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策
[摘要]:筆者依據(jù)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針對芝麻高產栽培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使用到的理論知識及技術措施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在日后相關工作人員,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起到一定借鑒性作用。
[關鍵詞]:芝麻;高產;栽培技術;分析;現(xiàn)階段
1.問題研究背景及意義
我國芝麻種植歷史十分悠久,但是芝麻高產早培技術研究起步時間卻顯得比較晚一些,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50年代末期,往往是開展密度、施肥以及病蟲害防治領域當中的單項實驗活動,在日后地膜覆蓋、定期打頂以及病蟲害綜合防治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以往的半個世紀當中,在芝麻高產栽培技術領域當中的研究工作深化水平不斷提升的情況下,芝麻栽培技術研究活動逐步從單一性比較強的技術研究向著綜合性高產栽培技術的方向轉變,針對芝麻品種特征,栽培技術以及綜合配套技術等領域當中的內容進行研究,創(chuàng)造出來了一定高產記錄,也讓芝麻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證明了芝麻實際上并不是一種低產作物。但是以往一段時間當中,芝麻種植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芝麻產量下降以及品質降低等問題的幾率比較高,在此情況下自然會對農民生產積極性與主動性造成一定影響,對芝麻產量造成影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去自然因素以及品種混雜之后的退化問題之外,栽培技術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因素,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
2.芝麻高產理論知識分析
芝麻的發(fā)育進程分析,生產活動進行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會將芝麻的生育進程劃分為。生育前期、中期以及后期,如果要對產量做出保證,應當對芝麻生長發(fā)育進程的科學合理性做出保證。高產芝麻生育進程的合理性應當在前中后期三個階段當中實現(xiàn)“三接近”。路鳳銀開展實驗得到的結果顯示,在出苗至現(xiàn)蕾和盛花到封頂這一段時間當中,早熟品種相較于晚熟品種生育的天數(shù)要少一些,生長發(fā)育的速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終花到成熟這一個階段當中,早熟品種相較于晚熟品種來說,生育天數(shù)要顯得長一些,灌漿時間自然也會顯得比較長,這就是早熟產品獲得高產的幾率比較高的重要原因,現(xiàn)蕾早晚可以作為早熟芝麻的一種重要特征,初花早晚和成熟期之間并任何必然關系;在同一個生育期當中,各個階段當中的生育天數(shù)之間其實是相互制約的。
3.芝麻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如果想要對作物的高產做出保證的話,優(yōu)秀的種子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優(yōu)秀種子是農作物得到高產的內在因素,現(xiàn)階段綜合性以及實際表現(xiàn)比較好,適應性比較強,并且可以在各個地區(qū)中職的品種有駐芝1號、2號、豫芝14號以及中芝10號等。在日常生產相關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每一畝的產量基本上可以達到100kg之上。
輪作換茬,如果連續(xù)開展芝麻種植活動的話,有可能讓芝麻產地領域當中的病害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一些,芝麻如果連作超過1年之上的話,大田當中發(fā)現(xiàn)病害問題的幾率在一半以上,連作兩年以上的芝麻大田當中發(fā)現(xiàn)病害問題的幾率達到80%以上,重茬田地當中病蟲害問題十分嚴重,即便是間隔一年再開展種植活動,病害問題仍然會顯得較為嚴重,在土壤瘠薄的土地當中病害問題會顯得更為嚴重一些,最好是在上一次芝麻種植活動完成之后,間隔兩年以上再開展芝麻種植工作。在芝麻種植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最好是應當和玉米、大都以及棉花等農作物之間開展3-4年的輪作。
溝廂改革,因為芝麻的種子十分細小,因此沒有辦法深插,因此對表面土層保墑效果提出比較高的要求,土層的平整性以及細碎性都應當?shù)玫奖WC,適當施行深耕操作,可以讓根系的生長速度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在此情況下自然可以將土壤當中的養(yǎng)分逐漸轉化,也可以讓病害問題得到有效地控制,芝麻不耐漬澇,受漬之后容易出現(xiàn)病害問題,也有可能出現(xiàn)生長發(fā)育不良問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xiàn)風倒問題。
雙層播種措施,在適當早播種的前提條件下,應當施行搶晴雙層播種措施,也就是在土地耕翻活動完成之后,立即夾播一層種子,單粑粑一次,在播種一層種子,最終橫向粑粑、再縱向粑粑,將土壤調整的較為平整,施行這種播種措施得到的好處是,在氣候較為干旱的情況下,底層的種子可以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并按時生長,在雨天墑情較為充分的情況下,淺層的種子完成出苗活動是較為容易的事情,在干旱以及雨天的情況下應當施行雙保險措施。
適當早播種,適當早播種可以讓生育期得到一定程度提升,夏芝麻適當播種時期一般情況下是在5月下旬以及6月上旬,遲播芝麻生育前期處于溫度比較高的環(huán)境之下,幼苗生長速度比較快,營養(yǎng)生長期較為短暫,等進入到開花期之后,溫度逐漸降低,生長速度也會隨之降低,在此情況下也就難以對產量做出保證。麥套芝麻,套種適宜時期一般情況下是麥子收割之前的10天左右,小麥生長差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早播種一些,芝麻種子自身的出土能力較為低下,因此播種深度應當控制在3cm左右,不應當深播。播種工作進行的過程當中可以使用到條播、穴播以及撒播三種模式。在播種工作正式開展之前,應當將播種時期以及播種地點實際情況作為,科學合理的在各種類型的播種模式當中進行選擇。
結語
芝麻田當中出現(xiàn)幾率比較高的雜草是馬塘、狗尾草以及牛筋草,在某些區(qū)域當中,因為農民沒有妥善的應用除草劑,因此會形成一定藥害問題,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前茬除草劑殘留藥害以及當季除草劑使用不恰當?shù)那闆r下引發(fā)的藥害問題,在我國芝麻田當中化學除草占比呈現(xiàn)出來一種逐步提升的態(tài)勢,在此情況下引發(fā)的芝麻重新播種面積也逐漸提升,在此背景下,芝麻播種活動進行的過程當中,應當使用到的是封閉性除草劑,也應當依據(jù)現(xiàn)行規(guī)章制度當中提出的要求使用除草劑,以便于可以對藥害問題出現(xiàn)的幾率形成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張濤. 皖北地區(qū)夏芝麻高產栽培技術探索[J]. 綠色科技,2017,(13):217-218.
[2]黃華磊,周燕,李艷花,石有明,肖長明,劉濤. 重慶地區(qū)芝麻高產栽培技術及產業(yè)發(fā)展建議[J]. 南方農業(yè),2017,11(19):73-75.
[3]汪瑞清,肖運萍,魏林根,呂豐娟,袁展汽,劉仁根,林洪鑫. 紅壤旱地重茬芝麻高產健身栽培技術研究[J]. 南方農業(yè)學報,2015,46(11):1970-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