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洋洋
圣誕節(jié)又一次來臨,家家都擺放了圣誕樹。雖說已是深夜,但依稀能聽到遠處《鈴兒響叮當》的歌謠聲,這也讓我回想起一年前發(fā)生在平安夜中有趣而又讓我深思的事……(筆調平緩,簡潔描繪出圣誕夜的場景,把讀者一下帶入特定故事環(huán)境中。)
“嘿嘿,平安夜呀平安夜,我總算把你等到了,哈哈!”我坐在臥室的椅子上,神情專注地籌劃著今晚的行動。
作為一名看過許多“洋片”(所謂“洋片”,說的自然是歐美電影啦!“洋片”也代表著時尚和潮流,小作者喜歡接收新鮮文化,本文更是從西方才有的圣誕節(jié)開始講起,當然也就少不了來點潮流語言。)的小學生,我知道每年的圣誕夜,總會有那么一位戴著紅帽子,一臉白胡子的老爺爺駕著馴鹿馬車悄悄潛進孩子的臥室,把禮物裝進孩子的襪子里。(一句話就把圣誕老人從哪兒來,長什么樣,說得清楚明白。文章切入要做到簡潔、明確,不錯!)“許多年了,我一直都沒有收到過圣誕禮物,難道圣誕老人也有國界之分?他是不是不會給我送禮物???真郁悶!”在圣誕前夕,我把心中的抱怨說給了媽媽。“今天幾號?”媽媽似乎并沒有認真聽我說話,只是開口詢問日期?!敖裉?4號啊,明天就是圣誕啦!”“哦……”“到底今年圣誕老人會不會來咱們家呢?”我還在繼續(xù)發(fā)著牢騷??蛇@回媽媽回答得很明確:“我相信,這次圣誕老人會來的?!蔽野胄虐胍?,但還是對媽媽的許諾激動不己?!皨寢屨f圣誕老人會來,那我要讓圣誕老人把前幾年拖欠的禮物統(tǒng)統(tǒng)一起送我!”心里這樣想著,臉上早已樂開了花。(簡單的一問一答,就把平淡的劇情變得生動有趣。從這里開始,小作者的行動即將拉開序幕了。情節(jié)安排合理,且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就這樣,一個天真的小念頭就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了出來。我明天和圣誕老人談談,要回我的禮物。
不知在椅子上坐了多久,傍晚悄悄地來臨了。(思考得忘了時間,可見小作者對于這次圣誕老人來臨的重視程度。作者巧用時間概念作為過渡,用一句話連接事情的起因和經過,可見其文采。)想想時間差不多了,我趕緊找來一只特大號襪子(當然是爸爸的,這樣圣誕老人才能把欠我的禮物統(tǒng)統(tǒng)放在里面),放在一個顯眼的位置,把窗戶鎖好,把門掩開一點,靜等著圣誕老人的到來……
“哎呀,這都幾點了,還不來?”我焦躁地在臥室中來回走動,開始有些不耐煩了。“困死我了,我要睡覺!”想著想著就開始迷糊起來。忽然,門“吱”的一聲開了,哈哈,是圣誕老人!我興奮起來,計劃就要成功了!只見,門上的一盆冷水掉了下來,正好扣在圣誕老人的頭上,淋了他一身!“好小子,敢捉弄我!今天你慘了!”說著,圣誕老人身上突然冒起了火,成了游戲中的火龍,并且步步向我逼近。我開始害怕起來:“不要啊,圣誕老人你不要吃我,我知道錯了,我不要禮物了,饒了我吧!”“哈哈,今天你就當了我的飯后甜點吧!”火龍絲毫不顧我的哀求,把我拎了起來就往嘴里送。(真的是圣誕老人來了嗎?恐怕不是!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作者上演了一幕“掉包計”,本來要寫圣誕老人來臨的場景,卻最終巧妙地變成了一場夢。想象合理,讓讀者讀來亦夢亦幻,出乎讀者的意料,又在故事發(fā)展的情理之中。因為一個夢,讓文章讀起來更有層次感,值得稱贊。)
“不,不要!”我猛地從床上坐了起來,發(fā)現全身都濕透了。幾乎同時,床頭方向發(fā)出一個聲音:“哎呀,寶貝,你嚇死我了!”咦,怎么會是媽媽?我詫異了。“哦,我就是聽到聲音來看看,對了,你的禮物在襪子里呢!”(夢醒了,那情節(jié)該往何處發(fā)展?馬上,真實場景替換了夢境出現在眼前,媽媽出現在“我”的臥室,并告訴“我”圣誕禮物在襪子里。有心的讀者在這里就會發(fā)現,那個圣誕老人是媽媽假扮的!)媽媽快步走了出去?!鞍?,本想抓圣誕老人一個現形,沒想到做了個夢,禮物也沒多拿點!”我懊惱著怎么也睡不著,開始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也越來越清醒。“我曾聽朋友說過,圣誕老人好像并不存在,那媽媽說的襪子里的禮物又是誰給的?”我不斷聯想著,突然想到剛才媽媽離開的背影,一切都明白了,一定是媽媽扮作圣誕老人,給我送的禮物!可這又是為什么呢?帶著疑問,我又進入了夢鄉(xiāng)……(小作者的邏輯清晰,每一步都設計得環(huán)環(huán)相扣。到這里,既沒繼續(xù)隱瞞結局也沒提早透露真相,作者恰到好處地把握文章曲折節(jié)奏,又沒有讓讀者讀起來有“假”的感覺,實屬不易。)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襪子里的東西拿出來查看。居然是一張卡片,上面寫道: “寶貝,這是你第一次收到的圣誕禮物!由于很忙,沒來得及送給你更精美的禮物,也很抱歉,以前不知道有這樣的事,沒有給你送過禮物。或許你也知道了,世界上并沒有圣誕老人,那只是人們的幻想,圣誕老人的愿望就是讓全世界的兒童擁有快樂,我想你也能明白吧?。?/u>媽媽的禮物是一封信,信中的內容讓我們豁然開朗,世界上沒有圣誕老人,但是讓孩子擁有美麗的幻想是件美妙的事情。作者通過媽媽的信,寫出了真相,整個烏龍事件就此水落石出。在讀到一篇一波三折的故事之后,也給我們揭示出了一個哲理,讓孩子抱有一個美麗的幻想是件好事,不要隨便打破它。)
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一年,但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那一幕。媽媽說得很好,圣誕老人就是要讓一些不幸福的孩子找到幸福,而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需要圣誕老人的禮物了,因為我本來就很幸福。我想,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收到這樣特殊的圣誕禮物了?。?/u>小作者在這里為全文作了總結。媽媽并沒有破壞這個美好的圣誕童話,而是換了種方式讓“我”自己去體會圣誕節(jié)的快樂。)
想到這里,我平靜地睡了,圣誕節(jié)的鐘聲又一次敲響了……(文末前后呼應,順暢連貫。)
圣誕老人來到了“我”家?這是不可能的!但本文給我們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更加可愛的“圣誕老人”形象!文章開頭,小作者故作懸念,圣誕夜到底要做什么?吊足讀者胃口。接下來,小作者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按照事件發(fā)展呈現在讀者面前,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一波接一波的深入描寫也把小孩子的求真勁兒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最終把媽媽這個偽裝的圣誕老人揪了出來。
1.圣誕老人是虛擬人物,小作者如何安排情節(jié),把他融入到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很重要,要考慮虛擬與現實的結合,這樣刻畫出的人物才能更豐滿。
2.文章開頭設置懸念,這很好,但一定要把敘述事情的前后邏輯關系理清楚,不能前有懸念后無解答,也不能忽略事件的關鍵要素等內容,把一個故事從頭到尾完整敘述,才能達到最好效果。