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愛平
世界杯開賽了,中國足球卻作壁上觀。中國球迷傷心過后,仍把小板凳移到了世界杯的大屏幕前。即使對中國隊再念念不忘,中國球迷也不得不承認,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足球。
一開場,東道主俄羅斯隊就奉獻了極其驚艷的表現(xiàn),前兩戰(zhàn)進了8個球,以摧枯拉朽、沖垮對手的方式贏得比賽,讓人震撼。
俄羅斯隊成功在哪里?他們的前身蘇聯(lián)隊,與中國隊一樣出身于專業(yè)足球,也就是政府財政資助的球隊。直到蘇聯(lián)解體,俄羅斯才組建了屬于自己的職業(yè)聯(lián)賽。在蘇聯(lián)時期,烏克蘭足球唱主角,俄羅斯足球不算發(fā)達。但職業(yè)聯(lián)賽成立后,俄羅斯大量招收外援,俄超在歐洲開始占有一席之地。這就給俄羅斯足球奠定了基礎。俄羅斯能主辦世界杯,俄羅斯隊能率先從世界杯小組賽中出線,并非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俄羅斯足球在職業(yè)化和市場化方面,走得比中國足球更加堅決、更加徹底。
除俄羅斯隊外,我們的鄰居在這屆世界杯上也有著各自不一樣的表現(xiàn)。
韓國隊,幾十年來都騎在中國足球頭上。但當韓國隊面對瑞典隊、墨西哥隊時又怎樣呢?這支在亞洲有相當實用技術的隊伍,腳下顯得那么匱乏,除了失敗,除了踢人,什么都沒有。
還有我們的東鄰日本隊,是一支技術出眾的隊伍。日本聯(lián)賽冠軍、基本由日本球員組成的鹿島,曾在2016年世俱杯上差點將不可一世的皇馬拉下馬。但在世界杯上,光有技術是不夠的,還要看體魄、速度與耐力。這方面的差距,使得日本隊不可能在世界杯停留太多時光。
還有伊朗隊和澳大利亞隊,這兩支事實上更趨歐化的隊伍,在亞洲區(qū)預選賽鶴立雞群,在世界杯上更像是留級生。
其實,比較這些球隊,最終也是比較我們自己。當排在亞洲區(qū)隊列前面的他們都如此,位列在中下游的中國足球,真到了世界杯,又會是什么樣?又能怎么樣?2018世界杯才進行過半,我對中國足球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的熱情就消去了大半。中國足球在亞洲進入12強還磕磕絆絆,與敘利亞、伊拉克甚至越南還糾纏不清,即使真的登上了這個殿堂,又能留下什么?
2002年中國足球終于站起來一回,但是3場比賽0進球失9球。如此巨大的差距,對中國足球帶來的不是難得的鍛煉,而是自信心的受挫。
中國足球還缺少基礎,職業(yè)足球聯(lián)賽還很不職業(yè),青訓還沒有完全改變戈壁景象。與其耗盡資源爭取入這個圍、進那個圈,還不如靜下心來,臥薪嘗膽,一級一級地往上升,在職業(yè)化和市場化的道路上向俄羅斯足球學習,不要總想著彎道超車,總想著走僻徑和捷徑。足球是一門系統(tǒng)工程,不是金錢和權力就能解決的游戲。用集中資源和力量堆金字塔的做法,是很難成功的。即使堆起來了,那也只是一堆沙子,一陣風過后,便會重新夷為平地。
C羅33歲了,身體依然如23歲時那樣強壯。他的良好狀態(tài)不是一夜安睡出來的,更不是一頓營養(yǎng)餐吃出來的,而是依靠十幾年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以及近乎苛刻的自律。球星是這樣煉成的。足壇的大廈,也該這樣建成。
世界杯過去后,中國足球將重新回來。世界杯給了我們太多震撼,中國足球與世界杯的距離,不是縮短而是拉長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對踟躕不前的中國足球作一些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