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一飛
1970年生,陜西西安人,畢業(yè)于西本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F任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文物犯罪偵查大隊大隊長,一級警督。
身高1.86米的韓育林有兩條大長腿。 這本是抓捕行動的最后一步,他和隊友把犯罪嫌疑人押解回局,接下來就將進入審訊環(huán)節(jié)。警車開進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大院,車門打開,犯罪嫌疑人在落地的瞬間突然甩開警員,拼命向馬路逃竄。
韓育林和同事立馬追了上去。200米、300米, 一直追到400多米遠的一個十字路口,嫌疑人實在 跑不動了,被韓育林一把摁住?;氐睫k公室,坐在椅子上喝水的時候,韓育林額邊的汗珠冒了出來。剛工作時,他曾經追捕過一個體校畢業(yè)的嫌疑人,跟在后面狂追了1公里多,直到趕來增援的警車將其逼停。后來他才知道, 對方拿過萬米長跑的冠軍。時隔20多年,這場400 余米的追逐讓他察覺到自己體能上的變化,跑完
“是真的感覺到累了”。其實,48歲的韓育林依然是整個文物犯罪偵查大隊里最能跑的人。下盜洞、抓逃犯、追文物, 他這個大隊長始終沖在第一線。
盜墓這行古已有之。曹操曾設“摸金校尉” 一職,專門負責挖墳掘墓,盜取其中財物以充軍餉。韓育林要對付的,是當下依然活躍的現代版“摸金校尉”——盜墓賊。
處理文物案件,少不了和墓打交道。因為工作的原因,韓育林接觸過不少古代墓葬,印象最深的是一座皇家陵墓 :“墓室起碼有半個籃球場那么大,壁畫上的紅色顏料鮮艷得像剛畫上去一樣。” 那陵墓的主人,是唐代貞順皇后武惠妃。西安的老百姓十之八九都知道那段盛唐的故事 :她是唐玄宗的寵妃,也是壽王李瑁和新婚王妃楊玉環(huán)的母妃。在她死后,才有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故事。韓育林和這座盛唐寵妃的墓打交道時,它已經被盜墓分子光顧過,墓里連武惠妃的石槨都不見了。
那是一具27噸重的彩繪浮雕石槨,由31塊獨立的構件拼成,內外均雕刻有侍女、花卉、鳥獸等圖案。嫌疑人楊某先后糾集20余人,盜掘墓中文物長達一年之久,連石槨也不放過。他們將石槨分解、打包,以100萬美元的價格賣到了美國。韓育林和同事從舉報信息查起,直到建立完
整的證據鏈。后來專案組又從西安跑到香港,和美國人進行一輪輪談判,最終將這件國家一級文物追討回來。如今石槨被保存在陜西歷史博物館中,韓育林也曾去里面參觀過。追回武惠妃的石槨,為他贏得了從警以來第一次個人一等功,那是2010年的事了。
如果說追討文物需要的是“燒腦”,那么現場抓捕則要面對更驚心動魄的危險。
一次抓捕行動中,韓育林帶領隊友包圍了正在地下盜掘古墓葬的一伙嫌疑人。但任憑上面怎么喊話攻心,對方就是不從地下出來。韓育林擔心嫌疑人在墓中窒息死亡,決定下去逼對方出來。他和另外一位隊友被繩子吊著下到了七八米深的盜洞中,不見人影,側身細聽卻能聽見極輕的說話聲,原來盜洞側面還有一個橫著打的洞。
這種情況并不鮮見,狡兔尚且三窟,何況盜墓分子。早年曾有警察被藏在另一個盜洞的盜墓分子用尖銳的探針頭捅傷。韓育林膽大心也細, 不斷喊話、鳴槍示警,同時提防對方使用武器。十幾分鐘后,4名盜墓賊全部被逼了出來。韓育林擔心還有人貓著,又爬進橫洞檢查了一遍,漏網之魚沒發(fā)現,洞中幾袋沒用完的炸藥倒是讓他出了一身冷汗。
2015年底,韓育林收到了一封從上級部門轉來的舉報信,信上說有陜西人組織盜取山東一處工地上發(fā)現的大量石刻文物。由于涉及跨省異地作案且案情重大,該案被公安部和陜西省公安廳列為掛牌督辦案件。
韓育林組織專案組用了整整6個月的時間去偵查,摸清了整個團伙的活動情況。最終成功抓獲核心人員,收繳北朝石刻佛教造像等文物160余件, 其中一級文物2件,二級文物7件,三級文物多達
42件。今年10月,它們中的一些將被運送到北京, 參加“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
韓育林狠跑400多米抓回的嫌疑人正是該案的主犯。破獲這個案件后,他拿到了從警生涯的第四次個人記功。
在文物豐富的陜西省,盜墓案件多發(fā),打擊文物犯罪的行動也一直在進行。最近幾年,陜西省公安廳和文物局聯合組織了4次全省“鷹”系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代號分別為“雄鷹”“神鷹”“金鷹”“鷂鷹”?!俺鰮羧顼L,抓捕如電”,有人這樣理解以“鷹”為名的含義。
熟悉文物保護的人可能知道,我國并沒有設立“文物保護警察”這一專門的警種。因此韓育林帶領的這支文物犯罪偵查大隊,是公安系統中極為特殊的存在。
1994年8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鐵映在西安檢查指導文物工作時提出 :不要滿足于西安文物甲天下,還應做到“文物保護甲天下”。西安市公安局文物稽查處應運而生。
當時,韓育林已從老家白鹿原來到西安市區(qū), 正在特警大隊受訓。長跑、射擊各項能力均突出的他從327名隊員中脫穎而出,進入號稱“特警中的特警”的九大隊。文物稽查處成立的第二年, 他就被相中,調了過來。一晃20多年過去了,曾經的隊員韓育林成了領頭人。
在大隊里,大家彼此以“探長”“探員”相稱。韓育林笑著解釋 :“探長探員,就是偵探的意思嘛!”說起“探員”,這是韓育林心頭的一大困擾,
“人手不夠用?。 庇浾邌栮犖橹心挲g最小的成員多少歲,韓育林頓了一下 :“只有一個隊員年紀比我小,也41歲了?!?/p>
有人過的是“保溫杯泡枸杞”式的中年生活, 但韓育林注定要帶著這支“鷹”隊過另一種人生。
有些事看上去小,但危險不一定小。最常見的街頭追捕也暗含危險 :汽車川流不息,抓人時極有可能被誤撞 ;嫌疑人萬一藏有武器,轉過身與警察以命相搏,后果難以設想 ;哪怕是不小心摔一跤,就像最近,一名隊員抓嫌犯時被一跤絆倒, 別說褲子磨得“像乞丐一樣破”,就連膝蓋位置的骨頭都露了出來。
蹲守、臥底、取證等環(huán)節(jié)的危險更不用說。一位叫高軍的探長曾在大年三十那天扛了一箱方便面,躲進廢棄塔樓里連夜蹲守。萬一被發(fā)現, 他一個人肯定不是盜墓團伙的對手。曾有守墓人的狗被盜墓分子毒死,房子也被嚴加看管。一些盜墓分子還持有槍支、炸藥和管制刀具。
古墓里本身也危險。抓盜墓賊或是勘查現場, 警察需要進入墓室。由于年代久遠,有機物腐化后會產生有毒氣體,在墓內氧氣稀缺的情況下很容易發(fā)生險情。有的墓為了防盜,堆填有大量經過炒制的細沙,流動性極強。自古以來,不少盜墓者都喪命于這種流沙墓中。韓育林也碰見過盜墓賊窒息而死、墓中塌方被砸死的情況,每年都會遇到好幾起。但為了繪制現場圖、了解文物破壞情況,他們會毫不猶豫地下到墓室里。
經歷過這些事,隊友們之間感情也特殊。“你可能沒法理解,我們之間那真是兄弟,過命的交情?!表n育林的同事李海峰感慨道。他們當年一起考入特警大隊,又先后轉到文物犯罪偵查大隊。
韓育林經常在單位過夜,他的辦公室活像一間廉租房。進門正對著一張辦公桌,左手邊就是床, 右側電視柜下藏著一套牙具,門后邊立著一座老式臉盆架,上面的白色搪瓷盆讓人幾乎產生穿越時代的錯覺,他自己也記不清是哪個年頭買的了。
木板床上,幾件夏裝整齊地疊放在枕頭邊, 最上面壓著一本黑白封皮的書——《鐵漢刑警》。在西安市公安局刑偵局大樓里,來往的大都是特警、轉業(yè)軍人出身的刑警。在各種危急情況下緝捕追兇,用“鐵漢”形容他們再合適不過。
但這只是其中一面,對韓育林所在的文物犯罪偵查大隊來說,他們要守護的是一件件不會說話的文物。面對這座古城的文化遺產,他們又多了一份近乎文人般的柔情。韓育林在辦公室的墻上掛了3幅將近1米長的文物彩照,那是他最喜歡的幾件石刻佛像。照片中間,還有一幅書法作品, 上書八字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蹦鞘且郧皫н^他的一位老警官送的,韓育林非常喜歡,取了其中四字“隨緣素位”作微信昵稱?!半S緣”好理解, 而“素位”之意,就是君子堅守本位而不妄貪其他權勢,滿足自己所處的現實環(huán)境,不羨慕身外的事。“咱干這不愛這”,韓育林解釋得特別樸素,他也很喜歡歷史、文物這些東西,但他堅持一條 : 整個大隊的人“不搞收藏”。遇到喜歡的文物,最多只把照片打印出來欣賞。
而在盜墓分子眼中,文物等同于金錢。有嫌疑人被抓后許諾,只要放人就給幾百萬,韓育林理都沒理。曾有一名盜墓案的主犯被抓后脫逃, 一時間流言四起,有人說是韓育林的隊員收到好處把人放跑了。結果沒多久,他們又把人抓了回來, 謠言不攻自破。
韓育林對這支隊伍的把控十分嚴格,基本上不會出現個人獨自和文物相處的情況。拍照取證、清點收繳、上交贓物室等環(huán)節(jié),必須要有兩人以上同時在場,文物數量和狀態(tài)也要完全一致。
追繳回來的文物再想看也不是沒機會。有朋友來西安旅游,韓育林喜歡帶著他們去博物館轉轉。有些文物他再熟悉不過了,經過時,他會指著玻璃櫥窗里的文物跟人介紹 :“瞧,里面的那件東西,我們追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