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寒菊
很多夫妻,生活過得平淡無趣,甚至充滿了爭吵冷戰(zhàn),往往缺乏了儀式感。
我們小區(qū)里有對恩愛的老夫妻,結婚幾十年一直恩愛如初,每年的結婚紀念日,他們都會認真地去過一個只屬于他們自己的約會。
鄰里鄰居談論他們,都止不住羨慕。有一次,有位年輕的媽媽說:“我們真得跟老人家學學。”但旁邊的丈夫卻不樂意:“學什么,都老夫老妻,過什么節(jié)日、送什么禮物,孩子都上初中了,整那些虛頭八腦的干嘛。”
這就是我們很多人對儀式感的錯誤理解,認為儀式感虛,不切實際,做起來很難,只是一種形式。
其實偶爾的儀式,是表示對彼此的重視,它從來不是華而不實的東西。就像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里臺詞所說:他也許不會帶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為我跑幾條街去買我最愛吃的豆?jié){油條。
形式主義再怎么不好,都比懶得走過場要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