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浪漫愛情與務(wù)實婚姻,猶如虛與實,相伴相生。愛情如果脫離了柴米油鹽,只在虛空的海誓山盟中游蕩,大抵不會長久。大多數(shù)女人,即便結(jié)婚多年,兒女成群,也始終保有一份少女的浪漫情致,希望婚姻至少像窗臺上的塑料花,撣撣灰塵,拿水一沖,便又鮮艷如初。也因此,女人們在婚姻中總是不能夠稱心如意;戀愛的時候,試圖控制男人的心,一腳踏入婚姻,又心心念念男人的錢包,并在一切與金錢流向有關(guān)的細枝末節(jié)上,大動干戈。似乎,控制了金錢,也就抓住了男人的心,并護佑了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
而聊齋中既擅愛情又擅理財?shù)陌浊锞?,擱在當(dāng)下,也絕對位居最聰明女性行列。這種聰明更多地屬于通透豁達的高情商,而非功利自私的心機婊。當(dāng)下女人若能得其浪漫之心,再習(xí)其理財大法,在情感頗為動蕩的當(dāng)下,怕也不必日日焦慮于如何守著家業(yè),盯著夫君,跟小三們斗個你死我活。相反,一放手海闊天空,將緊抓住錢袋子的心,換成如何讓錢生錢的理財謀略,便會發(fā)現(xiàn),學(xué)會打魚,要比處心積慮地給人要魚,快樂得多,也更有尊嚴得多。
感性與理性,在白鰭豚精化身而成的白秋練身上,完美交融。她與愛吟詩弄詞的書生慕蟾宮的相識相愛,可謂電光火石。這種燃燒,絕不是小火慢熬的溫柔派,而是山呼海嘯,瞬間崩塌。相比起白秋練的聰慧,書生慕蟾宮則簡單得多。當(dāng)初跟著父親,從河北南下湖北經(jīng)商,還要隨身帶書閱讀。父親明明讓他看管貨物,他偏偏像偷吃糖果的孩子一樣,瞅準(zhǔn)機會便拿起書來高聲朗誦。跟著同樣是白鰭豚的母親管理水上行旅的白秋練,正是十五、六歲的懷春少女,想來她早就暗暗地在水下窺視著南來北往的船只,尋找著能砰一下撞開自己心門的如意郎君。所以她在最初,就顯示出追求愛情的大膽與奔放。恰是慕蟾宮執(zhí)卷鏗鏘朗誦的動人剪影,讓窗外的白秋練,日日竊聽不夠,還要思春;纏綿悱惻地思春也就罷了,還思到絕食不眠,幾乎丟了性命的地步。
而今的女人,是少有白秋練這樣純真的品質(zhì)了。愛一個人,就愛得火辣大膽,一心一意認準(zhǔn)了他,除此之外的任何男人,都不在她的眼中。時下愛舞文弄墨的男人們,也少有這樣的好運氣,只靠讀詩誦詞,就能將一顆少女的心,砰然擊中。新時代的女人們大多務(wù)實,趨利,除了少女時代,會有面若桃花的羞澀,人越成長,眉眼中的嬌羞與純凈就越少見。而成了少婦,還能保持一份單純與美好的,那幾乎是女人中的上品,更是人中的奢侈品。
白秋練的母親生性豪放,頗有俠女氣質(zhì),看女兒茶飯不思,相思成疾,便棄了臉面,親自登門提親。老太太開門見山,并不像當(dāng)下的岳母一樣拿腔拿調(diào),百般刁難,而是直言慕蟾宮快要把她的女兒給殺掉了,所以她要親自做媒,將女兒許配給他。慕蟾宮對白秋練有過驚鴻一瞥,心里喜歡,但又膽小,怕父親責(zé)罵,所以只能據(jù)實相告。老太太可不管這些,直告怯懦書生,世間婚姻,很多時候即便委曲求全,也不能結(jié)為連理,像她這樣將女兒送上門,竟被他不識時務(wù)地拒絕,那么好吧,他也要付出代價,此后別再想回到北方!
岳母對待未來的女婿,總是挑三揀四;只不過人間的岳母們,境界不高,沒有足夠分量的物質(zhì)誘惑,斷不會看你一眼。蒲松齡筆下的花妖鬼神,倒是純粹得多,女兒看上了人家公子,直接上門提親,提親不得,那就運用法力,將商船阻礙在沙石之中,讓那不識相的書生,守著一船的貨物滯留楚地。
慕蟾宮的父親慕小寰,顯然缺乏白秋練母親的境界。作為商人,他一切以利為上。兒子小心翼翼將提親一事說出的時候,他嗤之以鼻,覺得女孩子懷春,實在不靠譜。而在商船受阻之后,他又因來年貨物能高價售出,而立刻將兒子留下,自己興沖沖返回河北取過冬盤纏。
父親前腳剛走,未來岳母就跟了來。這次她直接將相思成疾的白秋練,抱上慕蟾宮的床,還給女兒解開衣服,并留下一句:人病成這樣,你也別高枕無憂,沒事人一樣!便扭頭出了門。
這狂放風(fēng)格,現(xiàn)代的岳母們是絕對學(xué)不來的,不修煉到骨灰級,不足以克服女性的勢利與自私。若自家女兒被哪個小子迷得神魂顛倒,做母親的,一會訓(xùn)斥女兒沒有出息,二會托七大姑八大姨,仔細打探對方家境和未來前程,三會想法設(shè)法,讓那人主動登門,可不能掉了自家女兒身價,免得日后婚姻生活中,失了家庭地位。
但白秋練的母親不,她直指核心,知道女兒愛上慕蟾宮,那就破除一切阻礙,奔女兒想要的幸福終點站——婚姻而去。而這,無疑是兩個人的愛情中,最為重要,也最為核心的一點。
一切都水到渠成。只不過朗誦了一首詩,白秋練就起死回生般有了生機。而在盡享一晚魚水之歡后,更是楚楚動人。前來帶她回去的母親,看女兒如此快樂,便直接放手,任她享受這人世間最美的一段愛情。這時做母親的,也不再想著是否能夠得到佳婿,得到婚姻。她只要女兒光彩照人地活著,只要她簡單如一朵云,一株草,一汪水,除此之外,都是虛無。于是她將女兒留下,任由這一對有著相同讀書志趣的情侶,用熱烈的愛情,燃燒著湖上的日日夜夜。
世間有慈悲大度的岳母,也必有功于算計的親家。白秋練用一首詩,就占卜到她與慕蟾宮想要結(jié)成連理,并不會一帆風(fēng)順。果然,等到父親從河北回來,慕蟾宮再次提起白秋練,他勃然大怒,認為兒子找了妓女,大罵一頓不夠,還細細盤查貨物是否缺失。盡管白秋練有預(yù)知世事的能力,但在這樣一個倔強暴躁又重利輕義的父親面前,一時也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于是她唯有用法力讓商船再滯留兩月,以此覓得短暫歡愛。
但不管怎樣挽留,端午節(jié)后,一場大雨還是讓商船從泥沙中浮起,帶走了慕蟾宮。這一次,相思成疾的成了慕蟾宮,各種求醫(yī)拜神招數(shù),都一一試遍,依然不見好轉(zhuǎn)。慕蟾宮深知父親老頑固,只能偷偷求助母親,告訴她,除了白秋練,無人可以醫(yī)好他的相思病。這一句再次引發(fā)父子間的矛盾,讓做父親的憤怒不已。但最終,奄奄一息的慕蟾宮,讓慕小寰有了失去香火的恐懼,只好帶他前往楚地,尋找白秋練。
未來的岳母,早就扮作打魚婦,在洞庭湖上等著他們的到來。這一對親家的相見,頗具戲劇性,其對兒女愛情的態(tài)度,也對比鮮明。一個讓女兒盡享愛情,不管這愛情是否能開花結(jié)果;一個瞥見白秋練明艷照人,卻懷疑不是良家女子,并嫌棄其家境卑微。但為了兒子性命,這老頑固還是拉下臉皮,懇求白秋練前去見上一面,救救他的兒子。做母親的,明明希望女兒前去,但還是以沒有婚約為由,試圖做最后的爭取。但在白秋練的眼淚面前,她最終放棄了最后的防線。
這一放棄,原本一對親家的針鋒相對,陡然一轉(zhuǎn),成為白秋練與未來公公的斗智斗勇。兩個人的婚姻保衛(wèi)戰(zhàn),自此盡顯白秋練的商業(yè)才華。
幾首詩便讓慕蟾宮康復(fù)如初,但這個文弱的書生,擅長卿卿我我,讀詩誦詞,面對固執(zhí)的父親,卻一籌莫展,毫無男人應(yīng)有的主見。這時的白秋練,既沒有抱怨牢騷,也沒有尋死覓活,而是在看清商人慕小寰重利輕義的本性后,積極尋找應(yīng)對的策略,那就是借自己對未來市場高超的預(yù)測能力,讓慕小寰轉(zhuǎn)身向她求助。
白秋練讓慕蟾宮轉(zhuǎn)達她的第一步“招數(shù)”,將能夠在河北高價售出的貨物名單列出,讓慕小寰采購。慕小寰當(dāng)然不信任白秋練,但商人的本性,還是讓他決定賭上一把,將一半的錢拿去投資。果不其然,慕小寰看中的貨物,血本無歸;而白秋練選中的,則全部高價售出。慕蟾宮當(dāng)然抓住時機,對父親吹耳旁風(fēng),說白秋練下了保證,能讓他變成百萬富翁。除了滾滾而來的金錢,還有什么能讓一個商人更心花怒放呢?不過是一個許諾的誘餌,便瞬間擊中慕小寰的要害,讓其帶上所有本錢,南下為兒子求婚。
為了未來可以預(yù)見的家族利益,慕小寰再一次低下頭顱,帶了好禮,送上好言,懇求老太太答應(yīng)兒女的婚事。老太太當(dāng)然早就知道慕小寰要來求親,隱匿在洞庭湖上,讓他好一番尋找,才在幾天后現(xiàn)身。一旦現(xiàn)身,她一如既往地重情輕利,退回慕小寰的彩禮,只精心挑了良辰吉日,將女兒嫁出。兩個人的較量,自此結(jié)束。老太太退回的是彩禮,收到的,卻是來自慕蟾宮家族的敬重。
以后的故事,自然是富貴小康之家的幸福生活。不管是白秋練因水土不服而每天食用罐中洞庭湖水的奇異,還是龍王因無法將白秋練納為嬪妃,而把其母放逐岸邊被人捕獲的傳奇,再或慕蟾宮在水上追趕真君,為其岳母請求免死牌的奇特經(jīng)歷,都不如為一場婚事而生的一波三折中,白秋練所呈現(xiàn)出的深情與智慧更為動人。
但到底還是商人之家,一切以利為上,在營救被漁夫捕捉的母親時,因為贖金太高,慕蟾宮略有猶豫。為慕家掙下無數(shù)家產(chǎn)的白秋練,終于不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是直接以投湖自盡威逼。而在慕蟾宮得知白秋練為白鰭豚精時,白秋練再一次直言,如果慕家嫌棄自己是異類,那她將選擇留下兒子,嫁給龍王,享受世間榮華富貴。還好,之前為愛彼此相思成疾的經(jīng)歷,讓一切橫在婚姻面前的障礙,都可以跨越。而世間所有的夫婦,最初相戀時,彼此有多少真情付出,在旅程中又有多少世俗的利益,得以很好的勾連和解決,那么,當(dāng)遭遇飛來橫禍,便能夠有多大的力量,破除命運的枷鎖,護佑婚姻的完整。
所以當(dāng)災(zāi)難過去,婚姻生活又回到最初的純粹,慕小寰南下采購,無法及時攜帶洞庭湖水回家,白秋練因此奄奄一息時,都不忘叮囑慕蟾宮,每日讀詩給她,可使其身體不會腐爛,一直熬到救命的湖水到來。而慕蟾宮在父親去世之后,更是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為了愛情,南遷楚地。
想來他們的婚姻,因了這份可以穿越一切世俗障礙的真情,當(dāng)是自此相伴到老,再無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