到70歲《情人》出版時,杜拉斯掛在嘴邊的話是:“當我越寫,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來,我迷失在文字里?!?/p>
在最新出版的作品里,讀者看到的杜拉斯是多面的。她在政治上有過追求,參加過抵抗運動,加入過法國共產黨,反對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自稱“密特朗主義者”,對這位法國總統(tǒng)異常景仰。賢惠起來,她也能把生活打理得妥妥當當。
“寫書人永遠應該與周圍的人分離。這是孤獨,作者的孤獨、作品的孤獨?!倍爬雇砟暝陔S筆集《寫作》中如此寫道。如今,借由這本文學史,她得以走出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