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健
【摘要】 目的 觀測少林內功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的影響。方法 設立少林內功功法試驗組和對照組,運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觀察練功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的變化。結果 發(fā)現(xiàn)實驗組在通過12周少林內功功法練習后與相應對照組(不參與任何練習者)相比,臂力、握力、腰腹力量均有顯著提高,測試結果具有顯著性。結論少林內功可提高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的上肢和腰腹力量,對女大學生體質的增強有促進作用,與其他相應力量訓練項目相比有方便靈活、安全系數(shù)高、經濟實惠等優(yōu)勢,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少林內功;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
文獻分類號:G8
1 前言
著名學者阿斯特朗認為女子的力量比男子小三分之一。維爾莫勒通過測試發(fā)現(xiàn),女子上肢和軀干力量明顯低于男子,尤其是上肢力量要比男子低43%-63%[1]。在日常生活和多年體育課教學中發(fā)現(xiàn),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普遍存在較差現(xiàn)象。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一是由于繁重的學習任務,抽不出時間進行運動;二是害怕出現(xiàn)運動傷害或害怕將手腳練粗不漂亮而放棄運動;再者,沒有適合的運動場所或缺乏正確的練習方法等。從而造成四肢力量薄弱,體能下降現(xiàn)象。這在高校是較為普片存在的問題。我們知道:力量素質是人體運動的基本素質,它不但對人體運動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且還能促進其它身體素質的發(fā)展[2]。發(fā)展力量素質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抗阻訓練或力量訓練等。但這些方法;一是需有一定的場地與設備支持,二是需有較好的安全措施保障。這對練習者有一定要求。
少林內功是我國傳統(tǒng)功法之一,原為武林強身的基本功。具有運動量較大,增勁效果明顯的特點[3]。練習時不受場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練習形式多樣,安全系數(shù)較高,易被女大學生們所接受。長期練習能增強其臂力、指力和腰腹力量。本文通過對“少林內功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的影響”進行研究,探究少林內功對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影響的機理。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少林內功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影響為研究內容,隨機選擇貴陽中醫(yī)學院適合受試要求的在校女大學生為實驗對象,其中實驗組54名(習練少林內功者),對照組54名(不參與任何練習者),受試者均無心肺疾病史,身體形態(tài)正常,以前未成學習過少林內功,并且未進行其它有針對性的力量練習。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相關渠道查閱相關書籍、文章等,收集有關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并對資料進行整理歸納,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2.2 實驗觀察法
實驗前,分別篩選適合受試對象的108名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組54名、對照組54名)進行年齡、身高、體重、左、右手握力、單杠屈臂懸垂、俯臥撐、一分鐘仰臥起坐八項指標進行測試。測試儀器、場地均由貴陽中醫(yī)學院提供。實驗組每周確保4次,每次60分鐘,在有指導教師組織下的少林內功功法訓練;其主要內容包括一般準備活動、基本襠勢、基本動作和一般放松活動;并將其基本動作編串成套路,每個動作連續(xù)重復2次,每套動作重復三遍,并配以音樂進行練習,控制練功的密度和強度;對照組不做任何相關訓練。實驗持續(xù)12周。實驗后,又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108名受試對象進行了左、右手握力、單杠屈臂懸垂、俯臥撐、一分鐘仰臥起坐五項指標的測試,觀察、比較實驗前、后兩組上肢和腰腹力量的變化。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分別對練功組、對照組進行實驗前后,組內、組間的對比測試,將測試到的數(shù)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算出練功前、后樣本均值相等的概率,即P值。
3 結果與分析
3.1 結果
3.1.1 受試者年齡、身高、體重一般情況
由表1不難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說明兩組樣本的同質性,符合實驗研究標準。
3. 1.2 實驗組與對照組練功前各項力量指標數(shù)值對比
由表2發(fā)現(xiàn),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各項力量指標: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屈臂懸垂、俯臥撐、一分鐘仰臥起坐測試結果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組樣本的同質性,符合實驗研究對象標準。
3.1.3 實驗組練功前、后各項力量指標數(shù)值對比
表3顯示,實驗組54例非體育專業(yè)女大學生經過12周少林內功功法的練習,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屈臂懸垂、俯臥撐、一分鐘仰臥起坐的測試數(shù)值均有改變,測試結果均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
3.1.4對照組練功前、后各項力量指標數(shù)值對比
表4顯示,對照組54例受試者在12周實驗期間,因未進行任何針對性訓練,表現(xiàn)出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屈臂懸垂、俯臥撐、一分鐘仰臥起坐的測試數(shù)據結果無顯著變化(P>0.05),說明對照組在實驗前后各部分的力量沒有明顯變化。
3.1.5 實驗組與對照組練功后各項力量指標數(shù)值對比
表5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練功后各項測試指標對比,均有顯著性的變化,左手握力增長(P<0.001),右手握力增長(P<0.002),屈臂懸垂增長(P<0.000),俯臥撐增長(P<0.000),測試結果均表現(xiàn)出特別顯著性差異(P<0.01);一分鐘仰臥起坐也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3.2 分析
少林內功源于武術強身的基本功,它以站襠為基礎,注重腰腿的“霸力”和上肢運勁的鍛煉。它運動量大,講究蓄勁于指端,以力貫氣,以氣生勁,循經絡而達四肢腰背。上肢在做各種動作時,要求凝勁于肩、臂、肘、腕、指,力隨氣行,注于經脈[4],具有增強肌肉力量,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其練習過程,是在全身放松的基礎上,運用特異的技巧力,使人體肌肉在一定強度上發(fā)出的緊張力。這種運動方式,是人體關節(jié)的拮抗肌同時作強制性的靜力收縮,它是一種有效提高肌肉耐力和力量的鍛煉方法[5]。練習過程中,要求上肢動作要“蓄勁于腰,發(fā)力于指”。上肢在做各種旋轉、推拉、上舉、下落;腰腹部做各種前屈、回拉等動作時均要求蓄力。這有助于相應各肌群力量集聚,具有增強各部分肌肉力量的作用。因而,通過練習女大學生左右手的握力、屈臂懸垂、俯臥撐、一分鐘仰臥起坐等測試指標均有顯著的提高,這表明習練少林內功能有效提高女大學生的上肢和腰腹力量。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通過實驗組(少林內功習練者)與對照組(不參與任何練習者)持續(xù)12周的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實驗組經過每周4次,每次60分鐘的少林內功功法練習其左手握力、右手握力、屈臂懸垂、俯臥撐等指標均有顯著的增強(P<0.01),一分鐘仰臥起坐指標也有提高(P<0.05);而對照組由于未進行任何針對性訓練,在相同時段內這五項指標基本變化不大(P>0.05),說明少林內功具有顯著增加女大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的作用。
4.2 建議
力量素質是人體最基本的素質,是發(fā)展其他各項素質的基礎,是人體活動的保證[6]。力量素質訓練可提高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促進體脂分解代謝,改善形體的作用[7]。目前,增對人體肌肉力量訓練方法有很多,如:普拉提、CROSSFIT等。這些訓練方法能較好增強人體各部分肌肉力量,使人健美強壯。但每一種訓練方式都有其自身的優(yōu)劣勢。如,在練習方式上,普拉提大多需在墊上完成,這就需一定的場地、設備、器材等,而CROSSFIT也需大量的器材與場地。而少林內功的練習方式是通過徒手進行,對于場地、設備沒有過高要求。從安全角度看,少林內功相對于器械練習而言安全系數(shù)相對較大。因此,建議女大學生多參與少林內功的學習與練習,這不但有利于力量的增強,也有利于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素質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朱靜華,叢軍.應重視發(fā)展高校女生的上肢和軀干力量[J].田徑,2008(4):20-21.
[2] 劉曄,鄭曉鴻.體能訓練基本理論與實用方法[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1.
[3] 呂明.推拿功法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4] 周信文.推拿功法學[M].上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出版社,1994.
[5] 呂立江.推拿功法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
[6] 彭雪玲,李剛主編.大學體育與健康[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7] 張靜.力量訓練對女生身體素質的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26):19-20.
注:本稿件為貴陽中醫(yī)學院2012年院內科研課題。合同號:貴中醫(yī)科院內[201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